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內閣。
李東陽、楊廷和正在批閱奏摺,聽到門外腳步聲,同時抬起頭看去。
兵部尚書王廷相、吏部尚書梁儲聯袂而至。
王廷相手中捏著一份奏摺,笑著拱手道:「江西又傳來了捷報!」
「哦,那王巡撫又立了功?」
李東陽老眼一亮,堆出笑意。
王廷相點頭,近前將文書送去,感嘆道:「這王守仁果然是個厲害人物,竟然發動了中秋攻勢,一舉擊潰姚源洞亂民人心,繼而勸降。現如今,姚源洞的亂民已然歸順朝廷,姚源洞之亂——終平!」
李東陽接過文書仔細看了看,止不住讚賞:「王巡撫好手段,不廢一兵一卒,便平定了讓朝廷頭疼多年的姚源洞亂民,屬實難得!」
楊廷和雖然對王守仁提倡的心學並不認可,甚至認為其是理學中的異類,但面對江西捷報時,還是說了幾句公道話:「現在看來,不調動狼兵與邊軍,這王巡撫確實可以平定江西民亂,是個大才之人。」
王廷相爽朗一笑:「是啊,這算是捷報了,應該呈報給陛下。」
「陛下?」
李東陽、楊廷和對視了一眼,苦澀搖頭。
朱厚照病了,除八日之前召見過內閣大臣外,後面就沒了任何動靜,送去武英殿的文書雖然每日都被拿去乾清宮,可就是沒人批。
找宦官、太醫詢問,都說陛下在靜養。
擱在以前,內閣大臣半個月見不著朱厚照也不算什麼稀奇事,也沒人多想,可勵精圖治之後的朱厚照可是頭一次這麼久不露面。
若不是皇后每天都往乾清宮跑,李東陽、楊廷和都以為朱厚照出宮了……
李東陽言道:「陛下還在養病,並無召見的心思。」
王廷相搖頭:「姚源洞歸順,這可是大喜事,值得慶賀,陛下應該會召見。」
楊廷和贊同:「可以試一試。」
幾人一商量,差宦官送去捷報,並集體求見。
司禮監太監張永見狀也為難,給夏皇后請示,夏皇后從桌案上找出了一張紙條,命張永送出去。
李東陽、楊廷和等人看著紙條上的「甚好」二字,又看向張永。
張永言道:「萬歲爺心情大好,只是身體不適,過幾日再行召見。」
王廷相皺眉,詢問:「陛下都可以提筆寫字,有何不適,以至於多日不見大臣?」
張永心頭有些緊張,解釋道:「萬歲爺咳嗽得厲害,萬一染給諸位,豈不是誤了朝事?多等兩日,讓萬歲爺多靜養靜養,不也是件好事?」
李東陽、王廷相等人見此,也不好再說什麼,只好退了回去,剛至內閣門外,就看到督察院僉都御史儲巏腳步匆匆而來。
儲巏顧不上行禮,神色慌亂地說:「大事不好!」
李東陽一雙老眼盯著儲巏,問道:「這個時候,能有什麼大事?」
儲巏將一份文書遞了過去,沉聲道:「這是巡按宣府御史林介海的文書!」
「宣府,莫不是韃靼進犯了?」
李東陽吃了一驚,連忙展開文書看去,臉色陡然一變,一雙眼瞪大起來。
楊廷和很少見到李東陽如此神情,心頭不安,問道:「小王子帶了多少兵馬前來,以至於李首輔如此震驚?」
王廷相肅然道:「宣府有警,京師必須加強防務!」
李東陽後退一步,搖了搖頭,苦笑道:「不是小王子來了宣府,而是咱們陛下去了宣府……」
去了宣府?
楊廷和、王廷相打了個哆嗦。
啥情況?
陛下不是在乾清宮養病,什麼時候跑到宣府去了?
楊廷和拿出剛剛「甚好」的字條看了看,深吸了一口氣,這字也不像是剛寫出來的,擺明了是寫了許久了,墨都干透了……
李東陽明白過來了。
前段時日朱厚照就表露過出關去宣府的意圖,結果被眾大臣給勸阻。
原以為皇帝打消了這心思,誰成想,一招「瞞天過海」之後,皇帝就已經出現在了宣府鎮,而群臣都被蒙在鼓裡!
所有人都被皇帝給騙了……
這是一次高度保密的外出,若不是宣府鎮傳來消息,等朱厚照回來,估計所有人也不知道他曾離開過!
「這,這——」
王廷相對朱厚照的大膽很是震驚,一時之間有些說不出話。
楊廷和見識到了朱厚照「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性情,誰攔著他去宣府也沒用,他自有自己的辦法。
只是,那裡是宣府!
李東陽、楊廷和很清楚,宣府何其危險,一旦被韃靼騎兵給攻陷,那大明將會迎來第二次「土木堡之變」,甚至會動搖江山社稷!
顧不上質問為何,李東陽當即喊道:「快,備好馬車,我們立即去宣府迎請陛下回朝!」
楊廷和也知道這時候不是究根問底的時候,也不便和張永、夏皇后扯什麼,既然朱厚照人都在宣府了,那第一要務就是將他喊回來,以免出了意外,折損國運。
為了避免此事引起朝堂混亂,李東陽還命儲罐不得將消息泄露出去,至少要封鎖幾日消息。
張懋、徐光祚聽聞消息之後,當即上了戰馬,與王廷相等人先一步騎馬出了京師,李東陽、楊廷和並不善騎馬,只能坐馬車跟著,可事情緊急,實在等不了這兩人了。
張永很快就得知消息泄露,安排特勤局的人將快馬加鞭,告知陛下京師動態。
宣府。
崔元言道:「陛下,白羊口、居庸關等地都沒什麼消息,走私的商隊如同消失一般,不見蹤影。」
朱厚照不相信這麼多人全都不見了影子,一個個都神秘的厲害,就在要求錦衣衛加大調查時,曾紹賢帶人追查到了一個嚮導,並將其抓至朱厚照面前。
出關做買賣,必然需要嚮導,畢竟出關之後在哪裡停留,哪裡有水源,哪裡交易最安全,這都需要熟悉當地的人帶路。
嚮導名為蔡清,面對朱厚照的問詢,惶恐地回道:「商隊的人曾在半個月前來過宣府,還命我去出關給韃靼人送了口信,說要在十月七日進行冬日第一次交易,地點是在哈流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