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即將到來的汽車產業之春
「這些事情,等美國那邊有了回饋再細說。」陳志文又說道:「《太空侵略者》準備發布了,亨利摩根這幾天就會將我們做好的樣品帶去美國做測試,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按照之前的銷售周期,半年後,一款遊戲就會進入衰退期,所以我們要考慮做下一款遊戲了。」
「我們的團隊,這一年多也做出了幾款遊戲,但是送到美國測試之後的效果都很差。」雷盛利有些尷尬的說道。
雖然美的目前的業務很多,但誰都知道最主要的就是街機遊戲,甚至其他所有業務,都是依賴街機的巨大利潤才能發展,要不然,沒有足夠的資金,在運營虧損的壓力下,很多研發投入及技術成果也不可能有。因此,美的內部自然也成立了專業開發遊戲的團隊,從灣灣甚至美國挖來了不少華人工程師,也做出了兩三款遊戲,但結果麼,就不太好了,甚至可以說是無人問津。
「不用你們的,這次這款遊戲我已經寫好內容大綱了,你們按照這個開發就行了。」陳志文笑了笑說道。
自己手下嘗試做遊戲,他自然知道,失敗是正常,成功才是偶然,甚至是不可能的,街機的歷史很短,能夠適合街機的,就那麼幾款遊戲,而家庭遊戲機普及後,經典遊戲的數量變多,但大部分都不適合街機,這兩款商業邏輯是不一樣的,一個是短期玩,玩遊戲再花錢玩,另外一個就是要消耗用戶時間增加樂趣,完完全全相反的方向。
前者的難度自然也是遠超過後者的,家庭遊戲機只要好玩就行了,而街機,則需要用戶在極短的時間內獲得樂趣,然後還想花錢再玩一局,但想做到這一點難度很高,而如果用戶玩的時間太長,那以酒吧吧主為首的直接客戶將會賺不到錢。
美的的成功,其實已經引起了不少國際級別的電子巨頭的注意,其中也有部分想進來分一杯羹,但推出的數款遊戲,根本就沒有市場,甚至這些公司根本就不懂市場,推出的遊戲,偶爾有一兩個是好玩的,但太消耗用戶時間了。
對於自己的公司,他也不指望現在能開發出新的適合街機的遊戲,好好研究技術、創意、市場需求,然後等家庭遊戲機及電腦遊戲時代來臨的時候,能自我造血就行了。
現在麼,還是靠著先知金手指作弊吧,畢竟,這個時代的人都是電子遊戲的小白,為了遊戲可是很捨得花錢的,賺到足夠的資金,自己公司的發展才能更好。
說完,陳志文從身旁的抽屜里取出一份文件,遞給了雷盛利,說道:「這款遊戲叫做吃豆人,你先看看。」
「好的。」雷盛利接過文件,隨後認真看了起來,大概15分鐘後,他合起了文件。
「怎麼樣?」陳志文問道。
「似乎沒有《太空侵略者》那樣刺激。」雷盛利有些猶豫的說道。
「說的很對,這個遊戲,本身就不是刺激的,而是放鬆用的。」陳志文點點頭說道:「我們之前推出的幾款遊戲,都是對著玩家有著很大壓力的,而這一款《吃豆人》,其實就是為了放鬆,讓大家輕輕鬆鬆的玩遊戲。」
「陳生,您的意思是,它作為我們之前幾款遊戲的陪襯?當大家玩累了之後,可以玩玩這個來放鬆一下?」雷盛利問道。
「可以這麼理解吧?但單獨玩也行,主要是我們之前的遊戲,或者市場上的其他遊戲,都是這樣透支玩家精力的,玩家們心理估計也到極限了,我們就走一次相反的路線試試。」陳志文笑了笑說道。
在原先的歷史上,只是一款《太空侵略者》,就在美國火爆了接近一年時間,而這麼長時間內,基本上沒有其他類型的遊戲,都是類似的抄襲版本,要知道,哪怕再好玩的遊戲、再好吃的食物、再美的妹子,時間長了,總會膩的。
長時間之後,經常玩的玩家也出現了排斥心理,這也是為什麼,陳志文安排自己的遊戲大概6-9個月的時間就做更換,就是為了保住這群主要客戶對遊戲的興趣,同時為美的獲得最佳的利潤。
而一年後,《吃豆人》的出現,再一次徹底統治了整個市場,就是因為它很輕鬆,而更妙的是,因為它的存在,導致很多人還會偶爾去回味一下《太空侵略者》類似的遊戲,讓酒吧老闆能夠賺更多的錢。
這一世,在《太空侵略者》之前便有了神奇方塊與貪吃蛇,這兩款遊戲雖然與《太空侵略者》不一樣,沒那麼刺激,但也一樣耗費腦細胞,按照常理推測,等大半年後,《太空侵略者》出現在所有酒吧,部分人都玩膩了之後,就不會想再玩這個遊戲了。
這個時候,《吃豆人》的出現,是最佳的時間。
「好,我明白了,那我立刻就安排我們的團隊來開發這款遊戲。」雷盛利說道。
「這是我們香港團隊第一次開發這類遊戲,而且《吃豆人》的開發難度是超過之前的遊戲的,沃茲又不在,伱們有把握嗎?」陳志文問道。
歷史上的很多事情,並不是偶然,就如各類遊戲的出現,基本上都是一個基本規律,那就是後出現的遊戲,在開發難度及對硬體晶片的要求要高於前面的遊戲。
桌球、打磚塊、太空侵略者、吃豆人、坦克大戰、馬里奧、拳皇等等就是這個規律,隨著晶片能力的提升,複雜的遊戲才會被開發出來,只有少數遊戲不遵守這個規則,比如俄羅斯方塊,這種都是偶然的發明。
《吃豆人》雖然是屬於輕鬆類遊戲,但頁面背景、遊戲運行速度、算法要求都是比《太空侵略者》要強的多。
「不敢說有多少把握,試了之後才知道。」雷盛利看著手中文件上手繪好的畫面,也知道這個任務不容易,雖說香港的團隊,之前也開發了幾款遊戲,但都是超級簡單類似打磚塊的,跟《吃豆人》的要求差的太遠了。
「行,那就試試吧,如果實在沒把握,我再叫沃茲過來幫幫忙。」陳志文點點頭說道:「你也知道,沃茲現在在蘋果公司一門心思研發新計算機,時間估計也不多。」
蘋果自去年的洛杉磯電子展會上推出蘋果第二代個人電腦後,就在美國一炮成名,隨後整個公司也不再是車庫企業,而是在相關管理團隊的經營下,開始正式化發展,沃茲成為了蘋果公司的首席技術執行官,在美的的工作,也與陳志文商量後,暫停了職位。
對於陳志文來說,沃茲的價值在蘋果顯然更大,只要蘋果如原先歷史上那樣上市,或者更早上市,那他能夠獲得數億美元的股份,至於街機開發這一塊,這幾年晶片領域高速發展,疊代升級了數次,功能已經大幅度提高,雖然對街機來說,談不上性能過剩,但也不如前幾年那樣,會因為晶片數量控制不住而降不下成本。
如果實在還有問題自己這邊解決不了,大不了就再找沃茲就行了,作為沃茲的曾經最大方對他最「好」的老闆,同時也是蘋果的最大股東之一,這點面子還是沒問題的。
「軟體的設計,我覺得我們應該沒問題,硬體的話,可能還需要美國那邊的同事幫著點。」雷盛利說道。
「合作就好。」陳志文點點頭說道,雖然美的是香港企業,但也不指望核心技術都是香港這邊掌握,整個香港的人才儲備就不可能達到這個要求,就如20世紀最巔峰時期的諾基亞,其背後的國家也只是一個人口小國,諾基亞的大量研發基地,還是發布全球。
美的在未來自然也是一樣,香港這邊,能有一點就可以了。
「對了,之前跟豐田的在談的合作業務怎麼樣了?」陳志文突然又問道。
雷盛利說道:「豐田那邊,不同意讓我們做他們製冷壓縮機的供應商,只考慮將座椅上的移動電機及座椅風扇業務交給我們。」
「關係不到位嗎?」陳志文問道。
「也不算,我們已經通過中間人認識了豐田採購部的一位次長,他也想將我們拉入進位冷總成部門的供應鏈,但日本本土的三家給豐田供貨的公司,也有著很深的關係,他們在極力阻止我們進場。」雷盛利說道。
「這裡面的蛋糕太大了,我們想進去分別人蛋糕的確不容易。」陳志文點點頭說道。
這兩年裡,陳志文作為老闆,主要的心力在負責收購和記、合併黃埔,解決和黃的債務問題、布局地產市場、興建美的產業園、關注海外街機遊戲市場等重大事情,而其他的很多業務,早就實現了自我發展,不需要陳志文的太過過問,只需要定期匯報成果就行了。
如美的的家電業務,相關職業經理人除了與好市多與沃爾瑪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外,也在全力擴展其他客戶市場,比如美國最大的超市凱爾特,歐洲的幾個大超市等等,同時,也在東南亞、歐洲、美洲尋找合適的經銷商,盡最大努力的開發新客戶。
美的的家電,處於非常有意思的中間狀態,在技術方面,比不上名氣大的歐美日品牌,但成本要低很多,而對比很多真正的雜牌,技術又要強的多,這歸功於大量資金的研發、收購專利,以及大規模生產後的成本降低及經驗積累。
在這種優勢下,美的家電業務團隊的開發業務帶來的銷量,甚至超過了好市多及沃爾瑪,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標誌,公司的自我造血能力越來越強了,這也是陳志文一直追求的目標。
汽車零部件業務這一塊,因為資金充分,美的在日本的幾大汽車公司也非常捨得花錢,公司的團隊,也在一直開拓豐田新的業務。
美的從1973年就開始自己做電機,從風扇電機開始,因為一直投資研發,或購買海外技術及生產線,到現如今出貨量已經超過了香港的本土品牌德昌電機,成為香港最大的電機公司,民用工業都在涉及,並且已經大量出口。當然,還不算是高級品牌。
在有了一定名氣後,外加之前的收音機供應業務也在強質量的管控下也沒出問題,美的自然要追求更多的業務,電機就是一個重點,同時,從德國過來開分公司的比澤爾製冷公司,也在香港開始做冷凝壓縮機。
不過顯然豐田的供應鏈非常不歡迎外來者,座椅上的小電機及風扇可能不重要,但空調部分可不一樣,價值要高的多。
「是的,我們認識的那位井上次長也是這個意思,他也說如果我們能夠穩定的長期在電機方面供貨,不出現問題,那兩年後他會再嘗試讓我們進入空調的供應鏈。」雷盛利說道。
「嗯,那就先好好做好電機與座椅風扇吧。」陳志文想了想說道。
兩年的時間,對於電子產品說不定都已經更新換代了,但在汽車領域,算是很短的了,很多零部件企業,也是發展了很多年,才能做大,對於不在日本本土的美的,做到這樣已經不容易了,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對人的「投資」到位了。
「其實還有一個問題,豐田那邊,願意將一些低技術含量、對人工需求比較多、方便運輸的零部件外包出去,那些技術含量高的,更願意留在本土,可能也是擔心如果出了問題,解決起來會非常麻煩。」雷盛利接著說道。
「汽車產業的確追求本土化,這也是我們的劣勢,暫時改變不了。」陳志文搖搖頭說道,總不可能現在去日本建工廠吧?建起來豐田不給訂單那不得虧死。
再說,自己做汽車零部件行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為了未來內地開始現代化造車時自己能參與一把。
汽車行業,國內是很難插手的,但零部件行業,限制就少很多了,在80-90年代,哪怕是與國內關係較好的大眾,願意來國內投資,但也不太願意投入巨資進行本土化,因為大眾的很多零部件,也不是自己生產的,想要說服那麼多供應商來國內投資,也是很難的。
大眾也可以選擇在本土找供應商,但當時國內的工業水平,很難做到大眾的要求,這也許有自己的機會,這可是發展汽車產業的黃金機遇。
當然,最好的情況是有自己的汽車公司,這樣自己帶進去產業鏈會輕鬆很多,還可以趁機在國內發展一整套的產業鏈,但這需要海量的資金。
只要79年的一場投資收穫到位,那他就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汽車產業。
而現在在香港的美的,只需要按照正常節奏發展就行,特別是與豐田的多次接觸、溝通、審核,也讓美的汽車業務的很多工程師了解到了豐田的部分管理方式、對質量的要求等等。
這不僅可以用於現在美的的民用產品管理,也可以對未來自己的汽車產業布局有著很大的幫助。
PS:介紹一本書,【重生之文豪崛起】,港文,完本,大家不用追更可以一次性看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