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面試(下)
身體稍微向前傾斜,兩隻手肘放在桌面上,雙手十指交叉的女校長,看著北川美雪走回到原位置轉身坐好,是才不急不慢道:「既然你爸爸去了愛爾蘭,那麼你是否知道這一個國家的大作家有那一些人呢?」
稍微回憶了一下就想起了爸爸給自己親口說過好一些的北川美雪,眼神中沒有絲毫露出怯色的平視對方,自信滿滿的淺笑道:「有二十世紀最偉大之一的詹姆斯·喬伊斯,代表作品《尤利西斯》,《芬尼根的守夜人》,《都柏林人》,《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他也是我爸爸最喜歡的作家之一;喬納森·斯威夫特,代表作品《格列佛遊記》;布拉姆·斯托克,代表作品《德古拉》;塞繆爾·貝克特,代表作品《等待戈多》;奧斯卡·王爾德,代表作品《道林·格雷的畫像》;蕭伯納,代表作品《聖女貞德》;威廉·巴特勒·葉芝,代表作品《鐘樓》……」
早稻田小學校的女校長原本想著她能夠說出二,三個人愛爾蘭作家的名字就可以了。自己大大出乎意料之外,確確實實地沒有想到眼前這一個面試的小女孩兒不但說出了一連串愛爾蘭的大作家名字,而且還說出了他們的一些代表作品。為此,這充分說明對方絕對是受到了來自家庭的長久文學薰陶。要不然,可不會如此的清楚。不僅如此,這還反應出了她的記憶力不是一般的好,而同時也映射出了她內心深處對走上文學這一條道路的極度追求和渴望。
女校長是當然知道她百分之一百沒有看過當中任何一本書。自己在過去好幾十年的教育工作當中,從未遇到過像她這樣的小朋友。畢竟,這一些東西是連非文學相關專業的大學生都搞不清楚的事情。算是生平頭一次見識到的女校長,沒有多說話,臉上嚴肅的表情也顯露出了幾許笑容,而朝向如此一個資質很好的小朋友是輕輕地拍了拍手掌,以此表示大大地讚許。
「你實在是太厲害,太了不起了。」倒是毫不吝惜對她好好表揚的美麗女老師,衝著北川美雪是豎立起了兩手的大拇指,接著又問道:「你爸爸可是有著被譽為天才的果戈里之稱。你作為她的女兒,如何看?」
腦子裡面第一時間就回想起了千惠阿姨對爸爸重新評價的北川美雪,可謂是依葫蘆畫瓢的脫口而出道:「我爸爸不是天才的果戈里,而更像是作家中的作家,獨一無二,天才的卡夫卡。若是我爸爸內心裏面沒有那一種孤獨與痛苦,也就不會寫出像《羅生門》那樣的佳作。恩,不對。我爸爸應該是會超越西方現代主義文學三位先驅和大師弗蘭茲·卡夫卡,馬塞爾·普魯斯特,詹姆斯·喬伊斯的存在。他終將會是二十一世紀最最偉大的人類文學大師。」
此話一出,除了北川香子知曉女兒的話是從酒井千惠那裡聽來的以外,在場的校方四人頓時都完全震驚了。這樣的話,他們不但是第一次聽到對竹下草芥的最高評價,而且竟然還是出自一個六歲不到的小女孩兒之口。雖然她的身份特殊,確確實實有大幅度的對竹下草芥的拔高,但是不得不讓他們對這樣才智的孩子青睞有加。
「既然你還知道弗蘭茲·卡夫卡,馬塞爾·普魯斯特,那麼你是否還清楚他們二人各自有什麼作品?」心目中早就明白校長把她給直接錄取的教務長,緊緊跟著領導的步伐,效仿本校第一把手的問題是一模一樣的問道。
「弗蘭茲·卡夫卡,馬塞爾·普魯斯特,也是我爸爸很喜歡的兩位作家。弗蘭茲·卡夫卡的代表作品有《審判》,《城堡》,《變形記》,而馬塞爾·普魯斯特的代表作品是《追憶似水年華》。」北川美雪清清楚楚是把爸爸給自己說過的話完全記牢,直截了當道。
女校長的臉上又增添了一份的笑容,第二次是向著她是輕輕地鼓了鼓掌。她看了一下左右兩邊的下屬,意思是再明白不過,就是問他們還有問題沒有?若是沒有,就無需再浪費時間多做無意義的考核,畢竟這一個孩子是鐵定被本校給錄取了。
非常滿意能夠招收到這等學生的女校長,微笑道:「好了,你們可以出去了。無論結果如何,三日之後,我們都會以信件的形式郵寄通知。」主動站起身的北川母女,朝向他們四人是鞠躬了一下以示告別。
瞧見她們離開教室之後的美麗女老師,右手食指是指向表格當中父親那一欄空白出,很是不解道:「這一個叫美雪的孩子,倒是讓我不懷疑她就是我偶像的女兒。可是,據我所知,竹下草芥是沒有結過婚,怎麼就憑空多了一個女兒出來?難道是他隱婚?不對,他又不是明星,完全是犯不著。北川香子又為什麼不把女兒爸爸的名字給填寫出來呢?我要是她,絕對會非常驕傲的把他的名字給填寫出來。這其中到底又怎麼一回子事情?真是搞不懂。」
「筱田老師,你還年輕,恐怕是不清楚過往至今就讀我們學校的名人私生子女也有不少。這一次是連大作家竹下草芥的私生女兒都來了,那麼充分說明我們學校的教學水準和知名度是越來越受到了最頂尖人才的認可。當然,這是和校長的英明領導是完全分不開的。」趁機拍馬屁的教務長,臉上掛著諂媚的笑顏看著坐在自己旁邊的一把手道。
陷入到沉思當中的筱田陽菜,突然有一種恍然大悟的大笑,激動的脫口而出道:「嘿嘿……我終於懂了。我的偶像果真是像他女兒說得那樣,天才的卡夫卡。對於他而言,婚姻只不過是世俗的束縛。卡夫卡一生三次訂婚,三次解除婚約,究其根本原因,乃是卡夫卡對家庭生活將毀掉他的寫作所賴以存在的孤獨的恐懼。在他所鍾情的寫作面前,常人視為理所當然的婚姻其實毫無位置可言,而他個人,也不過是這古老的偉大事業心甘情願的祭品。從這一點上考量,他焚膏繼晷地寫作、又不斷地毀棄自己的作品的舉動,就超越了自厭和自虐,而達至大誠大勇的境界;他那卑微、晦暗、支離破碎的一生也因而獲得了一貫性和力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