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曹仁率領的大軍擊敗之後,說不定江東軍有機會重新將長沙郡從曹軍的手中奪取,這樣的勝利對於此事荊州戰場上的江東軍來說必然是極大的鼓舞。
丟失長沙郡之後,蔣欽在憤怒之餘,則是向著如何將長沙郡從曹軍的手中重新奪回來,他是江東軍中的猛將,不希望出現這樣的失敗。
離開中軍大帳之後,刑道榮暗中鬆了一口氣,方才的說辭,也是曹仁派遣的使者告訴他的,若是按照刑道榮的想法,在曹軍到來之後,直接發動叛亂即可,迎接曹軍進城,其他事情就簡單了很多,而從今日的事情來看,朱治對於他明顯是不信任的,不然的話,也就不會有這般多的問題了。
投靠曹軍背叛江東軍,刑道榮沒有絲毫的由於,在江東軍中,刑道榮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江東軍的將領在對待荊州將領的態度上很差,讓刑道榮很難對江東軍產生歸屬感,而這樣的情況出現在軍中的時候,影響將會是致命的,但凡是能夠成為軍中將領之輩,肯定是有著一定的能耐的,當他們感受不到重視的時候,很有可能會選擇其他的道路。
刑道榮此時在江東軍中的情況便是如此,無論做出多少的努力,始終改變不了江東軍將領對於他的排斥。
荊州軍與江東軍的恩怨,可謂是由來已久,劉表還在的時候,江東軍就屢次進犯江夏,說是為死去的孫堅報仇,實際上不過是垂涎荊州之地罷了,而在雙方交戰的過程中,軍中將士折損不小,雙方的仇怨就這樣逐步的積攢了下來。
江東軍看不起荊州軍,荊州軍同樣看不起江東軍,江東軍即便是在入主荊州之後,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改變這樣的認知,而這種情況正是此時在荊州的江東軍主將周瑜所擔憂的,荊州將領對於江東軍的排斥,很有可能會成為他們在戰場上背叛江東軍的主要原因,軍中將領的背叛,對於一支大軍來說是致命的威脅。
長沙郡的事情就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夏侯惇領兵到來之前,僅僅是在城內散播了一些消息,就引來了世家對於江東軍的背叛,直接打開城門迎接曹軍進城。
曹操在派遣夏侯惇和曹仁攻打荊南三郡的時候,對於這樣的情況就已經有了猜測,荊州的世家在江東軍統治的時候,暗中沒少與許都往來,其中表達意思最多的便是歸附。
曹仁接到刑道榮派人傳來的消息之後,臉上露出了笑意,刑道榮的背叛若是成功的話,對於零陵郡的江東軍來說,定然是致命的,此時零陵郡的兵馬有六千人,而荊州士卒的數量卻是有著兩千多人,這般多的兵馬在戰場上突然倒戈的話,將會引起何等的震盪,到時候戰場上的形勢就不是朱治和蔣欽能夠掌控的了。
而零陵郡的戰場,必將會成為他曹仁的成名之戰,江東軍在孫策在的時候表現出了超強的進攻能力,讓曹軍在荊州的戰場上沒有獲得多少的好處,而今孫策身死,就是曹軍的機會到了,將江東軍從荊州趕出去之後,江東軍對於曹軍將不會形成更大的威懾,這在以後的戰爭中是尤為重要的。
曹仁是曹軍之中有名的將領,在對於大局的分析上,也是有著自己的看法的,曹軍與呂布遲早會有一戰,而當前曹軍在兵力雖然與呂布大致相當,然而在軍中將士的戰鬥力方面,與呂布相比卻是有著不小的差距。
呂布麾下的將士能征善戰,而且江東在這之前是站在了呂布的一側,這是曹軍所不能容忍的,否則兩方開戰到關鍵的時刻,江東軍從身後來上那麼一下的話,對於曹軍來說將會是致命的。
曹軍與呂布在決戰的時候,不容許江東軍插手其中,或者是江東軍站在曹軍的一側。
而攻破江東軍在荊州的勢力之後,必然能夠引來江東軍的震動,此時曹操代表的乃是大漢,江東若是投靠朝廷的話,必然會成為一大助力。
「傳令大軍,加快行進速度。」曹仁命令道,有了刑道榮派人傳來的信件之後,對於這場戰鬥的勝利,曹仁有了更大的把握,而攻破了零陵郡之後,剩下的桂陽郡就不足畏懼了。
三日後,曹軍來到泉陵城外,上萬名衣甲鮮明的曹軍在泉陵城外擺開陣勢,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突,城上不少的將士見到這一幕之後,心中緊張不已,零陵郡內有著不少的新兵,他們經過了平時的刻苦訓練,卻是沒有經歷過戰場上的考驗。
戰場的考驗是普通士卒成為精兵的關鍵,不經歷過戰場之後,永遠不會明白戰場是多麼的殘酷。
朱治見到軍中將士的情況之後,眉頭緊皺,相比較之下,刑道榮身邊的荊州將士則是更好上一些,無他,這些荊州將士是從之前的大軍中挑選而出,他們是經歷過戰場的精銳,這也是朱治尋常沒有為難刑道榮的原因。
不僅是荊州軍中的新兵,跟隨蔣欽從長沙郡逃到零陵郡的將士,在見到曹軍之後,神色間亦是流露出畏懼之色,長沙郡的戰鬥給了蔣欽麾下的江東軍不小的刺激,曹軍的兇猛,讓他們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而今再次面對曹軍,他們的心情難免會有些忐忑。
曹仁策馬上前大喝道:「逆賊還不快快打開城門,迎接大軍進城,本將軍奉聖上之命前來,若是打開城門,既往不咎,否則攻破城池之後,定叫爾等身首異處。」
蔣欽喝道:「奉聖上之命?滑天下之大稽,聖上年幼,為曹操小兒蒙蔽,本將軍勸你們快快離去,吳王帳下盡皆是精兵猛將也。」
曹仁喝道:「無恥逆賊,占據朝廷城池,若是不能將爾等斬殺的話,本將軍有何顏面返回許都。」
與曹軍罵陣的過程中,江東軍肯定是處在弱勢的一方,畢竟在曹仁的身後乃是有著朝廷,這就讓曹仁在行事的時候有了更大的依仗,江東軍縱然是聽從吳王的命令,不少的將士還是在內心深處認為自己是漢軍的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