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有點兒鬱悶
席間,袁玉生給林駒和曾校長正式介紹了小娟。
小娟也不含糊,大大方方就上了酒桌,一起喝了起來。
老姨夫陪著曾校長,小娟和袁玉生就把林駒給盯上了。
學員典型計劃是林駒的創意,他當然希望這個計劃能夠成功。袁玉生現在混出頭了,林駒也非常高興。
這不僅僅有利於鞏固技術學校的地位,也讓林駒搞到很有成就感。
能夠憑著自己的努力,改變一個人甚至一家人的命運,這樣的事情,不是誰都能做到的。
袁玉生端著酒杯,站了起來。
「林老師,當初你告訴我,要是個男人,就干出個樣子給人看看。你這句話,我始終沒有忘記。現在,我終於可以說一句,我沒有辜負你的期望」。
「林老師,也許你自己都想不到,你給我送錢這件事兒,在我這一輩子當中,有多麼重要。是你改變了我的一生」。
「大恩不言謝,我只能說,今後一定更加努力,把自己的事業做的更好。我敬你一杯」。
「我也敬你一杯」。
小娟也站了起來。
林駒也來了豪情。
「好,玉生,有志氣。我就願意聽這樣的話。今後,技術學校那邊,還會推出新的家具樣式,只要是曾經在我們那裡學習過的學員,到時候都可以免費過去再學習」。
「好,只要你們通知我,再忙我也要過去,林老師,曾校長,乾杯」。
不斷推出新的家具樣式,林駒可不是隨便說說的。
他已經叫水木棉幫他從香港搜集境外最新的家具資料,今後時機成熟,就可以推出來。
學員們基本上都位於農村,想得到外面最新流行的東西,並不容易。
如果及時地給他們提供這些東西,不僅能讓他們與時俱進,還會因為他們的榜樣作用,帶動更多的學員,到技術學校學習。
在袁玉生的帶動下,現在有人還要到三道河去學習,就是例證。
這邊正喝的熱鬧,外面又進來兩個人,其中一個三十來歲的女子,打扮比較洋氣,還帶著一台照相機。
那個男子三十來歲,一見到袁玉生,就喊了起來。
「袁玉生,好小子,我正要找你呢。原來范主任也在啊」。
范主任,就是袁玉生的老姨夫。
「許委員,你也來吃飯啊」?
「這不市里報社的記者來了,想要採訪你外甥,正打算吃了飯就到他家裡去呢,沒想到在這裡碰上了」。
一看說話,這個許委員就是個爽快之人。
「許委員,這可巧了。來,你們也別另開桌了,就到我這裡。今天我外甥請客。正好給你們介紹兩位貴客」。
「好,那就不客氣了。這位是報社的李記者,這兩位是……」。
「這兩位就是玉生學習的學校的曾校長和林老師,今天是特意來回訪的,看看玉生乾的怎麼樣」。
「就是給玉生提供資金的三道河技術學校的人」?
「對,除了他們,還能是誰。對了,曾校長,林老師,這位就是我們鄉里的宣傳委員,許委員」。
雙方一陣寒暄,坐定之後,小娟沒用別人說話,就過去張羅再上酒菜。
「哎呀,曾校長,你們學校可真是了不起啊。不僅提供技術,還給提供資金,扶持農村青年創業,這樣的學校,我還是第一次見到,李記者,你今天可來的巧了,正好趁機採訪一下曾校長」。
「那是當然啦,有技術學校的人在,我的報導會更加詳實,更有說服力。請問曾校長,你們學校當初為什麼要開辦家具製作培訓這樣的課程」?
曾校長雖然喝得有點兒暈乎了,倒也沒糊塗。
他當了多年校長,經常開會講話,總是有點兒水平。雖然是第一次接受記者採訪,心裡倒也不慌。
心裡組織了一下思路,就侃侃而談。
「我們三道河中學,在歷史上就是安東省最為著名的書院,現在也是綠江市的名校,去年的高考升學率,就達到了驚人的14%。今年預計至少在15%以上,升學人數達到90人……」。
把三道河中學吹噓了一頓之後,曾校長把話題拉到了技術學校上。
「儘管我們有著出色的升學率,但是,仍然有絕大多數考生要落榜,回到農村去」。
「這部分學生,有了較好的文化基礎,其實也具有人才的潛質。如果不能充分的挖掘他們的潛質,利用他們的文化特長,就是一種極大的浪費」。
「由於他們有文化,也容易接受新事物,農村又急需各種實用人才,所以……」。
這些話,曾校長說起來,倒是不用打草稿,說起來一套一套的。
雖然有套話之嫌,但也確實有道理,有了袁玉生這個實際例子,就更是怎麼說怎麼有理。
接下來李記者的注意力,自然都集中在了袁玉生的身上,林駒這個主角,倒是顯得無足輕重了。
酒自然都是要喝的,不過人們大多把精力集中在了曾校長身上,倒是讓林駒逃過了不少酒。
曾校長本來就得意,許委員和李記者又一個勁兒地恭維他,就更加願意顯擺。
那個李記者,是個八面玲瓏之人,出於禮貌,有時候還要恭維林駒兩句。
只是她不知道林駒的底細,又見林駒年紀小,總是把林駒叫做小朋友,讓林駒有些鬱悶。
酒終於喝完了,李記者和許委員要到袁玉生家裡去實地採訪,袁玉生和老姨夫自然邀請曾校長和林駒到家裡去。
或許是喝多了,或許是沒顯擺夠,曾校長還要跟回去。
只是在林駒的堅決堅持下,才沒有回去。兩人坐上過路的客車,奔福運縣城去了。
上了車,曾校長還有些不甘心。
「林駒,我正要給他們再介紹一下詳細情況呢,你怎麼非要拉著我走呢」?
「曾校長,人家本來不是來採訪咱們,今天碰上了,咱們露個臉兒,也就行了。這就叫適可而止」。
「為什麼要適可而止?我覺得還是把話說透為好」。
「咱們該說的,已經說了。還是跟在人家屁股後面,豈不是顯得咱們主動巴結人家?咱們是什麼人?他們的恩人啊,應該保持自己的神秘感」。
「再說了,孤家子是陽海市的,咱們是綠江市的。他們的市報,咱們綠江也看不著,你說的再多,也沒有多大用處啊。你有話,將來留給綠江日報和安東日報說,豈不是更好」?
「對啊,林駒,你怎麼不早說」?
廢話,在那個場合,我怎麼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