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淋淋的現實面前,容不得更多人不低下頭顱。
右賢王見到呂布之後,當即表明了匈奴單于的意思。
相對於康居國相的彎彎繞,匈奴右賢王就比較直接了,與晉軍有著不少交往的右賢王,對於呂布的性格還是有著一定的了解的。
「晉軍戰勝貴霜大軍,是值得慶祝的事情,不是有著康居大軍的牽制,單于肯定會派遣匈奴勇士幫助聖上對戰貴霜的。」右賢王道:「目前匈奴在對戰康居的時候,形勢上不是很好,主要是在康居軍中有著不少的器械,有著這些器械的壓制之後,單于想要獲取勝利,有著不小的難度。」
「如果聖上願意幫助的話,單于平定康居大軍,必然不在話下。」
呂布笑道:「匈奴與晉國的交往,朕是清楚的,匈奴單于對待晉國商人的時候,有著寬厚的態度,而康居卻是在暗中與貴霜有著聯合,這樣的康居王,朕不喜歡。」
右賢王聞言,心中大定「單于許諾,等到擊敗康居大軍之後,單于願意與晉軍一起進攻康居,瓜分康居的領土。」
「不錯,朕期待匈奴單于擊敗康居王的時刻。」呂布笑道。
見呂布沒有了下文,右賢王的心中焦急,他此番前來,可不是許諾條件那般簡單,最為主要的是得到晉軍的幫助。
「聖上,晉軍之中的器械在幫助單于進攻康居軍隊的時候,給予了很大的幫助,但是在康居軍中有著很多來自貴霜支援的器械,不知聖上可否支援給匈奴更多的器械呢?」右賢王問道。
呂布稍作思考點頭道:「既然朕與匈奴單于是聯盟的關係,這點支援也是應該給予的,五十架連弩車,五十架霹靂車,足夠了吧?」
「多謝聖上,足以擊敗康居大軍了。」右賢王急忙道謝。
連弩車和霹靂車在戰場上有著什麼樣的破壞力,右賢王自然是清楚的,如果匈奴人能夠掌控這些利器的話,從長遠的角度上來看,才是最為重要的。
晉軍在征戰的時候,為何能夠得到諸多的勝利,與軍中有著利器的幫助是有著很大的關係的,而匈奴人在這方面是比較欠缺的,這才有了求援晉軍的舉動。
匈奴單于何嘗不想擁有這些戰爭中的利器,但是晉軍對於這些利器的防護可是極為嚴密的,縱然是支援匈奴大軍的晉軍,也是如此,想要從晉軍的口中獲取更多有關利器的消息,是有著難度的。
如今晉國皇帝答應支援匈奴這些利器,不是讓晉軍的士卒來操控,才是讓右賢王最為興奮的。
連連道謝之後,右賢王滿意的離開了呂布的房間。
康居王得到了呂布的許諾,匈奴大軍則是得到了呂布在器械上的支援,雙方的君主對於這次的交戰都是有著信心的。
而在運送器械的過程中,晉軍是比較小心的,不能在這種時候讓康居方面察覺到不對,若是康居王突然醒悟的話,就會有著不小的麻煩。
不管怎麼說,康居大軍的實力還是不弱的,如果康居王撤退的話,想要追擊到康居境內,讓康居破滅,有著更大的難度。
戰爭的話,自然是要以最快的速度解決,才是上策。
這次的交戰,給晉國在西域諸國之外的統治帶來的影響還是不小的,戰爭期間,商人難以如同以往那般的往來,赤谷城和貴山城喪失的是發展的機會。
尤其是貴山城,經過這次的交戰之後,需要一段時間的緩和才行。
不過呂布相信,若是貴霜和晉國的商人往來的話,貴山城恢復以往的繁榮,時間上會更快。
五十架連弩車和五十架霹靂車,給予了匈奴單于很大的信心,而陸遜亦是幫助匈奴將士操控這些利器。
一時間匈奴軍中極為火熱。
但是在教給了匈奴將士操控這些利器的方法之後,陸遜卻是沒有率領軍中將士出戰的意思了。
呂布暗中命人出來的命令已經很簡單了,得到了這些利器之後的匈奴大軍,想要從康居王的手中獲取勝利,還是要依靠自身的力量。
對於陸遜沒有讓軍中士卒參戰這樣的事情,匈奴單于並沒有拒絕,這次的交戰,晉國可是給予了匈奴太多的支援,而匈奴的將士對於這些來自晉軍的利器也是有著諸多的好奇的,如今終於有機會近距離接觸,自然是不能放過這樣的機會。
再說貴霜支援康居器械的時候,不也是沒有派遣將士參戰嗎。
匈奴單于對這場交戰有著更多的信心,身後有著來自晉軍的支持,就算是康居王能夠再次得到貴霜的支援,對於這場交戰,會有著多少的幫助呢。
貴霜的實力,相對於匈奴和康居來說是強大的,但是在晉軍的面前,就有些不夠看了,貴山城外的戰鬥,就是很好的說明,想要在晉軍的手中獲取勝利,有著太大的難度。
這也是令下匈奴單于最為震驚的地方,貴霜大軍的實力可是不弱的,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晉軍以微弱的兵力,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如果有著更多的晉軍進入戰場上的話,將會有著什麼樣的效果呢。
到時候恐怕就是匈奴和康居的軍隊聯合起來,也不是晉軍的對手吧,有了這般的思考之後,匈奴單于對晉國就更加的沒有其他的想法了,只要與晉國保持著密切的關係,就能讓匈奴人獲得更多的好處。
康居王能夠從這次交戰中看到巨大的利益,匈奴單于何嘗不是如此,只要能夠擊敗康居的軍隊,接下來的戰爭就更加的簡單了,匈奴單于不相信在匈奴大軍取得勝利之後,晉軍能夠保持淡定,在具體的利益面前,任何君主都會動心的。
匈奴單于不是沒有考慮過,晉國的皇帝會做出出爾反爾是的事情,不過之前匈奴與晉國有著聯盟的基礎,一些事情就更加的方便了。
瓜分烏孫之後,再次瓜分康居,不是很好的事情嗎,再說匈奴大軍一直以來是站在晉國的一方的,晉國皇帝沒有理由會在這種時候向匈奴大軍出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