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尚擔心沈瑜年少氣盛,想用出知道的故事來勸解沈瑜。😳🐺 69sħᵘⓍ.Ć𝓞м 💥💀
「要說古玩收藏,就要先說老子。
老子在周朝曾經做過『守藏之史』,《道德經》中有『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原本是消遣的愛好,但是,古玩的高利潤,也導致仿造業如日中天,遍地皆是假古董。
收藏古玩,提升眼力沒有捷徑可走,要多看多學少出手。
當然,收藏不僅僅要把自己的眼力練上去,更重要的是心胸要豁達。
因為古玩發家的人有不少,因為古玩家破人亡的也有。比如民國年間,老古玩商人劉普,因眼力不濟,花重金買了幾件假乾隆官窯瓷,最後導致破產,劉普也鬱鬱而終。
所以,我們收藏的不僅是一件古董,還要體會老祖宗留下的文化。」
常貝緊跟著開口稱讚:「陳伯父說的好。」
周圍的人也頻頻點頭。
沈瑜做出受到教誨的樣子,神色也逐漸平靜,「謝謝陳伯父指點。」
陳尚:「對啦,心態放平。」
前面的鑑定已經陸續結束,馬上就輪到他們三個人了。
陳尚看向沈瑜和常貝,「咱們誰先過去鑑定?」
常貝說:「當然是伯父先請。」
萬煙卻笑著說:「要不然,還是沈瑜同學先去鑑定。」
陳尚看了看沈瑜,怕他情緒還不穩定,就說道:「還是我先來吧。」
他將一對霽藍釉大碗擺到了鑑定桌前。
於老師和另一位擅長瓷器鑑定的專家,各拿起了一隻大碗仔細查看。
沈瑜注意到,於老師反覆看了幾遍,仔細端詳了器型,底足,釉色。他將大碗放下,看向了旁邊的同事。
另一位鑑定師,看了良久。
兩人的眼神一碰。
於老師看向陳尚,這位先生說說您的收藏經歷。
陳尚說了收藏一對大碗的經歷。
沈瑜對仿品的來歷有些好奇,格外注意聽陳尚的收藏過程。
不久前,陳尚在一次交藏友的交流會上,見到了這一對霽藍釉大碗,看過之後,非常喜歡。以他的經驗判斷,大碗極有可能是乾隆時期的官窯器。於是,花了五十萬收購。至於把東西勻給他的藏友是誰,陳尚沒有說。
沈瑜沒能聽到這瓷器的來源,覺得事情更加撲朔迷離。
陳尚在生意場打滾多年,看到於老師聽完之後,皺了皺眉,他的一顆心就懸了起來。
於老師說道:「陳先生,我個人的意見,這兩件物品,應該是乾隆時期的瓷器。」
這話一出,陳尚明顯鬆了一口氣。
常貝在一旁捧哏:「果然是大開門的精品。恭喜陳伯父。」
沈瑜愣了一會兒。他悄悄打開地圖查看,沒錯,周邊有紅點有看點,但是,一對大碗根本沒有顯示,那麼,就是這幾位老師看走眼了?
就在此時,另一位鑑定師仿佛是專門要與常貝作對,他說道:「陳先生,我們的意見有些不一致。我個人判斷,這件瓷器是乾隆時期的,但是,究竟是不是官窯瓷器,還要再進一步研究。」
自己的觀點被反駁,常貝的神情有些難看。
陳尚聽出鑑定師話裡有話,臉色一怔,很快,又恢復了正常狀態。他問到:「這位老師,不知道是哪裡有問題。」
鑑定師說道:「從釉色,描金紋飾,器型種種特徵來看,都是乾隆時期官窯瓷器的特徵。可是,這碗的分量,和官窯瓷器有所差距。
雖然這連一對大碗的分量拿捏的很準,但還是稍微重了一些。
原本這個這樣的差異,是很難看出來的。不過,瓷器博物館中有一隻乾隆時期的真品。僅僅從這點來看,我覺個人覺得,有可能是民窯,或者老仿。
於老師接著說道:「當然,這只是我們的個人意見。如果你想進一步鑑定,可以去首都找幾位比我們更專業的老師,進行鑑定,或者用儀器檢測。♤🎃 6➈𝕊𝕙Ǘ𝓍.𝒸ㄖ𝐦 ♥😳」
於老師的兩人給出了模糊的答案。但是,很多人聽出了他們的意思,不是官窯,是民窯或者老仿。
對於專家給出的結論,眾人反應不一。沈瑜不明白為什麼對方會看錯,但他可不想當眾說出事實,更不會去做這個惡人。
陳尚的呼吸明顯加重了許多,估計是有些失望。
陳麗麗在旁搖了搖他的手臂:「爸,你沒事兒吧?」
陳尚拍了拍女兒,「沒事兒。」
他很快恢復了平常的鎮定,對於老師和另一位鑑定師說,謝謝二位老師,我這也算長了見識了。」
定價師對陳尚說道:「陳先生,如果您願意把藏品送拍,可以按照乾隆時期瓷器上拍,但不能寫官窯器的標註。」
陳尚搖頭拒絕。他將東西收好,尋了把椅子坐下休息。
陳麗麗擔心父親心情不好,急忙走過去安慰,「爸,專家不也說了嗎,應該是老物件,至於說是不是官窯,也沒那麼重要。」
陳尚說道:「我沒事,就是有點累了。」
常貝此時想開口安慰,卻不知道該說什麼。
萬煙有點幸災樂禍的心思,她推了推常貝,「常哥,該你了。」
陳麗麗拿出了水杯,示意父親喝水。
陳尚擰開杯蓋,喝了一口。
沈瑜走了過去:「陳伯父,您說瓷器是一位藏友勻給你的,要不要回去找他呀?」
陳尚搖了搖頭,「那可不行,剛才我不是跟你說了嗎?收藏古玩要有一個好心態。哪能回去找後帳?不說這個了,看看常貝同學的藏品怎麼樣?」
他們三人說話的時間裡,幾個專家正在輪流鑑定常貝帶來的爐鈞釉燈盞。
於老師看過之後,詢問了常貝的收藏經歷。
常貝說了自己從鄰國收購藏品的經歷後,就一臉期待的等著專家們的答覆。
專家組的最後一位,將燈展盞放下後。於老師說道:「常先生,你的這件藏品,是爐鈞釉的瓷器。
爐鈞釉創燒於清雍正年間,盛行於雍正,乾隆二朝,因低溫爐內燒成,仿宋鈞釉而得知其名。《南窯筆記》中有論述:「爐均一種,乃爐中所燒,顏色流淌中有紅點者為佳,青點次之」。
仿鈞窯的低溫顏色釉,800℃左右燒成,有「素爐均釉」與「渾爐均釉」兩種。
素爐均釉面呈藍綠相間的麻點紋,在素坯上底噴翡翠,面噴廣翠。渾爐均釉面呈紅綠相間的麻點紋。
你這件燈盞的釉色,很像是乾隆時期爐鈞釉瓷器。」
聞聽此言,常貝立刻喜於言表。
「但是--」於老師繼續說道:「我們幾個人的意見,這件爐鈞釉的瓷器是有疑問的。」
常貝的笑容僵住了。
周圍的議論聲也靜了下來。
於老師說話的聲音,清楚的傳到每一個人的耳朵里。
「爐鈞釉的瓷器從創燒之後,就非常有名,所以,廣受藏家喜歡。
鄰國有幾位收藏家,特別喜歡爐鈞釉的瓷器,只要有真品出現,他們就不惜高價收購。這種愛好被很多中間商知道之後,開始幫他們尋找。只要找到爐鈞釉,就往鄰國幾位收藏家那裡送。但是,在市場上流動的爐鈞釉又終究數量有限。於是,有造假的師傅知道之後,仿照各種爐鈞釉瓷器。」
常貝已經聽明白於老師的意思,甚至隱約猜到了後面的話。
他口中喃喃的道:「不可能,怎麼可能,這……」
於老師繼續說道:「這麼說吧,這件瓷器的造型、釉色,仿的非常的像。我曾經在香江,見過一位師傅仿造爐鈞釉的過程。這位師傅拿牙刷蘸著釉色,手指一壓一松,用牙刷的硬毛,把釉色彈到瓷器的表面,所造成的效果與真品無二。」
於老師一邊說,一邊用手模仿彈釉色的動作。
「如果不知道造假辦法,很難分辨出真假的。再結合你剛才說的收藏經歷,基本可以斷定,這是從咱們國內,流入鄰國的高仿品。」
「哦----」
周圍有隱隱傳出譏笑聲,與驚呼聲。很多人看向常貝的目光由羨慕變成了同情。
常貝怔怔的看著被鑑定為仿品的瓷器,一時間不知該作如何反應。聽到噩耗的一瞬間,他只覺得耳中轟鳴,周圍人的議論聲,在他聽來全都是嗡鳴的噪音。
噪音不停的衝擊他的神經。周圍人投過來的目光,充滿著譏笑和諷刺。
他只覺得有一口氣,在腔內不斷膨脹,無論怎麼呼吸,這口氣還是越來越大,內外兩重壓力不停的折磨著他,總也找不到將怒氣本發出去的出口。
萬煙與常貝相處久了,知道他的脾氣不像表面這麼溫文爾雅,反而不敢湊上去勸。
於老師斟酌著說道:「常先生,這雖然是高仿品,但製作十分精美。當做一個觀賞品還是不錯的。」
然後,他示意常貝,可以把東西取回。
萬煙試探著是碰了碰常貝。
常貝臉色變得漲紅,過了良久才反應過來。他一言不發,動作粗魯的把瓷器裝回包里,都忘了說謝謝。
常貝壓抑著怒火,勉強走到椅子旁坐下,想平靜一下情緒,剩餘的一絲理智,讓他不想在眾人面前出醜。
萬煙幾人看到常貝的樣子,知道這個時候他什麼話也聽不進去,誰也不願意在這個時候去觸他的霉頭。
周圍人看熱鬧的時候,沈瑜發現鑑定桌前空了下來,就走了過去。
萬煙幾人看到了沈瑜的動作,發出一聲嗤笑。
常貝的嘴角露出了一絲冷笑。自己的藏品都被鑑定為仿品,就他的那件破石雕,還敢上去鑑定。想到後面的結果,他的心情似乎好了那麼一點。
沈瑜對幾位鑑定師打招呼:「幾位老師好。」
幾位專家笑著回應。
鑑定組組長楊老說道:「小沈同學,你這可是第三次來了,是不是又去收東西了?」
「什麼?」
常貝和萬煙等著看熱鬧,聽專家的話,頓時愣了。這情況好像不對呀,他們之前就認識?
陳尚和陳麗麗父女對望一眼,也覺察專家的態度過於熱情了。二人開始對後面將要發生的事情感到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