電影《勇敢的心》做為出身於好萊塢的大片,從既有經驗和數據趨勢來判斷,基本上可以確定大獲成功了,比如在米國院線上映的第一個周末,取得了一千多萬美元的票房;保守預計在北美市場斬獲近億美元票房,應該問題不大;在此基礎上的全球市場票房,達到幾億美元,也能水到渠成,進而分布在製作、發行、放映等等環節上的各方,都能獲得滿意的收入,可謂皆大歡喜。
商業表現可圈可點,那做為其支撐點之一的口碑,自然也不會差到那裡,還是拿米國市場來看,像什麼扭腰時報、滾石雜誌、有線電視新聞網等等的大部分知名媒體上的影評人,都給出了正面的肯定,少數批評者當中應該以時代雜誌最為顯眼了。
雖然時代雜誌揪著電影《勇敢的心》內容細節與諸多史實不符,一通狂轟亂炸,但這裡面有多少就事論事,可就不好說了,甚至衍生出了新的八卦以供談資。
看這裡面的糾葛,需要把視角抬高得稍微宏觀一些,時代雜誌所屬的公司和資本,很擅長運作,已經與華納合併,成為一家子了的時代華納集團了,而這個時代華納集團正在尋求收購風頭正勁的有線電視新聞網的母公司透納廣播公司,結果,包括派拉蒙在內的不少傳媒巨頭,都在扮演攪屎棍的角色。
要知道,在高弦的「指點」下,派拉蒙已經走出好萊塢低谷,發展壯大得可以從原來的大金主——海灣西方公司集團里,獨立出來單飛了,這份實力在狙擊時代華納集團收購透納廣播公司的各路諸侯里,難免顯得刺眼和拉仇恨一些。
其實,以現在高弦所處的高位,派拉蒙能否搶得過時代華納集團,將透納廣播公司納入麾下,真的不重要,派拉蒙大勢已成,拿下透納廣播公司,也就是錦上添花而已,甚至還要額外花心思如何消化,畢竟,媒體少不了左中右的站位,需要巧妙協調地立人設嘛。
可此時時代華納集團和派拉蒙這個層面上,可就沒有那麼容易超然了,有打擊的機會,絕不錯過,就算電影肯定賺錢了,那就讓你賺錢別那麼多。
不難想像到,看不得電影《勇敢的心》走紅的方方面面當中,一些英國媒體在列,其指責電影《勇敢的心》懷有「反英情緒」,比如《衛報》上的一個叫約翰·薩瑟蘭的專欄作者便寫道:「《勇敢的心》充分散播了有毒的英國恐懼症。」
電影《勇敢的心》不僅引起了諸如此類的口水仗,也實際上影響到了英國的一些正治生態,主要體現在,英國政壇正在拉扯著一件事,是否把國防、外交之外的諸如教育、衛生等等的權力,下放給蘇格蘭、威爾斯,結果一部電影《勇敢的心》看得蘇格蘭人慷慨激昂,全球範圍內對蘇格蘭歷史感興趣的人激增,完全可以預見到,即使再拉扯,也不會拉扯太長時間了。
對於這些戲碼,高弦只是超然物外地冷眼旁觀,和老子沒關係啊!
電影《勇敢的心》完全按照好萊塢的流程運作,最多和派拉蒙扯上關係,大家都是為了賺錢,借著一九九五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勝利五十周年,「免費」屬於主旋律之一,狠狠撈上一筆,沒毛病啊!
再說了,就算在英國的地界上,還有蘇格蘭看得高興啊,電影《勇敢的心》包括戰爭戲分在內的很大部分,是在蘇格蘭和愛爾蘭完成拍攝,蘇格蘭旅遊行業已經評估到,接下來影迷會帶來一波波可觀的旅遊景氣。
高弦對電影《勇敢的心》的惡趣味,最主要動機就是敲打蘇格蘭人占了不少比例的香江英資勢力,擺正自己利益來源的心態,蘇格蘭人的利益未必和英國的利益一致;敢動搖香江國際金融中心根本的話,怡和的原東家凱瑟克家族還是蘇格蘭人呢,照樣收拾不誤!
拉著鬼佬們欣賞完電影《勇敢的心》,應酬便算是告一段落了,比如,香江經濟貿易駐外辦事處的專員們,該返崗了,一九九五年的元月過了一半了,別賴在香江了,幹活去,再呆下去,就有閒暇和末代港督那一大幫人,更多地眉來眼去了。
只不過,由電影《勇敢的心》引出來的各勢力之間心理博弈戲碼還在繼續,因為一本那邊還是發生了七點三級的阪神大地震。
說起來,得知一本發生阪神大地震後,高弦還真有點不好意思,自建立起來香江日元離岸中心後,香江銀行體系里停留大量日資,並化為可以指揮的香江資本實力,結果自己還不動聲色地悄悄做空人家,尤其還趁著人家「遇難」的時候做空,確實有點不厚道了。
其實,像破壞力如此巨大的阪神大地震,高弦確實印象深刻,但這種變故畢竟不同於戰爭、金融危機、經濟危機、股災、經營不善、安全事故之類人類社會的問題,有跡可循,可以提前分析佐證得到,完全看「老天爺」的脾氣,高弦還真不確定阪神大地震如期發生,做空只是一種正常操作。
邏輯很簡單,像周末、月末、年末等等的交易周期節點,資本都有避險的心理,加上高弦手裡的籌碼足夠雄厚,其中不少還屬於「意外之財」之類,那就自然有「賭」一把的資格,結果就是越有錢就越有錢,又不動聲色地得到一筆「意外之財」。
由於阪神大地震是一本自一九二三年關東大地震以來規模最大的都市直下型地震,災區不但是一本的大都市區,還是西一本的工商業重鎮及重要的海港之一,造成的危害和損失嚴重程度可謂難以想像,直接打擊了一本股市和其它亞洲股市。
看著屏幕上一本股市激烈震盪的曲線,高弦便確定了,有家老牌英國銀行輸得底褲都沒了。
於是乎,高弦立刻叫來了惠豐銀行大班浦偉仕,要不要增強在英國和歐洲的投資銀行業務實力?給你個收購目標!雖然其虧損額令人咋舌,但兩百多年積累下的客戶資料,卻堪稱無價!
「自從惠豐將總部遷到倫敦後,沒少賣力濃妝艷抹自己的英國本土銀行色彩,現在是時候檢驗一下,人家拿不拿惠豐當自己人了。」高弦意味深長地點出了收購成功率所代表的背後意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