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礦業巨頭的初成

  第314章 礦業巨頭的初成

  香港,和記大廈總部:

  「陳生,和黃礦業公司已經註冊成功,我們與歐洲的麥克蘭勘探公司已經談到最後的價格,對方的報價是3500萬美元,這裡是他們的詳細資料。」早就得知老闆陳志文今天要過來,周家楊便提前準備好了相關資料。

  「我看看。」陳志文接過資料,翻了翻後說道:「這家公司規模倒是不小,四百多人的工程師團隊,歷史成績也還行。」

  「是的,麥克蘭勘探最近幾年購入了不少最新的勘探設備,也聘請了多方面的技術人才,這些年來戰績很不錯,他的老闆也很看重這家公司,只不過因為石油危機,導致他旗下其他公司發出缺錢,就只能出售其他公司了。」周家楊笑說道。

  「這倒是不錯的機會。」陳志文點點頭說道,石油危機,對於很多正常運營,特別是依賴能源的企業來說是重災難,但對於早有準備的人來說,就是四處出擊收購各種優質資產的最佳時機,太多的企業,為了保住自己的核心產業,只能忍痛出售其他公司,這其中,也會有很多潛力不錯的。

  「價格方面,我們的收購團隊已經對比的很多同行,包括一些上市公司的,德意志銀行的建議就是這個價格比較合適,可以入手。」周家楊又說道。

  「行,那就入手吧,不過要德意志銀行確認下法律風險,避免出現後續的麻煩。」陳志文想了想同意說道。

  在歐美的收購,陳志文一般不會直接自己去做,甚至在香港的收購,很多也是委託獲多利這樣的專業機構,這次和黃準備收購一家勘探公司,就委託了歐洲的德意志銀行及美國的高盛,分別在歐美尋找合適的收購對象。

  找這些人,雖然要付出一大筆錢,但可以節省大量自己的時間精力,更重要的是,避免一定的法律風險,這類公司最重視的就是名聲,哪一次收購如果給客戶造成巨大麻煩,那對他們來說也是一次不小的打擊。

  「好。」周家楊點點頭,又問道:「陳生,如果收購麥克蘭後,我們後續該怎麼做?」

  陳志文說道:「先維持原狀就好,不過要從全球各個勘探公司挖這方面的華人工程師,不說全部,但我希望這類技術要求特別強的企業中,至少要有個三四成華人,等到這方面差不多了,和黃也能慢慢的掌控這個麥克蘭,然後再完成我安排的任務。」

  「好的,其實在東南亞也有很多這方面的公司,不過技術實力不行,但裡面的華人人才應該不少,聘請一些人過來,難度不大。」周家楊說道。

  「那好,差不多了就告訴我。」陳志文頓了頓,說道:「美國那那邊的美的實驗室,正在測試一個項目,以超級計算機來利用地球環境的改變數據來分析哪些地方可能會有礦產或者石油煤炭等資源,如今已經有了一些成果。」

  「還有這種技術?」周家楊大吃一驚的說道。

  「當然有,大型的石油公司、煤炭公司或者一些金屬礦業巨頭,都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雖然發現礦產的概率仍然很低,但總比閉著眼睛到處挖要強多了。」陳志文笑說道:「採礦行業,很多巨頭公司都已經成立了百年,如果不是有這樣的機會,我也不可能進入這個領域,以後,和黃的礦業公司,想成為巨頭,就得依賴高科技才行。」

  這類技術,其實是真實存在的,只不過哪怕到了21世紀,準確率都非常低,很多大型石油公司,都有過曾經以因為相信這類數據,而在一個地方投資十幾億美元,結果血本無歸的歷史。但只要真實存在,那麼和黃以後挖出來一些礦藏,就說的過去了,大家都是賭概率,只不過我運氣比較好罷了。

  當然,這方面本身也是一種技術方向,等和黃有了一定成績後,也一樣會投入資金進入這方面的深入研究。

  「這我真是孤陋寡聞了,想不到計算機領域的發展,居然能夠影響到採礦業。」周家楊說道。

  「以後能夠影響的,還多著呢。」陳志文笑了笑說道,計算機及後續的網際網路,可以說是半個工業革命,無論什麼行業,都因為網際網路的出現,而導致效率大幅度提升,在這個過程中,多少傳統企業被淘汰,追根究底,還是因為沒跟上科技革命的腳步。

  「那我可得再多了解了解計算機了。」周家楊說道。

  「多學學沒壞處。」陳志文點點頭說道。

  「國內那邊,可能是因為我們並沒有什麼太多過分要求,燕京市政府與TJ市政府已經原則性同意與我們的合作方案,一起修建京津塘高速公路,我準備先額外撥款200萬美元,安排國內的建築團隊,先行考察整個路線上可能存在的問題,確定好路線,等到國內政府的審批下來後,估計路線也差不多就可以確定了,或者說,至少部分路段可以確定,這樣一來,到時候就可以直接動工了。」周家楊接著說道。

  「好,這點錢無所謂,時間更重要,國內那邊有沒有透露,大概什麼時候能夠確定下來?」陳志文問道,區區200萬美元,對如今的和黃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先墊付的話,哪怕節省幾個月時間也是值得的,再說,現在墊付的錢,等後續確定合作了,也是可以算進去的。

  高速公路的修建,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工程,拆遷什麼的都是小事,如今的國內這方面很好安排,和黃也不會小氣,碰到要拆的,都會在附近給人建一個新的,當然,這地皮得當地政府來安排。

  比較麻煩的是一路上可能存在的水網及山脈,這些地方要麼建橋要麼打隧道,這就需要很早的規劃,甚至可能要準備很多不同的方案,每個方案計算好成本、路程、對周圍環境及經濟的影響等等,然後再內部審批以及交給國家相關部門審批,這都需要很長的時間。

  不過一條高速,本身也會一段一段的完成,哪一段先確定下來,就先建這一段,而即使是一段路,也需要很長時間,這段時間,肯定也會有其他段的路完成審批,這樣一環接一環倒也不會很浪費時間。

  「好,那國內那邊就可以先動工了,不過和記基建這邊,也沒有什麼精通高速公路方面的人才,這一塊還是得依賴國內。」周家楊說道。

  「國內應該也沒有吧?」陳志文問道,改開之前,國內的主要運輸模式還是火車,高速方面基本上沒有,甚至很多交通部的官員都不太了解,改開之後去國外訪問了,才了解到高速的效率是遠超火車的。

  「是的,都沒有,不過國內那邊從國外也請到了一些這方面的專家,也算是有點基礎了。」周家楊說道。

  「那也要派一些我們的人去,就算不了解太專業的,但最起碼基本的東西要知道,以後,我們在國內的投資,高速公路會是重點之一。」陳志文想了想說道,和黃的團隊對港口基建還算了解,這方面複製到國內應該沒啥問題,但高速的話,都是0基礎,還是要多學學的。

  「好的,我也安排一個團隊過去。」周家楊點頭答應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