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長社三十里的晉國大軍軍營,許攸得到家族之人傳來的信件之後,面色不是很好看,無論是許封還是許柱,都是許家當前的重要人物,許封可是許家未來的家主,然而現在,兩人身死冀州。
信件上,將事情的原委說的很清楚。
「好一個沮授,好狠的心,我許家之人,不過是做米糧生意,便讓你如此行徑,來日許某若是不能為許封和許柱報仇雪恨的話,有何顏面存活於世。」許攸咬牙道,許攸為人雖說貪婪,但是對於許家之人,卻是極為維護。
許攸對於家人的重視,在冀州也是聞名的。
然而沮授在冀州,不但令許封和許柱身死,更是讓許家的米糧生意遭受到了嚴重的折損,許多冀州的世家早已在暗中猜測,當許攸得知這件事情之後會是什麼樣的反應。
不僅是許攸得到了冀州許家暗中傳來的信件,呂布亦是得到了沮授派人快馬傳來的信件,看完信件上的內容之後,呂布有一種不好的預感,沮授負責冀州之事,肯定知道許家在冀州的影響力,這也是呂布得知許家之人暗中返回冀州之後,並沒有過問的原因。
沒有想到的是,許家之人,竟然在冀州犯下這等的事情,囤積大量米糧,肯定是有著其他的圖謀,當然,對於世家來說,最為主要的就是他們家族的利益,戰爭開始之後,米糧的價格高漲,囤積米糧能夠讓家族得到更多的利益,從許家的舉動上來看,是沒有叛逆之心的。
然而許封和許柱卻是死在了牢獄之內,兩人死去的原因是為人所下毒。
「不知文和和文優如何看待這件事情?」呂布將目光投向了李儒和賈詡。
「聖上,此事的原因可能有三個。」賈詡道。
「文和細細說來。」
「聖上,許家在冀州勢大,暗中肯定得罪了不少的世家,如此一來,當許家之人被下獄之後,這些世家在暗中肯定會有其他的動作,或許是有世家對許家早已心懷不滿而出手有著很大的可能,世家的勢力龐大,收買牢獄中的獄卒不是什麼問題;第二種可能是沮授大人對於許家之人心懷不滿,暗中命人將許家之人殺害,而後製作出許家之人在牢獄內中毒的跡象;第三種可能便是曹操在暗中出手。」賈詡緩緩道。
李儒附和道:「以臣之見,最有可能的便是賈大人所言的第一種和第三種,世家之間的恩怨糾纏不清,許家的崛起肯定伴隨著許多世家的沒落,這些世家在這種時候出手也是有著很大的可能,而曹操暗中派人殺害了許家的重要人物之後,必定會讓許攸對聖上心懷不滿,讓聖上與許攸之間,產生嫌隙,且之前許攸出使曹軍的時候,曹操對於許攸禮遇有加。」
「沮授大人為人剛正不阿,縱然是許家之人犯錯之後落入其手中,他也不可能將許家之人處死,當前曹軍有進犯朝歌之心,江東軍正在趕往冀州,最為主要的就是讓冀州能夠穩定下來。」賈詡道。
呂布道:「如此說來,最有可能的便是曹操和冀州其他的世家了。」
「正是,聖上可曾記得,昔日許攸投靠之事。」李儒低聲道。
「啟稟聖上,許攸大人在帳外求見。」黃敘走進大帳道。
「讓許攸進來吧。」呂布淡淡的說道。
李儒和賈詡見此,卻是束手立在一旁,畢竟之前討論的是許家的事情,為許攸所知的話,肯定有不妥之處。
「聖上,臣還有事,先行告退。」賈詡和李儒對視一眼,行禮道。
「文和與文優在帳內即可。」呂布道。
「臣領命。」兩人拱手道。
許攸進入帳內之後,噗通一聲跪倒在地,哭喊道:「請聖上為許家之人做主啊。」
呂布道:「子遠暫且起身說話。」
「聖上,許家之人在冀州向來循規蹈矩,不想那沮授卻是以許家之人購買米糧為由,將許家之人下入獄中,並且將其殺害,許家在冀州有著諸多的米糧店鋪,購買的米糧如此多,也是為了店鋪之事。」許攸起身之後,聲淚俱下的說道:「那沮授,之前在袁紹帳下之際,便對臣有著諸多的怨言,而今負責冀州之事,定然是懷恨在心,還請聖上能夠將沮授抓來審問,還許家一個公道。
呂布見許攸說完之後,冷哼道:「朕做事,難道還要你在一旁命令不成?」
「臣不敢。」許攸心中一驚,急忙行禮道。
「冀州的事情,朕已經知道了,具體的原因,朕自會派人前往查明,許封和許柱之前不是在長安城內嗎?如何會返回冀州?」呂布道。
許攸聞言,後背冷汗直冒,許家之人沒有得到命令擅自離開長安,可是不小的罪名。
「當初軍情緊急,而冀州有著諸多的事務需要處置,於是臣私自做主讓兩人返回冀州,請聖上責罰。」
「好了,事情都已經過去了,許封和許柱之死,朕自會為許家之人做主,當前最為主要的乃是擊敗敵軍。」呂布道。
「臣領命。」許攸道,呂布處理這件事情的態度,讓許攸有些不滿,明明是沮授在冀州為難許家之人,到了呂布這裡仿佛沒有什麼事情一般,查明此事,人都已經死了,連家族內的米糧都為州牧府收走,就算是最後查明了原因之後,這些東西也不可能退還,而許封和許柱也不可能活過來。
當初許攸對於許昶極為中意,想要讓許昶成為許家未來的家主,然而許昶身死,現在許攸打算讓許封成為許家的家主,沒想到許封回到冀州之後,在牢獄中離奇死去。
兩任家主,乃是許攸精挑細選而出,其中一人是他的兒子,許封是他的侄子,如何不讓許攸感覺到心痛。
「當前我軍已經向曹軍下戰書,但是曹軍拒不迎戰,我軍的糧草需要從長安以及其他地方運來,途中消耗頗多,棐林承受了不小的壓力啊。」呂布嘆道:「值此之際,以擊敗敵軍為主,只有擊敗了敵軍,才能讓晉國更加強盛久遠,而三位也必然能夠名留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