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摩根財團的邀請

  第380章 摩根財團的邀請

  大英帝國,曾經是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帝國,幾乎沒有之一,其殖民地之廣,無二能出其右,可惜了,當它獨吞太多利益的時候,後崛起國家為了發展,就必須要挑戰它,於是,一戰二戰就出現了。

  兩次歐洲大戰的火併,讓上百年工業革命的起源地被大西洋對岸的美國超過,且控制了很大一部分的歐洲,大英帝國就此沒落。

  不過,大英帝國的餘暉在很多人心中還是久留的,比如哪怕很多國家不是殖民地了,還是處在英國女王為首的大英國協內,這可以說,是英國文化的輸出以及長期教育的影響,直到21世紀網際網路的影響變的足夠大後,才逐步慢慢消失。

  而70-80年代,正是英國國威處於下降的過程中,因此,南美洲小霸主阿根廷為了馬島,與英國發生了軍事衝突,這場戰爭以英國獲勝而告終,的確讓世人驚訝了一把,畢竟,阿根廷的實力也不算很弱,在本土作戰還輸掉了,倒也說明英國可能還有一點殘存的實力了。

  也因此,整個英國政府對於香港之事也很有信心,認為,當鐵娘子柴契爾親自前往燕京,一定能獲得她想要的結局。

  同樣是英國的殖民地,香港與馬島在性質上是完全一樣的存在,馬島實際上只是一片島群,沒什麼經濟效益,連開發的價值都不大,英國政府會萬里迢迢的打上這一戰,純粹就是為了維護自己在國際上的尊嚴。

  但香港不同,香港的地位遠高於馬島,是目前全球的金融都市之一,在亞洲的地位之高僅次於東京,英國政府自然希望能夠永久的保留住這顆東方之珠。

  不過麼,阿根廷與內地是兩回事,雖然阿根廷的經濟可能還要好一點,但軍事實力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在電子科技戰爭時代還未來臨的時候,內地的陸軍,可以說是天下第一,50年代、70年代的數次戰爭,全球都見識到了。且馬島在阿根廷本土海外,對戰需要依賴海軍,這也算是英國的強項,而香港麼,可是與內地有著陸地連接的。

  在國家領土主權問題面前,英國想靠著談判來拖延,沒有任何的機會。

  燕京雙方的談判會議,一般的記者們沒有任何機會可以進入到場內的,但這不妨礙全港的媒體都進駐燕京,時刻關注著這件事,TVB也是安排了記者,全程直播。

  原本是等待外交談判之後的記者招待會,但卻在大會堂門口等到了另外一幕:

  英國的外交團隊從人民大會堂出來後,全體人員都是一臉凝重,一點笑意也沒有,走在最前面的柴契爾更是無視了周圍想要採訪的記者,在保鏢的保護下,向樓梯下方走去。

  突然,不知道為什麼,柴契爾突然踩空了一個樓梯,整個人都向下倒去,還好身邊的保鏢及時拉住了她,但還是有點晚,柴契爾整個人都歪了,差點著地。

  雖然只有短短几秒時間,但周邊數百名記者的相機不可能錯過這一瞬間,歷史場面,就這樣被記錄了。

  而在這件事後,內地很快就召開了外交部記者會,公開宣布,內地政府將於1997年收回香港主權,也提出了「港人治港」及「一國兩制」的政策。

  內地政府的強硬態度,也讓世人所知,而英國政府在來訪內地之前,也曾經多次在公開場合表明不會放棄香港,雙方都是五常,到了如今的地步,誰也不會隨意鬆口,未來會怎麼樣,誰也不知道。

  一時間,整個香港被籠罩在不確定之下。

  恒生指數在談判結果出來後立刻暴跌150點,香港的四大交易所,比起之前股市牛市最忙的時候,還要熱鬧的多,無數人手持股票,意圖兌換成現金。而香港的很多金鋪、銀行,也成為了重點對象,大量的人跑去兌換黃金、或者美元。

  直到兩天後,柴契爾來到了香港,發表了兩個言論,第一,英國不會放棄香港這顆東方明珠,第二,無論結局如何,他們不會在香港附近發動戰爭。

  不管是因為在內地附近根本就不可能打的過,還是為了拉攏人心惶惶的香港,但這兩個言論在上了報紙及電視之後,香港的恐慌情緒,的確降低了很多,大部分人,開始安穩正常的工作、生活了。

  隨後,柴契爾也在香港舉行了一次晚會,邀請了香港所有的政商名流前來,特別是一些華人富豪,這些年來,華人財團也開始與英資分庭抗禮,成為了香港社會一股強大的力量。

  不過麼,陳志文卻不在其中,因為早在一周之前,柴契爾還沒前往燕京的時候,他便離開了香港,前往了美國。

  這種夾在兩個五常之間的大事,他可不想參與,還不如來美國玩玩。

  紐約,道格拉斯大酒店,一間寬敞的咖啡廳內:

  「最近一段時間,香港的事情,都成了美國新聞的頭條了。」亨利摩根看著手中的報紙,笑著說道。

  「美國人喜歡看熱鬧而已,其實這件事,跟美國啥關係也沒有。」陳志文聳聳肩說道。

  「這倒也是,關心香港,還不如關心一些墨西哥,現在偷渡問題,是越來越嚴重了。」亨利摩根說道。

  「發達國家永遠也無法解決的問題,能夠偷渡成這樣,經濟才是根本原因,美國政府其實也是一直默許的。」陳志文笑了笑說道。

  類似美國這種大國,與墨西哥的邊界線很長,想全面監控的確不太可能,就是以後有了最廉價的電子攝像頭也不太可能做到,但偷渡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有利可圖,畢竟,除了少數殖人,誰TM沒事幹喜歡背井離鄉非法去其他國家。

  偷渡的人,在美國能找到很多工作,移民局那邊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才是根本問題所在,如同很多非法交易中,買方一直大量存在,才是根本原因。

  如今的美國,人工成本太多,很多資本家為了降低成本,就招聘了這些人,而大量的資本家,綜合起來影響力也不小,加上包庇,最終美國社會也就默認了這種模式。

  「艾瑞克,你總是一眼就能看出問題所在。」亨利摩根笑了笑說道。

  「我還能看到很遠,幾十年後,也許美國的主要人群將不再是白人,而是拉丁裔。」陳志文又說道。在中國古代,就有五胡亂華,而現在麼,法國的黑人,美國的拉丁裔,都是前兆。

  「你這麼說倒也有道理,還真的有可能。」亨利摩根點點頭說道:「不過這不關我們的事,那時候,我可能已經不在了,你也老了。」

  「是啊。」陳志文笑說道:「RCA公司的一堆其他業務,你出售的怎麼樣了?」

  「基本上已經出售的差不多了,只剩下NBC這個核心資產了,RCA已經名存實亡了,不過帳戶上倒是多了十幾億美元。」亨利摩根點點頭說道。

  「你可以嘗試收購一些報紙媒體,反正你的身份沒問題,看上哪些有影響力的,收購就行了。」陳志文說道。

  RCA的電視機、收音機業務及液晶方面的很多專利被陳志文收購走了,而其他非電視台的業務種類還有很多,雖然規模比不上前兩者,但加起來也不可小覷,特別是地毯業務,在美國市場規模可不算小,這些前前後後加起來,出售的資金甚至遠超過了RCA的電視機業務價值。

  「最近在研究了,但沒找到合適的目標。」亨利摩根說道。

  「對於傳媒,我也不是很了解,但有一個人很精通,默多克你聽過嗎?」陳志文問道。

  「聽說過,澳大利亞來的,最近幾年在美國收購了不少報紙。」亨利摩根說道:「你的意思是收購他的傳媒公司?但據我所知,他的公司並沒有上市,而且這樣產業半輩子的人,就算出手手中資產,也不可能給別人工作的。」

  「沒讓你收購他的公司,你盯著他就行了,這個人眼光很強,他所看中的,應該都是好東西。」陳志文笑說道。

  「這倒也行,不過這種事也不能一直做,等他看中什麼大目標後,我再下手。」亨利笑了笑,又說道:「聽說,你已經將蘋果公司的股份都清光了?」

  「對,蘋果公司那邊有公布,我現在手中,已經沒有任何蘋果公司的股票了。」陳志文點點頭說道。

  如原先歷史上一樣,蘋果公司的發展,遇到了困難,強勁的對手IBM推出了更強的個人電腦,而美的的個人計算機業務,雖然規模影響不到蘋果,但分體式的創意出現,解決了之前很難解決的問題,如散熱、重量等等。這讓很多小公司,更容易推出自己的個人電腦。

  蘋果能夠在這個時代成功,並不是靠著多高的技術,沃茲的技術再牛逼,也不可能比得上數百數千人的工程師團隊,蘋果能成功,是因為賈伯斯第一個提出個人電腦這個想法,以及它是第一款個人電腦,另外則是龐大的名氣與光環等等因素。

  如同,2010年代的特斯拉,但當其他品牌都入場後,雖然特斯拉還會有很高的成績,但對比之前幾乎一家獨大的時代,就差的太多了。不過後世推出蘋果手機的蘋果公司是例外,因為他們之前就有了很強的技術儲備。

  而現在的蘋果公司,自上市之後,也沒有推出任何新的型號或者技術等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倒不是蘋果不研發,而是當太多同行的產品出現後,蘋果新款電腦的亮點,幾乎就沒有了,但蘋果這個品牌,註定了要推出要「改變世界」的產品,這是賈伯斯天天掛在嘴邊的,偏偏又沒這個技術能力去實現,於是也就只能將新產品發布會一拖再拖了。

  再幾十年後的特斯拉其實也一樣,不過好在它還有一個絕招:降成本,於是,各種股東大會(沒有發布會)上,馬斯克不講創新不講技術,只講怎麼降成本了。當然,降成本也是一種技術,但一家偉大的企業,你不能總是只想著降成本吧?類似00年代的蘋果,如果只想著降低ipod的成本,那怎麼可能會有iPhone的誕生?

  在這種情況下,陳志文趁高分段拋售了蘋果的所有股票,獲利超過8億美元,作為蘋果的大股東,他的每次拋售,都是要公布的,完全合法,連稅務也要交,這次來美國,這筆錢怎麼避稅,也會是主要任務之一。

  「你的投資可真厲害,蘋果股票最近兩個月,開始下跌了,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蘋果的市場份額開始下跌的很嚴重,外加又拿不出新產品,華爾街,已經不太看好蘋果了。」亨利摩根說道。

  「沒有這點能力,你以為我是怎麼擁有現在的一切的。」陳志文端起卡布奇諾,輕輕的喝了一口。

  「也是。」亨利摩根點點頭,說道:「我們家族的一位實權人物,想約你見一面,時間隨你,最近就行,地點也一樣,在紐約就可以,你看怎麼樣?」

  「什麼樣的實權人物?」陳志文好奇問道。

  「一句話可以決定我命運的那種。」亨利摩根說道。

  「那他見我,是為了什麼?」陳志文又問道。

  百年前的幾大壟斷財團,分別控制了美國的石油、金融、鋼鐵、交通、礦產等等,雖然後續有反壟斷法將它們拆分,但這並不影響這些財團的已有利益,再加上美國這邊擅長邀請職業經理人,祖輩的財富反而不如香港那樣,容易被後世子孫敗光。

  就說石油,即使洛克菲勒的很多子公司倒閉,但活下來的,也都是巨頭,全球前二十的石油巨頭中,4家背後有著洛克菲勒的影子。

  摩根財團可能要差一點,但就是公認的直屬他們的大型銀行,也有兩家巨頭,就是JP摩根與摩根史坦利,在美國市場上也是呼風喚雨的級別。

  當然,也有一些曾經的大財團沒落了,但大部分都是被其他巨頭攻擊或者圍攻,或者這個產業鏈不適合美國生產了,又或者產業被新產業所取代,如曾經的鐵路大王,幾乎壟斷全美的鐵路,但到了海洋貨櫃時代,鐵路就徹底沒落了,哪怕是美國,東西海岸的海洋運輸成本還是比鐵路低,鐵路家族仍然富裕,但比不上以前的十一了。

  「什麼想法我不知道,但第一次會面,肯定就是隨意聊聊,你是聰明人,也許這次聊聊之後,你就明白他的意圖了。」亨利說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