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生存下去,對蔡氏來說已經沒有了意義,荊州的世家在接連的動盪之中經受了太多的磨難,他們的實力更是遭受到了巨大的折損,當初劉備在荊州的時候,為了更好的掌控荊州,沒少向世家出手,其中以蔡家為首的世家,折損最為嚴重。
但是這些世家還有著奮鬥的方向,即便是跟隨劉琮來到許都之後仍舊如此,世家對曹操沒有太多的排斥,但是在權力的爭奪之中,他們之間肯定會產生矛盾的。
對待外來的世家,與原本支持的世家,曹操肯定是有著選擇的,這也就造成了荊州世家實力的折損,不過荊州的世家並沒有在這樣的爭鬥中輕易的放棄,他們相信曹操最終還是會扶持荊州世家的。
其實在荊州世家之中也是有著諸多人才的,如蒯良、蒯越之流,到了曹操麾下之後,仍舊受到了重視。
荊州的官員也在逐步的努力改善當前他們的情況,荊州乃是大漢富庶的州郡,只是戰爭讓荊州的百姓流離失所,原本富庶的田地,甚至沒有百姓耕種,這對於荊州來說才是最大的磨難。
戰爭,會讓原本繁榮的城池,成為一片荒蕪,唯有穩定下來,才能讓城池得到發展。
荊州的世家對於晉國的戰勝雖說沒有絲毫的喜悅,但是晉國占領荊州之後,卻是能夠在更大程度上讓荊州穩定下來,這一點上是毋庸置疑的,從當前呂布治下的城池就能看出來,在穩定和發展城池方面,呂布麾下的官員還是有著獨到之處的。
穩定,對當前的世家而言,有著重要的意義,世家有著屬於他們的生存方式,即便是晉國在對待世家的過程中,方式苛刻,世家同樣有信心生存下去,並且讓家族逐漸取得發展,從晉國治下的商人身上,他們能夠尋找到新的方法。
經商是不錯的出路,而創辦織布廠等,同樣能夠為家族帶來巨大的利益,這樣的事情,其實只要世家願意,是能夠做的很好的,因為世家有著尋常人難以企及的底蘊。
現在原本曹操治下的世家,更多的是在尋找家族的出路,他們看出來了,想要在這種時候違背呂布的命令,不會給家族地阿萊什麼樣的好處,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景就是家族破滅。
在對待世家的方式方法上,呂布的行為讓世家厭惡,不可否認的是,正是因為呂布的這種行事方法,讓世家的心中有了更多的畏懼,他們在做事的時候,不得不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因為在呂布的治下,規矩是不一樣的,一不小心給家族帶來的很有可能是災難。→
世家有著這樣的認知之後,得到最大好處的莫過於普通的百姓,若論磨難,世家比之百姓經受的磨難小了太多,世家之間有著諸多的聯繫,這讓他們在一個諸侯的治下難以生存下去的時候,只要前往其他諸侯的治地,同樣能夠讓家族得到延續,而百姓就不一樣了。
非是到了緊急的時刻,百姓是不會背井離鄉的,到了一個新的地方之後,就意味著新的開始,很多的百姓就是倒在了新的開始這條道路上的。
百姓在磨難之後看到了希望,雖說當前呂布占據原本屬於曹操的城池之後,並沒有採取進一步的動作,但是百姓已經得到了很多的消息,當然,這些消息也是呂布命人暗中散播的,避免世家在暗中鼓動百姓作亂。
當百姓看到希望的時候,他們是不會輕易走到對抗呂布這條道路上的,最有可能的選擇就是配合呂布,讓他們的生活能夠變得更加的美好。
亂世之中,百姓想要生存下去,需要經受著諸多的挑戰,而今他們終於看到了希望,即便是等待,在百姓看來也是值得的。
百姓有著這樣的認識之後,的確讓暗中想要蠱惑百姓作亂的家族失望了許多,這些人對於恢復大漢仍舊有著期望。
此時心情最為焦灼的莫過於曹家之人,曹操子嗣眾多,長子曹昂在諸侯聯軍攻打并州的時候死在了黃忠的手上,其次最為優秀的便是曹丕、曹植等人,而曹丕是很有可能繼承曹操一切的。
所幸的是,晉軍在進城之後,並沒有為難曹家之人,雖說在外面有著軍中的將士把守,這些人只是限制曹家之人的走動,並沒有過分的舉動。
若論家族顯赫的話,曹操治下沒有世家敢於和曹家和夏侯家相比較,兩個家族,才是曹操治下最大的世家,而曹家和夏侯家的確為曹操提供了諸多的人才,在軍中將領上,如曹仁、夏侯淵、夏侯惇、曹純等人,皆是兩個家族之人。
在曹操治下,兩個家族的地位是不能動搖的。
但是現在,一切發生了改變,曹操的敗亡,就意味著昔日曹家和夏侯家的榮光將會逐漸的暗淡。
兩家在軍中的將領已經死亡的差不多了,曹仁而今是呂布的俘虜。
三日之後,呂布將城內的世家聚集在了一起,既然城池穩定了下來,肯定是要讓世家付出一些代價了。
世家在呂布的威勢下,只能選擇屈服,將家族的私兵交出來。
接連懲治了兩個不聽話的世家之後,城內的世家安分了許多,乖乖的將所有的私兵交了出來,失去了私兵的力量之後,世家想要與官府進行對抗,也沒有了相應的手段,至於說他們之前在軍中拉攏的將領,到了晉軍掌管的城池下,還會有更多的作用嗎。
而拉攏晉軍中的將領,世家肯定會嘗試的,從以往世家在對抗呂布過程中的情況來看,想要拉攏軍中的將領,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因為軍中的將士對於呂布太過推崇,他們對於呂布的命令不會有違背。
這樣的情況就加大了世家拉攏軍中將領的難度。
不僅是兗州,在豫州、徐州和九江郡、廬江郡以及荊州也是如此。
田豐進入荊州之後,以州牧府之名傳令各郡,各郡的官員紛紛前往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