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汝今離開後,方哲坐在沙發上閉目沉思了很久。
他內心對於如何改善中芯國際以及國內晶片行業的現狀,有了初步的想法。
簡單來說,有四點,政策推動,資金扶持,人才挖掘,市場培養。
第一點,政策推動,一直以來,國家層面上對國內晶片行業的政策支持和優惠都是值得肯定的,各地政府對晶片企業也是趨之若鶩,不過很顯然,以目前國內晶片行業多年積弱的現狀,目前的政策支持力度還可以做到更大,更精準。
據方哲所知,前世今年6月份,國家出台了一份推動國內晶片行業快速發展的綱要文件,這份文件的重磅推出,讓各路資金和地方政府對晶片行業的投資扶持力度變得更大。
今生不出例外,國家應該還會出台同樣的文件,而且之後的9月份,由多家國資企業和國有資本聯合發起的晶片大基金第一期將會成立,屆時高達上千億元人民幣的國有資金以及其撬動的數千億其他社會資金,將會給整個晶片行業注入大量新鮮血液。
政策上,有國家和相關部門在背後推動,方哲幫不上太多的忙,頂多給點建議和督促,方哲真正能發揮大作用的是第二點和第三點,資金扶持和人才挖掘。
雖然即將由國家發起成立的晶片大基金第一期,上千億的資金看起來很多,但這些錢對整個晶片行業來說,就算比毛毛雨的作用強一點,其發揮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想想1000億的資金分給整個晶片行業,從原材料,設計,到製造,封裝測試,各個模塊和產業分下來,其實並沒有多少。
國家的意思,也是希望借這1000億撬動更多的社會資金投向晶片行業,前世的時候,這1000億撬動了全社會和地方過5000億的資金投向晶片行業,今生,方哲相信以他的能量,就算不能讓這個數字再翻上一倍,也至少能提高50%,達到7000-8000億資金!
也就是說,單單用方哲自己的能量,就要撬動2000-3000億的資金!
方哲,有這個自信!
且不說方哲作為世界首富的個人財富已經達到了驚人的數字,就算其中大部分都只是匯眾的帳面股票財富無法直接套現,方哲個人能籌集和調動的資金也多達數百億。
而且,方哲也不會天真的完全用自己或匯眾的錢去填晶片行業的大窟窿,他打算跟國家發起的晶片大基金一樣,利用支付通的網際網路金融等一系列手段,撬動更多的民間和社會資金。
前世「毛衣戰」時國人的「芯」痛之情歷歷在目,只要投資有保障不賠錢,方哲相信一定會有很多人願意跟自己一樣,為國產晶片的發展助力!
除了資金,以方哲和匯眾現在遍布全球化的能力和影響力,為國內晶片行業挖掘人才的手段和方法,恐怕比國家力量介入還要方便和高效。
除了方哲知道的前世在2017年才加入的梁猛松等頂尖晶片人才,
匯眾和眾贏資本共享的那套價值上億美金的人才系統,這些年不知道積攢和整理了全球多少各行各業優秀的人才數據,想找一批優秀的晶片人才並不困難,就算國外技術封鎖再厲害又怎樣?總有貪財的技術人才,總有各種手段可以繞開一些封鎖。
那句描述資本家經典的話怎麼說來著,「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家們會挺而走險;如果有200%的利潤,資本家們會藐視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潤,那麼資本家們便會踐踏世間的一切!」
方哲就不相信,錢一沓一沓的砸下去,還挖不來想要的人才!
至於最後一點,市場培養,這點可以說,非常重要,如果說前三點都只是外力扶持的話,那麼這點,就是為了讓中芯乃至整個中國晶片行業走上正軌,走向良性循環。
晶片說扶持是該扶持,但也不能光砸錢不聽個響兒,國產晶片行業真正想要走向自強,最關鍵的還是要培養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技術先進也好,工藝高超也罷,哪怕是物美價廉,售後服務好也行,只要能取得客戶青睞,贏得市場份額就好。
這樣,整個晶片行業才能發展壯大,國家晶片大基金和它撬動的那些社會資金,以及方哲打算用自己能力撬動的幾千億資金,才能不打水漂,才能看到回報。
雪中送炭,可以,但炭總要發揮價值,如果每次送完炭,什麼東西都沒折騰出來,恐怕再想扶持國產晶片的人,也會慢慢失去耐心。
關於這點,方哲內心已經有了一些想法,今年,中芯國際最新的晶片製程已經突破了28nm,雖然跟台積電的14nm還有不小的差距,而且工藝落後,良品率差,但這些都可以通過引進人才,投入資金等快速改善。
市場方面,各家手機品牌的旗艦和主流機型可能看不上28nm的晶片,但是紅米,華為中興的一系列低端機,還是非常有戲的!
高端晶片咱現在搞不了,低端晶片咱起碼先提高生產工藝,提升良品率,把生產線轟轟烈烈的跑起來,這樣從最下游的消費端到中上游的整個晶片產業鏈也算帶動起來了,賺多賺少無所謂,咱先讓整個產業鏈的人都多口飯吃也行!
方哲的目光,盯上了三家晶片設計大廠,華為海思,聯發科,高通!
華為海思,是華為旗下著名的晶片設計公司,華為目前高端機型使用的自研麒麟系列晶片,都是由華為海思設計的,不過近兩年,華為在中端手機領域,才敢剛剛開始使用自研的麒麟系列晶片。
華為低端機型上,更是沒有自研晶片,這倒不是說,華為海思沒有設計低端晶片的能力,而是低端晶片的設計利潤很低,華為也並不像高通聯發科等在低端晶片領域有成熟的解決方案,再加上華為自己設計的低端晶片,恐怕除了華為自己,其他的手機廠商也不會買帳,規模上不去,成本降不下來,反而不如買聯發科或高通的低端晶片來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