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上滬合作事宜

  接下來的兩天,陳志文陪同著包玉岡,在寧啵市準備好的新大學地址上進行考察,為了方便了解情況,他還特意讓當初參與過深海大學建設的幾位資深級設計師也過來了,雖然兩個地方不一樣,可總會有很多可以幫助的地方。

  包玉岡對於這個大學沒有什麼特殊要求,因此,怎麼安排學科也都是內地一方說了算,也就是在投資財務上會適當參與,這可以說,是比較純粹的捐贈大學了。

  另外,包玉岡也還試圖推動一個大型鋼鐵廠落戶寧啵,不過這就涉及到中央了,陳志文也沒有過問太多,這是完全不關他的事了,他也不太想參與進去。在後世他也沒聽說過寧啵的鋼鐵產業很發達,那也就是說,這座鋼鐵廠即使落戶了,未來也頂多算是中等規模,算不上最頂級的那一列,那陳志文也沒必要就這樣一家普通鋼廠而親自參與進去,聖誕溪鐵礦雖然也需要尋找大客戶,可一般的,直接正常交易就行了。

  這次寧啵市的新港口與新大學,是在內地一方所有人意料之中的,所有準備也都就位,可陳志文提出的修建連同寧啵、紹興、杭州、上滬的高速公路,就是一個意外之喜了,在消息告知上方之後,上滬市立刻想要派人過來與陳志文接觸,不過被拒絕了,因為他也要準備去一趟上滬。

  之前一段時間,他都是待在香港,這次好不容易來內地一次,自然也需要順便再走訪一下各大城市,特別是那些有著他重點投資的大型城市,不過深海市不算,因為它靠近香港,在香港的時候想什麼時候去,一兩個小時的功夫而已。

  相比於深海及燕京,陳志文在上滬的投資並不算多,最大的也就是一個食品基地,單獨來看,也不算小了,只是比起燕京市的汽車、高速、國貿中心,深海市的整個十億美元級別的電子產業鏈,就差遠了,這一次提出的滬杭甬高速公路,雖然一半以上在哲江,可對上滬,即使一小半的高速,也非常有意義的了。

  來到上滬之後,自然還是先與上滬市的相關領導會面,各種客套話說的讓每個人都聽的很舒服。

  到了當天下午,上滬市安排了一位負責基建方面的潘局長前來與陳志文商討修建高速的細節問題。

  「潘局長,您好。」陳志文禮貌說道。

  「您好,陳先生。」潘局長也同樣表現的非常禮貌,雖然作為上滬市的局長,地位很高,可是比起香港的超級富豪,還是要差一點的,這些人,就是到了燕京,也都可能被最高層接待了,更不要說,眼前之人,可是香港資本的最巔峰了。

  「這幾年,我基本上每年都會來一次上滬,也每年都能感覺到這個城市的巨大變化啊。」陳志文說道:「跟我小時候記憶中的香港很像。」

  「陳生讚譽了,能夠發展到香港的一半,我們上滬市的所有領導,都能開心的睡不著覺了。」潘局長笑說道。

  「遲早的,上滬之前,才是真正的亞洲東方明珠,那個時候香港可比上滬差遠了。」陳志文說道。

  「是啊,所以我們上滬市,現在也是在拼命追趕了。」潘局長頓了頓說道:「也要感謝這幾年,不少香港資本選擇在上滬市的投資。」

  「哈哈,潘局長,香港資本,這幾年在上滬的投資,也不算大頭吧!」陳志文笑說道。

  「也不算少了,陳生的紅牛食品工廠,還有就是胡應相胡先生的兩座大橋、酒店以及發電廠,加起來絲毫不低於其他國家了。」潘局長說道:「不過比起深海與燕京來說,的確差遠了,所以我們上滬市也是希望能夠與香港資本進行進一步的合作。」

  國內雖然早就開始了改開政策,上滬也算是第一批可以吸引外資的地方,且還有很大的自主權,只不過想吸引外資,卻很難,而大部分還是中央早在1978年制定的計劃項目,比如上汽大眾、寶鋼等等。

  純粹是自己吸引進來的,來上滬投資的外資也有不少,歐美日的都有很多,可都是一些小規模的企業,唯一一家規模大一點的美國3M公司,總投資額也不到千萬美元。

  相比於這些摳摳搜搜的歐美企業,香港那邊則要大方的多,先不說陳志文這位在國內四處投資的超級富豪,就是次一等級的富豪,在國內投資也不少。

  如深海市最大的玩具廠凱達品牌,在深海蛇口建廠,現如今員工接近6000人,每年創匯就高達千萬美元,其他紡織行業更是在粵東省遍地開花,總的創匯規模更是破億美元,粵東省也因為這些投資,而財政收入暴漲,外匯更是給了國家大量幫助。

  其他地方,沒一個不羨慕的,可羨慕也沒用,人家靠香港近,地方語言又差不多,就是上滬想去搶投資,也就只能挑一些大的搶了,可也不一定搶的到,香港數量龐大的小資本都不需要粵東省去談,直接就主動去投資了,其他地方看都不看一眼。先天性優勢實在是太強了,這就如同幾十年前上滬成為整個內地最大的經濟體一個邏輯。

  這種情況下,包括上滬在內的城市或者省份,也就只能盯著香港的頂級資本了,引進這樣的投資,以質量比數量,就算比不過粵東,好歹也得吃上一口肉吧。只不過在這一塊,燕京顯然壓住了上滬,雖然上滬也有一個大型食品工廠,可比起燕京對香港的招商引資成績,就還是差了點。

  「潘局長,隨著內地改開的進一步開放政策,我也希望能夠與內地進行更多的合作,上滬市作為曾經亞洲最大的城市,我也相信,它能夠再次獲得曾經的榮光,所以我也希望能夠與上滬市達成更多的合作,一條從上滬到杭州的高速,也只會是我們之間合作的初始罷了。」陳志文笑說道。

  85年之後,國內改革的速度開始急速上升,雖然在92年之前,還是會出現一定的波動,但大方向基本上是沒問題的,再加上香港那邊也沒什麼後顧之憂,目前內地的國際環境也很友好,這就非常適合自己投資。

  當然,比起90年之後還是要差很多的,不過也不是沒有獨特的優勢,在90年之後,是廣義上的可以隨意投資,基本上不是特殊行業,就沒什麼限制,可整個80年代,卻有著很多獨一無二的機會,類似於燕京市國貿中心、幾條最繁華城市之間的高速或者優質港口,到了90年代之後,基本上大部分就再也不能有任何可以觸碰的機會了,除非部分是90年代之後才開始的項目,如浦東。

  目前自己也不需要做很多,抓住幾個特優質的大型項目就行了,其他的,等90年代後就行了,再說到那個時候,從日本市場賺到的大量資金,也正好有了用武之地了。

  「哈哈,陳生之言,真是再好不過了。」潘局長心中大喜,又問道:「那不知道這次高速的合作事宜,陳生這邊,有什麼想法?」

  「專業方面的事情,我就不插手了,自然會有專業的人來負責。」陳志文說道:「具體的合作模式,我們可以參考之前我方與燕京市與TJ市的京津塘高速公路項目,其中有一點我這邊是硬性要求,這條高速,目前根據實際需求以及資金方面的原因,可以先建雙向四車道,但必須要在現在就留下未來擴張的地皮,也就是說,數百公里長的高速公路兩邊,都要在這次征地的時候拿下足夠至少雙向8車道的地皮,為未來的擴建做好準備。」

  「陳生這是擔心未來的拆遷成本過高?」潘局長也是聰明人,一聽就明白了其中的目的。京津塘高速公路的情況,他其實也知道一些,之前有個簡單了解,在得知陳志文要投資上滬高速後還專門去研究了下,不過燕京市與和黃的具體合同他就看不到了,因此不知道這個情況。畢竟他還沒來得及為這件事專門去過燕京,很多事情只是看了一些資料。

  「對,這也算是未雨綢繆了。」陳志文點點頭說道。

  京津塘高速公路正是如此操作的,建的是雙向四車道,但征地留了8車道,一些特殊地方還預留了更大的面積,雖然這會對現在的投資造成更多的壓力,但總比留到以後要強多了,現在花一萬塊能夠解決的事情,等到了十幾二十年後,可能一百萬都不一定夠了。

  當經濟發展起來後,征地的成本只會指數級增加,而現在,基本上給點錢就能直接拿下來,用外匯效率更高,更不要說,這個時代,這樣的大項目,碰到征地老百姓也願意配合。當然,陳志文也不會占這個便宜,該補償的還是會補償的,碰到房子搬遷,那至少也會在另外一個地方,由政府出新土地,然後合資公司出錢給他們建房子,田地的話,政府可能也會安排換地等等。

  「這方面會涉及到不少資金,陳先生也知道這樣的高速項目需要我們兩方合資,我們這邊也會出不少資金,所以還是需要市委同意的。」潘局長解釋道,他也只是來做個前期溝通的,因為他懂一些專業知識,這方面,市委也許不會過問太多,可涉及到龐大資金的,那是肯定要管的。

  雖然對國外的拆遷也有所了解,潘局長也知道未來的拆遷成本肯定會更高,可這麼大的工程,即使現在征地成本低,到了最後也就變成一筆很大的資金。未來的錢省的再多,也是未來的錢,如果現在的錢不夠,那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上滬市這邊的資金,不夠嗎?」陳志文問道。

  修建高速或者大型港口,在幾十年後,對於內地政府來說,只要不是那種人煙稀少建高速必虧的地方,在經濟收益上未來能夠平衡住,那絕對不需要為了錢而擔心,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可不是開玩笑的。

  但現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一個大型基建項目,未來效益再好,但對現在來說,都是傷筋動骨的,國家財政有限的情況下,也都是按照計劃一步一步投資的,突然多了一個大型項目,對政府來說財政壓力也不小。可外資來投資基建,也是國家層面非常樂意看到的,且這樣的機會也是非常少的,不是像京滬高速那樣已經很早期就規劃好的項目,其他地方,能有外資來投資,中央肯定是積極參與的。

  其實在陳志文的角度上,如果可以獨資,那就更好了,可惜法律層面不容許。

  「這一點陳生放心,資金方面,是有點壓力,但我們上滬市還是沒問題的,中央那邊也是全力支持我們的。」潘局長連忙說道。

  「其實,如果資金有問題,我們可以從香港那邊融資,京津塘高速公路以及粵深高速都比較成功,目前香港那邊,對於國內高速,不能說非常看好,但至少不看差,要獲得足額貸款,並不難。」陳志文說道。

  「香港的銀行?陳生說的是您旗下的海信銀行嗎?」潘局長問道。

  「對,不過也不僅僅是海信銀行單獨參與,我還會帶著香港的其他銀行一起,這種大投資,一般都是多個銀行一起。」陳志文說道。

  之前在投資京津塘高速的時候,海信銀行還沒有被他收購,因此,京津塘高速的資金,都是來自於滙豐與渣打的組合貸款。

  現如今自己的銀行,在香港的規模,已經經次於滙豐,又受限於香港銀行法,沒辦法貸款給自己相關的公司,那麼,內地的很多大型基建項目,就是一個合適的目標。

  滬杭甬高速,也只是第一個目標項目罷了,將來,海信銀行主攻合作的地方,就是內地的基建,不僅僅包括他投資的,那些他不參與投資的,數量更多,規模也更大,甚至內地獨資的項目,也可以合作。

  這也算是間接參與內地很多無法插手的基建工程的一種方法了,且在知曉未來的情況下,幾乎沒有風險,這對於在香港無法再繼續擴張的海信銀行來說,也是一條不錯的出路。

  「好,這件事,我想市委應該也不會拒絕。」潘局長說道,國內基建項目,利用海外貸款其實也是常態了,數個大型鐵路、機場、港口也都是用的日本或者歐美的貸款。

  「其他方面,就等著後面我們雙方的專業團隊確認高速路線後再說吧。」陳志文笑說道。(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