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軍的進攻自從開始之後,就未曾停止下來,仿若不將城池攻破誓不罷休一般,這般的進攻下,城牆在不停的顫抖之中,隨時都有可能在晉軍的進攻下坍塌,江東軍的將士們驚慌失措,與昨日防守城池的將士沒有太大的區別,在這般的聲勢下,甚至敵軍在這等時候發起進攻,他們都不能做到有效的防守。
江東軍的將士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恐懼和絕望,城池的防守不能阻擋住晉軍的進攻,按照這般的情況繼續下去的話,最有可能出現的局面就是城池為晉軍攻破,到時候迎接他們的將會是與晉軍的短兵相接。
周瑜始終關注著城池的情況,比之昨日,晉軍的進攻顯得更加的猛烈,再說昨日進攻之後,城牆已經出現了不少的坍塌,擺明了在這樣的進攻下,城牆難以支撐太久的時間。
周瑜自然明白城牆坍塌之後帶來的後果,不過這種時候,不能讓城上的守軍撤退,一旦晉軍的進攻只是表面上的話,晉軍發起真正的進攻之後,給江東軍的將士帶來的將會是更大的傷害。
督戰隊伍上前,把守著從城牆上下來的道路,他們看著袍澤在城牆上驚慌失措,心中也是有著諸多的感慨的,若是有可能的話,督戰隊伍的將士肯定不想將刀槍對向袍澤。
若是督戰隊伍的將士出手的話,就說明江東軍的情況已經到了極為糜爛的地步。
不少士卒在驚慌之中向著城下而來,在晉軍這般的進攻下,他們提不起更大的勇氣,而後倒在督戰隊伍的刀槍之下。
周瑜在治理軍隊的時候,講究的也是紀律嚴明,周瑜深知,若是一支軍隊連基本的軍紀都不能夠保證的話,才是最為危險的。
江東軍已經走到了這般危險的局面,不能在阻擋晉軍進攻的過程中有著更為突出的表現的話,後果將會是嚴重的,晉軍的實力強盛,他們的進攻會在最大程度上威脅到城池的安全。
午後時分,城牆在晉軍的進攻下坍塌了,兩處城池坍塌,雖說建業城是吳國的都城,城高池深,但是在晉軍這般進攻下,城池的防守時間也是有限的,最為主要的是江東軍在面對晉軍這般進攻的時候,根本沒有還手的餘地,這就給了晉軍將士更多的機會。
反正江東軍根本難以做到阻擋,自然是要趁機給江東軍的城牆造成更多的坍塌。
接到消息之後,鞠義第一時間率領先登死士上前,城牆坍塌之後,正是晉軍將士展現個人能力的時候到了,城內可是有著兩萬餘名江東軍,晉軍想要攻破城池,還是有著一定的難度的,不過沒有了城牆之後,晉軍攻入城內不會有絲毫的問題。
相對於江東軍的士氣低落,晉軍將士則是士氣如虹。
就在城牆坍塌,先登死士行動之後,周瑜當即命令軍中將士上前,想要憑藉軍中將士的力量阻擋住晉軍的進攻,只要將晉軍阻擋在城池之外,縱然是城池有所坍塌,周瑜也是有著一定的手段的。
城池坍塌,只要能在短時間內儘可能的阻擋住晉軍的進攻,隨之而來的將會是江東軍用於防守的手段,刀門、連弩車等在這般狹小的防守上,就會起到更大的作用。
但是周瑜忽視了晉軍的進攻給江東軍將士帶來的震撼,不少將士見到這等情況之後目瞪口呆,他們中間不少人是第一次見到這般的攻城,以往雖說聽過晉軍進攻城池的時候會採取什麼樣的手段,但是聽到與真正的見到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別的。
沒有了城牆作為依託之後,就意味著他們要與晉軍進行正面的交鋒,想到晉軍的戰鬥力,軍中不少將領難免會產生畏懼的心理。
與晉軍對戰,除非是有著真正強悍的實力,否則面對晉軍將士發起的進攻,沒有多少軍隊能夠做到真正阻擋的,晉軍的這次進攻,對於江東軍來說絕對是巨大的考驗,然而在這樣的交戰中,江東軍的將士似乎沒有其他的選擇,他們要做的就是聽從將領的命令衝上前去。
至於說他們的阻擋會給晉軍帶來多少麻煩,就不得而知了。
若是有可能的話,軍中不少將士此時內心的念頭就是儘快的離開戰場或者是直接投靠晉軍,他們從這樣的對戰中,看不到生存下來的希望,以晉軍的實力之強悍,進入城內之後,將會有多少將士倒在對抗晉軍的過程中。
但是軍中有著將領,後方有著督戰隊伍的情況下,軍中將士只能慢吞吞的上前,誰在這種時候更快的靠近城池坍塌的地方,就意味著會最先見到晉軍。
周瑜見到軍中將士的動靜之後,眉頭緊皺,按照軍中將士的速度,等他們到了戰場之後,恐怕晉軍已經進城了。
「督戰隊伍上前,但凡發現不敢上前的將士,直接將其斬殺,無需留情。」周瑜沉聲命令道,這場交戰已經到了最為緊急的時刻,不能因為軍中將士的不敢上前而阻擋了周瑜的計劃。
只要能夠將晉軍阻擋在城外,江東軍就還有這機會的,防守城池的手段自然是有著很多的,縱然是城池坍塌,防守的措施得當的話,同樣能夠得到勝利。
晉軍實力強悍,一旦讓更多的晉軍將士進入城內之後,給江東軍帶來的必然是更大的傷害,周瑜不想在這場交戰中認輸,孫權對他有著知遇之恩,哪怕是為了江東的戰事付出性命的代價也是在所不惜的。
盡力的防守住城池,就是對孫權知遇之恩最好的報答。
雖說江東的情況到了極為緊急的地步,但是周瑜不會放棄的,孫家的恩情,哪怕是戰死疆場,周瑜也不會有絲毫的後悔。
大軍的主帥有著這般的認知,並不代表軍中將士會因為對抗晉軍的事情捨命疆場,他們需要在這樣的戰爭中存活下來。
數名行動慢吞吞的士卒倒在戰場上之後,江東軍前行的速度增快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