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戰場,就能讓原本富庶的城池,變得淒涼,這也是諸侯不會輕易的開啟戰事,或者是在戰事開始之後,雙方直接進行兵力上的對決的原因,這樣的話,將會避免給城池帶來更大的傷害。
但是當雙方的軍力相差懸殊的時候,決戰的方式就不適合了,更多依靠的是彼此之間的謀略。
張昭作為文官之首,為孫權派來招待曹操和呂布的使者,孫權稱帝之後,天下將會出現三個國家,而三個國家,不可能這般一直維持下去的,呂布實力強橫,更是野心勃勃之輩,不會讓其他兩方這般安穩下去,一統天下,對於帝王有著太大的吸引力。
郭嘉來到建業城之後,前往拜會孫權,而後居住在了內城。
在內城期間,郭嘉經常前往江東的官員之中拜會,文官的力量,在江東是有著很大的影響力的,只要能夠取得更多文官的支持,郭嘉相信孫權會更加慎重的考慮。
江東的水軍雖然強悍,但是江東想要奪取更多的城池,水軍就勢必要離開戰船,到那時江東軍的戰鬥力能夠與長安軍比擬嗎,晉國的大軍,經過了戰場的考驗之後,已經向其他人展現出了強悍的一面。
對於郭嘉的拜訪,場內的官員表現的還是比較客氣的,畢竟郭嘉在晉國的身份乃是兵部尚書,乃是極為顯赫之人,郭嘉更是呂布的結拜兄弟,分量就更加的重了。
郭嘉進入建業城內之後在忙碌,蔣濟同樣途次,相對於晉國而言,江東軍與曹操聯合的可能是最大的,這場交戰若是開始之後,將會關乎著天下大勢的走向,成功之人,將會在統一天下的道路上走的更遠,如果失敗,就意味著很有可能會消失。
曹操的實力強大,但是呂布展現出來的實力更加的強盛,想要在對戰呂布的過程中取得戰場上的勝利,是極為困難的。
不過江東有著不少官員,面對兩人勸說的時候,卻是表明了態度。
郭嘉面露沉吟之色,從這些官員的反應來看,肯定是事先受到過交待的,郭嘉經歷過的事情很多,從這些人的神情間就能看出敷衍之意,偏偏這些人流露出來的極為熱情,這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拜訪文官,並沒有取得想要的結果,郭嘉準備前往周瑜府上拜會,在江東軍中周瑜的影響力是毋庸置疑的,恐怕就是吳王孫權,在將領之中,還沒有周瑜的影響力大,這些年來,周瑜率領兵馬東征西戰,立下了赫赫戰功,縱然是孫權在對待周瑜的時候,也是極為小心的。
周瑜就是江東軍中的一面旗幟,孫權對於周瑜是信任的,不然的話,在荊州戰場上的周瑜失敗之後,不會讓周瑜繼續在軍中擔任要職了,雖說信任周瑜,但是必要的監督力量還是需要有的。
從孫權的言行舉止之間,周瑜能夠感受到他的信任,有信任,對於治下的臣子而言就足夠了,他們在戰場上不惜代價,更多的時候,為的就是君主的信任,只要君主能夠更加的信任,他們在戰場上就會更加的拼命。
失去信任的將領,距離失敗也就不遠了,而且這樣的將領之間,極有可能出現背叛的情形。
君主的態度,對於領兵作戰的將領而言有著太過重要的意義。
得知郭嘉前來拜會,周瑜親自前來迎接,郭嘉的名頭,他可是聽說過的,再說郭嘉是作為晉國的使者前來江東,若是表現的不夠周到的話,會讓其他人有閒言碎語的。
「郭尚書前來蔽府,周家蓬蓽生輝啊。」周瑜笑道。
郭嘉道:「周都督太過客氣了,周都督之名,在下可是如雷貫耳啊,本應早來拜會周都督,事務繁忙,還望周都督能夠見諒啊。」
周瑜大笑道:「郭尚書倒是客氣了。」
對於郭嘉在城內的動靜,周瑜自然是有著一定的了解的,郭嘉有這樣的行徑,也在周瑜的預料之中,諸侯想要在這場戰事開啟的時候,得到最大的好處,最好的方式,就是拉攏江東軍,只要能夠讓江東軍站在他們的一側,這場戰鬥就多了不少的勝算。
呂布與江東的治地遙遠,遠交近攻,能夠讓呂布得到最大的利益,但是呂布的實力實在是太過強大了,讓江東上下感受到了不安,與這樣的配合之後,曹操覆滅,又該如何,難道呂布會任由江東這般下去嗎,在冀州呂布已經訓練水軍,也就是說在將來的戰場上,呂布麾下也會有水軍存在,這就在極大程度上,為江東帶來了威脅。
曹操的實力同樣強大,而且還是江東的鄰居,但是在曹操的麾下並沒有水軍,這等情況就讓江東感覺到安心。
「郭尚書請。」周瑜伸手示意道。
「周都督請。」郭嘉亦是表現的比較謙遜。
兩人禮讓一番之後,進入都督府中。
落座之後,閒聊一番之後,周瑜示意房內的下人離去。
「郭尚書此番前來,恐怕不僅僅是為了與在下閒聊的吧?」周瑜笑問道。
郭嘉道:「周都督精明過人,自然是什麼事情都瞞不過都督的。」
「在下此番前來,乃是為了就晉國與江東之間的結盟也。」郭嘉道明了來意。
「江東經歷過荊州的戰事不久,無力征戰,恐怕要讓郭尚書失望了。」周瑜緩緩道。
郭嘉笑道:「周都督此言不盡實也,江東水軍實力強盛,天下何人不知,荊州一戰,周都督率領兵馬對抗曹軍,雖說丟失了荊州之地,軍中將士卻是沒有出現太大的折損,此事人人皆知也,江東軍主力尚在,擁兵數萬,難道吳王會這般坐視天下陷入征戰而無動於衷?」
「若是吳王願意與晉國結盟的話,情況將會截然不同,曹操與晉國之間遲早會有一場戰鬥,而這場戰鬥必然會是曠日持久的,只要江東能夠在戰事最為緊急的時候,出兵突襲荊州、徐州,必然能夠令曹軍潰敗,而吳王占據荊州、徐州之地,晉國得到兗州、豫州之地,於雙方都有利。」郭嘉緩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