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晉陽來信件了,是騎兵日夜不停的送來。」典韋神色匆忙的闖進了呂布的大帳。
呂布也放下手中的情報,快步走了上來,接過典韋手中的信件,晉陽是他的根本所在,不能有絲毫的差錯,在晉陽,呂布也付出了很多,可以說晉陽就是并州軍的根基所在。
看完手中的信件之後,呂布大笑不止。
「主公,是何事?」典韋急忙詢問道。
「本侯要做父親了,文和派人傳來信件,本侯的兩位夫人都生了,是兩個兒子,哈哈哈。」呂布再次發出陣陣大笑聲。
「恭喜主公,恭喜主公。」典韋連連道賀,臉上也是止不住的笑意,呂布得子,這比攻破烏桓人鎮守的肥如還要讓人興奮,呂布有後,并州的文官武將就算是有了主心骨。
「三軍將士同慶一日,酒肉管飽。」呂布命令道。
「喏。」典韋抱拳離去。
呂布得子的消息在軍中傳開之後,軍中將士也是極為振奮。
當晚,呂布也是喝的酩酊大醉,兩世為人,有了屬於自己的孩子,他不知怎麼來形容心中的興奮和激動,唯一遺憾的就是當時自己沒能在兩女的身邊陪伴。
長子是蔡琰所生,說是長子,也僅僅是比貂蟬的孩子早出生了一個時辰罷了,按照呂布當日的話,取名為呂平,次子取名為呂安,寓意讓兩個孩子能夠平平安安。
呂布得子,最為興奮的莫過於文官武將。
烏延返回部落之後,樓班立即接見,談及呂布的決定之後,樓班也是表現的比較興奮,雖然烏桓人要出五千勇士為前部,但以五千士卒換來烏桓部落的平安,在樓班看來是值得的。
「單于當小心謹慎,昔日晉侯也是如此做,令蹋頓的大軍在臨渝城外敗亡,才有了而今烏桓之局面。」烏延表現的倒是比較冷靜,和漢人接觸的太多了,他明白漢人的計謀很多,如蹋頓,若不是因為臨渝城外的折損,讓烏桓大軍沒有精兵可用,晉侯也不能輕易的將肥如城攻下。
「蹋頓那是咎由自取,擅自領兵攻打右北平。」樓班道:「若是烏桓人以誠心待晉侯,晉侯必定不會負烏桓人也。」
見烏延仍舊有些擔憂,樓班寬慰道:「晉侯乃是當世英雄,之所以如此對待烏桓人,也是因為蹋頓之故,如今在并州也是有匈奴人在居住,他們也是派遣勇士在晉侯麾下效命,據說在右北平的戰場上,匈奴人出力頗多,匈奴人的士兵甚至有軍餉可拿,烏桓人不比匈奴人差。」
烏延看樓班對呂布如此有信心,也不好再勸,只是呂布在態度上的突然改變,總給他一種不好的預感,具體是什麼他也說不上來。
「烏延大人兩次出使晉侯,為烏桓人立下了汗馬功勞,且拿去二十壇晉酒賞賜給部落內的勇士。」樓班笑道。
「多謝單于。」烏延急忙行禮道。
伴隨著肥如的兵敗,烏桓人的實力銳減,而今實力最強的就是烏延了,若是能夠將烏延拉攏,對於統治烏桓有著巨大的作用,這一點上樓班也是看得很清楚的,至於說晉侯需要的兵馬,到時就會攤派到各個部落的身上,若是有人不服從,正好借著晉侯的名義討伐,也能讓他的地位更加的穩固。
而今在烏桓部落里,呂布的威名是極高的,就算是樓班這個烏桓人的單于都不能及,他們或許不害怕樓班,但是害怕晉侯。
在骨子裡,烏桓人是崇拜強者的,對於強者,他們心甘情願的聽從命令。
三日之後,呂布命令高順率領三千士卒押運糧草輜重殺向昌黎,命黃忠為大軍先鋒,率領五千士卒先行,同時傳令烏桓的五千大軍,向昌黎的方向而去。
昌黎乃是遼東屬國的治所,烏桓人活躍在遼西的時候,對於遼東屬國也是多有進犯,昌黎的城池高足有五丈,護城河寬廣,這也是公孫度故意為之,自從稱遼東王之後,他就在時刻防備著諸侯的兵馬攻打遼東,在昌黎花費了很大的心血。
公孫度也知道稱王對於漢室是一個巨大的挑釁,但是在遼東,漢人鞭長莫及,中間還隔著烏桓人,想要攻打遼東,漢人也要有那個實力。
為了表示對呂布的重視,樓班讓烏延率領五千士卒,前往昌黎。
呂布送往烏桓部落的鎧甲兵刃,也是清掃戰場所得,不過即便如此,這樣的裝備在烏桓人的眼中也是極為不錯的。
幽州軍的大動作傳到遼東之後,遼東上下有些震動,多少年了,遼東一直是安穩的,而今呂布就要率領大軍來破壞這來之不易的安定,此時遼東的軍民對於晉侯是抱著仇視態度的。
公孫度在侍女的攙扶下,坐到屬於他的王座上,看了一眼下面的文官武將後,緩緩道:「晉侯率領大軍,不日就會到達遼東,諸位有何破敵良策,儘管直言。」
言畢,廳內走出一人,身長七尺五寸,面色黝黑,正是公孫度最為信任的將領柳毅,柳毅不僅驍勇,而且足智多謀,是公孫度麾下舉足輕重的人物,柳家在遼東也是一等一的大世家。
之前許攸前往遼東勸說公孫度出兵右北平的時候,柳毅就曾勸過公孫度不可與幽州為敵,但是被利益沖昏了頭腦的公孫家,仍舊讓公孫康率領兩萬精兵前往右北平,正是這兩萬精兵,將呂布的目光吸引到了遼東。
「晉侯雖然有精兵數萬,遼東亦是有三萬大軍,未嘗沒有一戰之力。」柳毅拱手道:「幽州軍想要攻打遼東,必須攻破徒河、賓徒、昌黎三城,這三城,城高池深,城內亦是有數千精兵鎮守,只需派遣一員大將帶領精兵鎮守昌黎,便可讓幽州軍不能進入遼東,待幽州軍糧草耗盡,必然撤退。」
公孫度不住的咳嗽,侍女急忙上前輕撫其後背。
「柳將軍之言是也,但晉侯軍中有攻打城池的利器霹靂車,亦是有床弩,想要守住昌黎,遼東軍也是要付出極為慘重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