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晉軍採取的策略,乃是接管了溫宿和姑墨之後,用心防禦,若是烏孫大軍敢於前來的話,直接將其擊潰即可。
「尚書,閻行將軍前往烏孫,有著多少的勝算?」待軍中將領離開之後,張遼低聲問道。
「原本閻行前往烏孫,成功的可能很小,但是目前我軍攻占了龜茲,溫宿和姑墨一旦落入我軍手中的話,就算是烏孫想要派遣援兵前來,也要有著更多的思量,攻占我軍占據的城池,也要看烏孫的大軍有沒有那個本領了。」
張遼點了點頭,閻行前往烏孫是有這樣一定的風險的,畢竟烏孫之前與晉國沒有往來,而在這次交戰中,烏孫的大軍並沒有出現在晉軍的面前,若是烏孫不想與晉軍交戰的話,最為合適的選擇就是不聞不問。
晉軍之強悍,在攻占龜茲的時候也已經表現了出來,接下來就要看烏孫王如何選擇了。
不管是張遼還是李儒都清楚,呂布不會放任晉軍的治地之旁有著強悍的鄰居,這對於晉國官員的治理來說是有著諸多的不利之處的,唯有讓這些不利的因素全部消失,對於晉國的發展才有更多的好處。
這些年來,呂布一直努力的便是營造一個穩定的晉國,從當前的情況來看,一切都是在向著好的方面發展。
晉國的形勢更加的穩定,對國家的繁榮就有更大的幫助,當前的征戰,乃是為了以後的安定。
就如同漢末亂世,若是沒有經歷一場場的戰事,如何能夠一統天下,如何讓百姓過上更加穩定的生活。
其實朝中有些官員的念頭,李儒也是能夠體諒的,擔心晉軍在這樣的交戰中會承受失敗的代價,但是這樣的交戰對於晉軍來說卻是有著重要的意義的,若是不能在這樣的交戰中得到勝利的話,對晉軍來說才是最為殘酷的。
晉軍將士一直追求的便是勝利,唯有一場場的勝利,才能讓他們守護當前的一切,他們需要的是勝利所帶來的好處,沒有勝利,其他的一切都是虛無的。
當前龜茲的形勢已經穩定了下來,接管溫宿和姑墨的大軍明日就會出發,晉軍攻占城池的時候看上去比較簡單,若是讓烏孫的大軍前來攻打城池的話,恐怕就要承受更多的磨難了。→
晉軍的強悍戰鬥力,不僅在攻城方面,在防守城池的時候,亦是其他的軍隊難以比擬的,而在晉軍之中更是有著連弩車這等利器,這就為戰爭的勝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征戰西域諸國,能夠參與到其中的將領,肯定會在這場戰事結束之後得到功勞的,關鍵是他們在戰場上的付出能夠為他們得到多少的功勞,軍中將士對於功勞在乎,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晉軍將士皆是如此,若是有朝一日,軍中將士面對功勞的時候,並沒有絲毫的嚮往,這才是最為嚴峻的時刻到了。
大軍的制度決定了,晉軍之中的將士想要在一場場交戰中得到更多的功勞,就必須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無論是將領還是士卒,皆是如此,不可能說有著不勞而獲的情景出現。
赤谷城,乃是烏孫最為重要的城池,其對於烏孫的重要性,就相當於長安對於晉國一般,烏孫地域廣闊,而且更多是以部落的形勢生存,騎兵的實力強悍,這也是烏孫能夠在西域諸國之外雄踞多年的原因。
而烏孫是具有侵略性的國家,但凡是烏孫盯上的,就會想辦法得到,赤谷城臨近是溫宿,晉軍這次進攻龜茲的事情,烏孫王亦是聽說了,烏孫去歲經歷了雪災之後,各個部落的實力受到了一定的折損,這對於烏孫的發展是很不利的,烏孫王暗中焦急不已,但是進犯溫宿和姑墨等國的話,肯定會使得這些國家聯合起來對抗烏孫的大軍。
一直以來,烏孫王想要得到溫宿、姑墨和龜茲,這樣的話,烏孫的勢力就能向西域諸國蔓延。
烏孫王乃是有野心之人,他想要在漢人對西域諸國的掌控沒落之際,在西域得到更多的好處。
然而溫宿、姑墨等國對於烏孫有著頗多的牴觸,面對烏孫進攻的時候,他們會在暗中聯合,共同對抗烏孫大軍,再說烏孫的形勢並非是表面上那般的好,常年的侵略,讓烏孫將周邊的鄰居得罪了個遍,康居、大宛,皆是烏孫的仇敵,一旦烏孫在進攻溫宿和姑墨的時候投入更多的兵力,還需要擔心兩方會不會趁機出兵。
而晉軍進攻龜茲,讓烏孫王看到了機會,只要等晉軍進攻龜茲,姑墨和溫宿肯定會派遣援兵前往,通過晉軍之手削弱姑墨和溫宿的實力之後,剩下的事情就簡單了很多,一舉奪取姑墨和溫宿將不是難題。
有著這樣的想法之後,烏孫王暗中自得,再說龜茲王暗中與他有所聯絡,這也方便他更快的掌控戰場上的情況。
就在此時,閻行等人來到了赤谷城外,為了行動的方便,一行人只是攜帶兵刃,並沒有穿戴鎧甲,臨近赤谷城之後,才穿戴鎧甲。
此番閻行等人前來,代表的乃是晉軍也,必須要展露出晉軍的氣勢,雖說一行只有二十人,顯得比較寒酸,亦是因為特殊情況。
表明身份和來意之後,看守城門的將領面露疑惑之色,不過還是命人將消息傳達了上去,烏孫之中,不缺少會說漢人語言之輩,而隨從龐德的騎兵之中,就有著懂得烏孫語言的,這也是為了方便到了烏孫之後的交流,若是雙方的交流因為言語的上原因而有所耽擱的話,就不太好了。
烏孫王得知有晉國使者前來,面露疑惑之色,烏孫之前與晉國並沒有來往,晉國在這種時候派遣援兵前來是什麼用意呢。
「昆莫,漢人在這種時候派遣使者前來,肯定是為了龜茲等國的戰事,晉軍想要攻占龜茲,定然擔憂我軍會不會進入西域諸國,若是我軍前往的話,西域諸國的形勢將會更加的混亂。」相大祿出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