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讓軍中的將領感覺到滿足,這樣的話,他們在以後的征戰中,就不會那麼的用心,甚至會產生,就算是有著再多的努力也難以有著更大成就的錯覺,若是如此的話,對於晉軍的長遠發展是有著諸多的壞處的。
君主,就是需要在考慮事情的時候更加的全面,面對一件事情的時候,有著周密的思考和謹慎的判斷,唯有如此,方能在處置朝中事情的時候,避免出現更多的問題,以往的時候,呂布就是這般做的,並且在晉國取得了不錯的成就。
以後晉國的發展,肯定會伴隨著諸多的問題,在一些問題發生之後,如何能夠得到快速有效的處置,才是最為重要的。
這次的封賞,人數上是比較多的,其中是九等縣男最多,而成為九等縣男之後,若是他們的後人,沒有著相應的作為的話,也將會成為普通人的。
這樣的制度,對於這些功勳的後人,何嘗不是一種激勵呢,讓他們明白,僅僅是依靠祖上的功勞,想要有著更多的享受是不可能的事情,唯有如此,他們才會想盡辦法,想要得到更大的成就。
晉國有著如此的制度,對於國家的長遠發展來說是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的,這會讓功臣之後,有著更多努力的表現,想要穩固地位,就要有著功勞,想要得到提升也是如此。
不過他們祖上獲得的功勞,能夠讓他們避免經歷更多的挫折,這也是對於晉國有著功勞之人的肯定了。
這樣的制度下,官員的後人為了能夠獲得更大的成就,肯定會付出更多的努力,這等事情也是必然的,至於說他們通過自身的努力之後能夠取得什麼樣的成就就要看他們自身的能力了。
晉國的制度之嚴明,晉國的文官武將是清楚的,想要在晉國發展的過程中,因為自身取得的功勞,而對晉國的制度有著挑釁的舉動的話,想要得到成功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到時候晉國御史台、督察院之人,會讓這些違反亂紀的官員明白,觸碰晉國的制度之後,會經受什麼樣的懲處。
呂布沉聲道:「晉國之發展,與軍中將士和朝中官員的付出,有著莫大的關係,以往,為了晉國發展死去的將士,同樣是值得懷念的。」
賈詡出列,將對陳到、紀靈等戰死疆場的大將進行了封賞。
這樣的封賞,讓朝中的武將,更是有著頗多的感動,能夠為了晉國的發展而選擇戰死疆場的將士,他們對於晉國的忠誠是毋庸置疑的,正是因為晉國有著如此多的熱血兒郎,才能在對戰敵軍的時候,取得一場場交鋒的勝利,想要維持住晉國目前的繁榮,就需要軍中將士為了戰爭付出更多的努力。
不管在戰爭中有著多麼的艱難,晉軍將士始終能夠保持著旺盛的鬥志,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對於呂布的崇敬對於晉國的熱愛,還有著晉軍的激勵制度所帶來的影響。
但凡是軍中的將士,他們在進入軍中之後,肯定是要樹立相應的目標的,唯有如此,才能在軍中得到更多的尊敬,這也是晉軍之中比較正常的一件事情,若是一名士卒,只是在軍中混日子的話,這樣的士卒,晉軍是不會需要的。
正是因為如此,讓進軍將士在一次次的戰鬥中,能夠展現出頑強的鬥志,不會因為敵軍的實力強盛而退卻,也不會因為敵軍的弱小而放鬆警惕。
這樣的晉軍,出現在戰場上才是讓敵軍最為畏懼的存在。
欲要挑戰晉國的權威,需要面對的就是晉軍將士狂風暴雨一般的進攻。
以往的戰事,已經很好的說明了這方面的問題,之前貴霜大軍進攻晉國的城池,給晉國的穩定帶來了一定的影響,這樣的舉動肯定是會受到懲罰的,而且不會是這般簡單就結束的。
晉軍將士對於他們的君主可是有著絕對的信心的,為了讓晉國能夠得到更多的發展,晉國君主付出了諸多的努力,而晉軍將士在戰爭中也是有著驍勇善戰的表現。
挑戰晉軍的地位,晉軍將士是不能容忍的。
封賞戰死疆場的大將,也是對於他們功勞的肯定。
呂布道:「昔日的刑部尚書李儒,諸位都不陌生吧,為了晉軍能夠統治西域諸國,他身體患病,仍舊是在戰場上苦苦的堅持,最終西域諸國的戰事取得了勝利,李儒卻是因為重病而身死。」
「每次路過西域諸國的時候,朕都會想起文優,當初文優投靠朕,對於朕是有著絕對的信任的。」
朝臣自然是知道呂布口中的昔日刑部尚書,刑部在李儒的手中,可是展現出了不一樣的地方,就算是達官權貴犯上作亂,李儒也會以強硬的手段直接將其剷除,正是因為刑部之中,有著李儒這樣的官員,才讓長安的治安狀況處於一直比較好的狀態。
關鍵是呂布所說的是李儒,非是呂儒,這就說明呂布沒有隱藏李儒身份的意思了。
其實當初晉國不少官員對於李儒的身份是清楚的,畢竟大漢的動亂開始,就是因為董卓進入雒陽,而李儒作為董卓麾下的重要謀士,在這件事情之中可是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就連兩個漢帝的身死,都與李儒有著很大的關係,在當時的錢情況下,只要是李儒出現的話,肯定會引起諸侯的抨擊的。
然而李儒的投靠,呂布接納了,事實證明,李儒的確是有著過人之處的,在呂布治下,立下了赫赫戰功,不僅是在掌管刑部之際,在征戰疆場的時候,也是有著獨到之處的,這等情況可是讓李儒在軍中有著不低的威望的。
對於李儒,軍中將領有著尊敬,亦是有著畏懼,因為每次面對李儒的時候,仿若是面對擇人而噬的毒蛇一般,與李儒單獨相處,更是會給軍中將領很大的壓力。
不過李儒的謀略,是得到軍中將士的認同的,雖說在一些計謀上,李儒比較毒辣,然而這樣的計謀,卻是能夠在戰爭中起到相應的作用。
對於軍中的將士來說,只要是有著用處的計謀,就是好的計謀,儘可能的消滅敵軍的力量,己方的將士就能更加簡單的獲得戰爭的勝利,這對於一場征戰來說是有著莫大的幫助的。
想要在對戰晉軍的時候得到勝利,敵軍需要考慮的問題是多方面的,不能在這樣的時候有著周密的應對的話,想要從晉軍的手中獲取勝利,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儒對於晉國的發展是有著莫大的貢獻的,李儒最為牽動人心的戰績,就是指揮大軍占據西域三十六國。
這等功勞,是足以為後世之人所銘記的。
雖說李儒有著壞名聲,但是對於晉國的發展,李儒是有著莫大的貢獻的,正是因為如此,才讓李儒能夠在晉國有著如此的名聲。
而呂布直接說呂儒為李儒,就說明了很多的問題。
到了這等時候,就算是李儒的身份公開,也難以在晉國製造出太多的動盪的,如今占據天下的乃是晉國,晉國的皇帝呂布與昔日的大漢可是沒有更多的關係的,再說百姓聽從的是當今聖上的命令,與以往的大漢帝國,沒有太多的關係。
若說情感的話,或許一些百姓對於漢朝仍舊是有著念想的,但是大部分的百姓,對於當前的狀況是滿足的,不需要為更多的戰事而操心,只需要聽從君主的命令行事即可,晉國有著強盛的實力,不管是多麼強悍的敵軍,在面對晉軍的時候,都需要擔憂失敗的事情。
軍中將士戰鬥力強盛,官員在治理百姓的時候,能夠按照晉國的制度來,還有什麼事情比之這更加令百姓安心的嗎。
有著來自百姓更多的支持之後,軍中將士在應對敵軍的時候,也就有了足夠的信心源泉。
這等時候,就算是一些對於昔日的諸侯來說是不好的事情暴露出來的話,對於呂布統治晉國也不會產生太多的影響的。
這也是呂布在晉國統治地位的具體體現人,就是讓隱藏在暗中的宵小之輩明白,想要在晉國有著相應的作為,有著何等的難度,以呂布對於晉國的統治能力,是不會讓這些人得逞的。
朝中的文官武將聞言,盡皆保持沉默,他們沒有指出呂布話語中出現的問題。
呂儒也好,李儒也罷,都是晉國的刑部尚書,都是晉國的功臣,在漢朝臣子的眼中,李儒是叛逆之輩,讓兩任漢帝身死,這等罪孽,不殺不足以寬慰人心,然而到了呂布治下,李儒就成為了功臣,這樣的事情,也是無可奈何的。
呂布可是有著強盛實力的君主,就連與之對抗的世家豪族,也在一次次的動盪之中逐漸的安分了下來,僅此一點,就能看到呂布在天下有著何等的影響力。
僅僅是通過這樣的事情,就想要動搖呂布的統治地位,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呂布甚至會在接下來的時候,讓那些想要以此事為藉口抨擊李儒之人品嘗到相應的代價。
讓他們明白,與晉國站在對立面上的話,會有著什麼樣的結果。
晉軍將士,就是呂布的重要支撐。
軍中將士對於他們的君主有著相應的支持,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他們跟隨在君主的身後,能夠獲得更多的功勞,讓他們自身的價值得到更大的實現,還有什麼比之這樣的事情更加的重要的嗎。
隨著晉國的逐步發展,大漢的影響力已經被降低到了最低點,生活在晉國的子民,對於昔日強盛的大漢,或許會有著緬懷之意,但是這樣的苗懷,被降到了最低點,因為他們知道,想要從呂布的手中得到好處,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說以晉國目前的制度來看,想要推翻呂布的統治地位,有著多大的難度。
「李儒對於晉國的發展,有著莫大的幫助,封為武威王,由其長子來擔任武威王。」呂布道。
眾人聞言,心中一凜,武威王,是二等王,即便是二等王,那也是封王,關鍵是李儒的二等王是由其子直接擔任,這就說明李儒的封賞,甚至是達到了一等王的地步。
僅此一點就能看出呂布對於李儒有著何等的重視了。
而昔日董卓麾下的文官武將之中,投靠呂布的不在少數,賈詡也是在董卓麾下待過,現如今的長安令徐榮,也是董卓的親信,大將牛輔也是董卓部將,但是這些人來到了呂布的麾下之後,卻是能夠得到重用,僅此一點就能說明很多的問題了,在任用人才方面,呂布是不拘一格的,只要是有著相應的能力,就會得到相應的任用。
正是因為呂布這等的任用人才的方式,讓呂布在發展的過程中得到了不少的支持,而這樣的支持,對於呂布在諸侯之中崛起是有著很大的幫助的。
晉國目前的發展狀況,其實就是最好的說明,若是晉國的皇帝在對待臣子的時候,沒有著相應的舉措的話,想要得到臣子更多的認可,豈會是簡單的事情。
晉國皇帝,在對待臣子的時候,是有著誠意的,正是因為晉國皇帝的這般舉措,得到的是更多官員的認同,讓他們感覺到,只要是在晉國皇帝的治下,就會有著更多的可能。
這也是呂布平定天下之後,會有不少諸侯的官員前來投靠呂布的重要原因,那就是因為他們對於呂布有著絕對的信心,相信在呂布的帶領下,他們能夠得到更多的功勞。
甚至說在一些時候,能夠得到更多的賞賜,不會因為他們以往的身份而受到相應的影響,還有什麼比之這對於投降的文官武將來說更加重要的呢。
晉國的制度,讓朝中的官員能夠看到更多的希望。
而君主懷念以往臣子的功勞,這說明君主是有情有義之輩,這樣的君主,可是不好遇到的,伴君如伴虎,這句話,就是對於朝中不少官員的警示,讓他們明白,在君主的身邊,是有著諸多需要注意的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