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命鎮守延清城之後,齊哈當即命令城內的士卒將城門徹底的封死,晉軍之中可是有著直接能夠攻破城門的利器,在這方面必須要做到嚴密的防守。→
其實對於晉軍在這次的交鋒中幫助烏孫大軍,齊哈也是有著諸多的意見的,若是四方聯合之後,直接進攻烏孫,必然能夠令烏孫更加的動盪,偏偏國相澤庫要答應晉軍在這場交戰之中的謀劃,若非如此的話,豈會有更多烏孫的屬邑落入烏孫大軍的進攻之中。
不過戰事已經發展到了現如今的地步,就算是齊哈對於戰事有著諸多的不滿,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他所要做的就是率領軍中將士,在這場交戰中儘可能的阻擋來自烏孫大軍的進攻,唯有阻擋住烏孫大軍的進攻,剩下的戰事才會對大宛方面有著更多的好處。
戰爭的殘酷在以往烏孫大軍進攻城池的時候,就已經得到了體現,不能在這樣的交鋒中有著更大的作為,大宛將會陷入到更加危險的境地。
作為大宛的大將軍,齊哈率領軍中將士多次抵禦烏孫大軍的進攻,對於烏孫的進攻手段可謂是了解的,只要保證不讓更多烏孫的士卒登上城牆,在防守方面就不會出現更多的問題。
但是現在烏孫大軍有著晉軍從中幫助,戰場上的情況就有些難以預料了,晉軍在進攻城池方面可是有著諸多的手段的,為此,齊哈特意將戰場上的詳細情況,派人告知了大宛的君主。
延清城,乃是重要之所在,若是為烏孫的大軍攻破之後,烏孫大軍就能長驅直入,兵臨大宛的都城之下,這樣的情況自然不是齊哈想要看到的,作為軍中有名的將領,所需要考慮的就是在這場交戰中,如何更好的擊敗進犯的烏孫大軍。
其實烏孫大軍的實力雖說強悍,對於大宛不會形成太大的威脅,關鍵是現在戰場上多了晉軍這樣一個不可控制的因素,不能更好的阻擋住晉軍幫助下烏孫大軍的進攻,給守軍帶來的傷害是巨大的。
這次戰爭的謀劃,齊哈是了解的,正因為如此,他才有著這般的信心,但是眼睜睜的看著大宛的城池為敵軍所攻破,心中的難受就不用說了,為了大宛,齊哈也是付出了很多的努力的。
烏孫與大宛之間有著很深的仇怨,這樣的仇怨,根本就是難以化解的,大宛方面不是不想與烏孫和解,但是每次和解之後,烏孫仍舊如同以往那般進犯大宛的城池,甚至變本加厲。
漸漸的,大宛方面對於烏孫有著更多的排斥,正是因為烏孫大軍的到來,讓大宛承受著諸多的動盪,只要將烏孫消滅之後,大宛就不會有著為人侵略的事情了。
晉軍的出現,正好讓大宛方面看到了機會,聯合晉軍之後,能夠讓烏孫為他們以往的行為付出慘重的代價,這等結果也是大宛的將領想要看到的。
為了這次的戰爭,大宛方面付出了諸多的努力,從一個個屬邑的丟失上就能看出來。
若是在這次的戰爭之中,不能消滅烏孫大軍的話,大宛的形勢將會更加的緊張。
最讓齊哈擔憂的是,晉軍在這場交戰中,會對大宛有著諸多的幫助嗎,若是晉軍表面上與大宛聯合,暗中則是勾連烏孫的話,形勢又會是什麼樣的。
烏孫有著精銳的軍隊,他們的軍隊在戰鬥力的強悍上是毋庸置疑的,而進軍有著多端的進攻手段,兩者聯合之後,橫掃大宛是不在話下的。
讓齊哈欣慰的是在以往烏孫大軍進攻城池的過程中,並沒有發現晉軍登上城牆的身影,與晉軍的關係更好的維持下去的話,對大宛有著諸多的好處。
漢人的軍隊實力出眾,雖說這些年來,漢人軍隊在西域諸國的掌控力度逐漸的減弱,但是晉國崛起,卻是讓西域諸國再次回到了漢人官員的治理下,從當前的形勢上來看,晉國的皇帝,似乎有著更大的野心。
以往漢人軍隊占據西域諸國之後,對於西域各國的情況,不會更多的干涉,但是晉軍攻破的城池,可是直接落入了晉國官員的治理之中,這樣的情況似乎不會發生太大的改變。
晉國皇帝有著很大的野心,晉國皇帝會不會在以後進攻大宛等方,也是難以確定的。
不過為了大宛方面戰爭的順利進行,付出更大的代價,在大宛的將領看來絕對是值得的。
隆隆的戰鼓聲陡然響起,烏孫大軍向城牆發起了瘋狂的進攻,隨之而來的是晉軍霹靂車的進攻,巨石的攻勢,為守軍的防守增添了不少的麻煩,在應對巨石進攻的時候,其他的手段是沒有更多的用處的,在這等情況下,軍中將士難免會對戰場上的情況有著更多的擔心。
烏孫大軍的進攻,顯得有些瘋狂,在馬合城被攻破之後,城內的大宛子民承受了烏孫大軍的劫掠,在這般劫掠之後,烏孫大軍的士氣,得到了極大程度上的提升,讓軍中將士對於即將到來的戰爭有著更多的嚮往,攻破延清城之後,烏孫的將士,仍舊能夠如同以往那般劫掠城池,這樣的劫掠,正是烏孫的將士所需要的。
戰場上,烏孫的將士同樣是要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的,他們需要勝利之後的釋放來緩解內心的壓抑,是故在勝利之後,烏孫王不會對軍中將士有著更多的約束,反正烏孫將士破壞的乃是敵人的領地,縱然是以後這些城池落入了烏孫大軍的掌控之中,大宛的子民也休想過上穩定的生活。
持續不斷的進攻,比之烏孫大軍進攻馬合城的時候要更加的凌厲,而在這樣的進攻之中,不時有烏孫士卒登上城牆。
一名登上城牆的烏孫士卒,往往需要兩名甚至三名大宛的士卒上前阻擋,才會起到相應的效果,這也是烏孫士卒的可怕之處,一旦更多的烏孫士卒登上城牆之後,對大宛的守軍來說,就是一場災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