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章 婉拒採訪要求和由此想到的事情

  「子書,剛才央視那邊發消息過來,想要採訪你。【無錯章節小說閱讀,google搜尋】」裴晴進入葉子書的書房,將接到的消息告訴他。

  由於葉子書常年在老家待著,加上他本人有比較宅,和外界溝通並不多,但是外界想要和他溝通的人和組織,卻是非常多。

  因此裴晴除了管理太極集團之外,還充當了葉子書對外聯絡工作,這項工作倒是不複雜,一般的事情,家裡的人工智慧就能處理。

  只有比較難以抉擇的事情,才會通知裴晴,讓她判斷是否要繼續溝通,按理說央視的採訪,不應該過來問他,因為這樣的採訪請求已經太多了。

  一般都會拒絕,他已經不是很多年前的他了,那時候為了發展業務,為了能夠處理好人際關係,一些工作不得不去做。

  現在他接受採訪,宣傳自己,已經沒有太大的必要,哪怕真的想要對外傳達一些信息,也可以通過自己的社交帳號發布,用不著接受媒體的採訪。

  「什麼採訪,還要你親自過來詢問?」葉子書笑著說道。

  「這次採訪卻是挺特殊的,據說央視想要搞一個《感動中國》欄目,聽說規格挺高的,代表著對國家和社會起到積極引導作用,做出重大貢獻。

  這次採訪央視那邊是想要準備些素材,你平時又不怎麼接受採訪,他們在這方面的素材比較少。」裴晴說道。

  提到《感動中國》,葉子書自然明白是什麼節目了,前世在國內確實引發了不小的輿論反響,葉子書最深刻的還是他們的致辭,挺有水平的。

  只是這個欄目想要將他弄上去,感覺不太合適,倒不是說他的貢獻不夠,而是他覺得沒有必要,機會還是留給別人比較好。

  他自己好不容易待在老家幾年,逐漸澹出公眾視野,沒有必要再次站在聚光燈下,更何況他也沒覺得自己多麼感動中國。

  自己這些年所做的事情,不過是他自己的理想而已,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本身就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因此他認為這些年的付出,其實還是為自己的理想付出,只不過他的理想比一般人要大,對社會的積極影響更宏大而已。

  當然,他所說的澹出公眾視野,其實也不準確,人雖然不在江湖,江湖中到處都有他的傳說,不可能真的澹出公眾視野。

  只是他已經不打算拋頭露面了,安心待在家裡搞自己的研究,有空照顧一下旗下產業的發展,待的悶了,就出去走走看看。

  「你幫我拒絕了吧!」葉子書說道。

  「為什麼要拒絕,這不挺好的?能夠上這個節目,是對你這麼多年來付出的肯定,這可不是普通的電視節目。」裴晴不解地問道。

  「月盈則虧,水滿則溢,凡事都要有個度,不能什麼好事都要占了,我確實做了些對社會有貢獻的事情,但是不能因此就拿自己的貢獻說事。

  更何況我們掌握了如此龐大的資產,已經是對我這些年努力的回報,要求太多,終究會有反噬的一天。

  更何況這樣的機會,給我不給我又有什麼區別,我不需要這樣的肯定和鼓勵,但對其他人不一樣,你懂我的意思嗎?」葉子書嚴肅地說道。

  前世他看到太多的商業大老,喜歡招搖過市,不僅想要賺取巨額的財富,還想要引導民眾思想,充當普通人的人生導師。

  甚至有自大者,對國家的政策指手畫腳,總感覺自己就是對的,結果如何?基本上都是以一地雞毛的結果落下帷幕。

  他雖然不用如此緊張和擔心,他的發家史可以說乾淨得不能再乾淨了,而且以他的貢獻來說,也不用擔心。

  別人是順應時代發展起來的,並不是他們真的那麼牛,而是時代賦予了他們發揮的機會,俗稱站在風口上的豬。

  而他葉子書則是推動時代發展的人,兩者的段位根本就不一樣,他們不過是時代的幸運兒,並不代表他們就不可替代。

  不過他說得也是他心裡話,天大的好處他占了,連蠅頭小利的好處也不放過,別說是外人看不過眼,連他自己都覺得有點不地道。

  裴晴聽得到他這麼說,自然明白他的意思,畢竟兩人朝夕相處這麼久,很多事情一點就透,根本用不著詳細解釋。

  這次之所以還要解釋這麼多,主要還是這個節目是對葉子書做出貢獻的肯定,作為他的伴侶,自然希望更多人認可他的貢獻,屬於關心則亂。

  「那行,我這就去回復他們。」裴晴答應了下來,然後推出書房。

  看到裴晴帶上門離開,葉子書倒是意識到現在已經2003年了,2003年他最深刻的不是《感動中國》欄目播出。

  而是4月份發生的非典型肺炎,該病症不僅出現在我國,世界多個國家都出現過,帶來的影響非常大。

  實際上時間會更早,在原來的時空裡面,在去年11月16日在fs市爆發,只是現在並沒有聽到類似的報告,可能時間出現了偏差。

  不然的話,他不可能收不到任何消息,但是這件事情還是要引起足夠重視,沒有最好,一旦出現的話,就必須要儘快處理好。

  不然時間一長,必然會引起較大社會面恐慌,給居民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也會給經濟帶來一定的負面作用。

  他之所以現在才想起,原因就是他前世印象中就是2003年的事情,加上前世消息相對閉塞,又不處於第一線,時間存在偏差很正常。

  相比前世的另一場重大疫情,這次整體影響力不是非常大,反而促進了我國電商產業的發展,網際網路從此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現在我國經濟運行模式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這次疫情對我國的經濟影響不會特別大,不會影響工農業生產。

  只是對消費端的影響比較大,不過我國目前的線上線下業務發展得也不錯,就算進行一定的風控,也不會影響居民的正常生活。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對此並沒有投入太多的關注,也沒有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甚至潛意識裡也沒有把這件事情當成重大事件。

  不過現在想起來了,他覺得有必要提前做些準備,研發特效藥就不要想了,他目前有沒有病毒的樣本,研發特效藥就是個笑話。

  但是沒有病毒樣本不意味著就不能研發治療的藥物,人體本身就是一個對抗外部入侵的最好系統,只要充分利用,效果同樣非常好。

  實際上他也不認為針對病毒本身做防禦就是個好的辦法,因為病毒種類太多了,變異太快了,針對病毒本身其實有點緣木求魚的味道。

  當然,他這不是反對太極集團開發特效藥,事實上他們已經開始針對地球上現存的危險性病毒展開了治療藥物的研究。

  不過他們不是針對某一種病毒來研發的,而是針對某一類病毒進行研發,希望通過擴大治理譜系來實現治療藥物適用範圍。

  這樣起碼比針對某一種病毒提供特效藥要強得多,但是這種方法針對未知病毒,還是存在一定的滯後性。

  因為想要研發對應的治療特效藥,首先就要對病毒本身研究透徹,才能研發該類病毒的廣譜藥物,這是基本的科研邏輯。

  那麼如何在沒有搞清楚病毒本身特徵的情況下,就能提供有效的治療呢,這樣以不變應萬變,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清楚,那就是充分利用人體本身的免疫系統來實現消滅入侵病毒的目的,就算不能完全消滅,也要壓縮到一定程度,不至於產生嚴重的後果。

  當然,不排除有些病毒具有避開人體免疫系統的能力,讓免疫系統根本就無法察覺,甚至還會攻擊人體免疫系統,使得免疫系統減弱或失效。

  所以他這次打算研發兩款針對病毒入侵的藥物,一種是激發人體免疫,提升人體免疫系統敏感性的藥物。

  這種藥物是利用人體免疫系統本身的功能,不過只是讓其變得更加敏感,對病毒還沒有大量繁殖之前,就能提前感知,並且進行剿滅。

  還有就是提升人體免疫系統產生免疫細胞的數量,特別是當病毒本身已經大量繁殖並擴散的情況下,免疫系統產生免疫細胞的速度和數量就顯得尤為重要。

  免疫細胞和病毒之間的拉鋸戰,是彼此消耗的戰爭,如果免疫細胞產生的速度遠低於病毒繁殖的速度,就意味著防守失敗。

  不過僅僅如此也是不行的,光提升免疫系統的能力,也有可能出現免疫過激行為,病毒沒有幹掉人類,反而人類被免疫系統給幹掉了。

  所以該類藥物必須有一系列配套藥物的支撐,能夠避免出現免疫過激,同時提升病毒的識別率,避免正常細胞被免疫系統錯誤攻擊。

  另一種就是替代免疫系統的藥物,當人體自身免疫系統功能無法起到作用的時候,需要這類藥物提供額外的免疫支持。

  上面一種藥物還在理解範圍內,畢竟人類研究的歷史已經很長了,也誕生了很多研究成果,實際上日常生活中,也會經常被使用到。

  只不過是使用特殊藥物,比我們平時使用的手段增強人體免疫力,效果很高,治療過程更加溫和而已。

  但是第二種藥物就難以理解了,藥物不是細胞,更不是免疫細胞,如何依靠一類藥物誕生具有針對性的替代免疫系統?

  這對於其他人來說難以理解,但是對葉子書來說,卻並不難,這類藥物還有一種名字,定向誘導細胞性變藥物。

  根據字面意思也很好理解,那就是可以將正常的人體細胞,轉變為可以針對某類病毒的免疫細胞,實現反剿病毒的目的。

  這在生物醫學領域屬於最前沿的課題,如果針對這類生物技術研究,能夠掀開生物醫學發展新的里程碑。

  可惜這類研究難度非常高,原因很簡單,細胞本身就是由基因表達的結果,如何繞開基因,實現細胞層面功能性轉變?

  這裡面牽扯到先進的細胞學理論和基因理論,甚至往大了說,是建立在深厚生物學基礎上的研究,以目前人類的生物學知識儲備,還無法對此類問題進行深入研究。

  對葉子書來說,研究針對某種病毒的替代免疫藥物,其實非常簡單,這次他打算研究針對所有對人體具有危害病毒的光譜替代免疫藥物。

  這才是最難的方向,裡面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首先任何確定哪些病毒對人體無害,哪些病毒對人體有害。

  針對這個問題,有兩種解決辦法,第一種就是確定人體目前對哪些病毒或哪類病毒不會產生嚴重後果,利用反向排除法做出篩選。

  然後將這些病毒的特徵記錄下來,通過藥物識別這些特徵,凡是和這些特徵不匹配的病毒,都可以認為是對人體有危害的病毒,可以列入剿滅清單裡面。

  第二種就比較麻煩,但是比較可靠和準確,那就是提前對人體症狀進行監測,發現人體處於不正常狀態。

  這一步並不算很難,難的是知道人體處於不正常狀態,如何判斷不正常狀態的誘因是病毒,還是其他因素。

  之所以要搞清楚這一點,是有利於誘導最適合的細胞來針對這類病毒,也有利於該藥物在人體特定部位誘導體細胞變成免疫細胞。

  如果搞不定這兩點,那就只能搞地毯式轟炸,顯然對人體的負擔比較重,相比之下,精準射擊才是損耗最小的方式。

  對別人而言這個問題無解,但是對他而言,並沒那麼難,他採用的技術被稱作基於基因的延伸表達特徵識別技術。

  說人話,就是每種生物都是以基因作為基礎,通過蛋白質等表達基因要表達的信息,從而形成一個統一而完整的生物,不至於出現彼此相悖的現象。

  既然整個生物都是基於基因的,那麼通過基因是不是就可以知道基因說要表達的所有特徵,然後拿著這些特徵作對照,不在該範圍內的表達,肯定有問題。

  當然,人體裡面不只是基因要表達的蛋白質等組成的細胞,也有大量的有益細菌,人體是一個巨大的生態體系,是一個複雜的原始叢林。

  所以光有這種技術還不行,還要避免誤傷隊友,雖然隊友不是自己,但是隊友死光了,對人體來說,也會產生巨大的危害。

  而葉子書對人體細菌等微生物種群的研究,可是非常深刻,減肥藥、益生菌等等,都需要對該類問題有充分研究。

  現代生物製藥,指望依靠一兩種成分就搞定一種疾病基本上不可能,任何疾病的誕生,都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性問題。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換源app, 安裝最新版。】

  想要在搞定疾病本身的情況下,還要避免傷及無辜,產生較大的後續影響,所以他拿出來的藥品,成分往往非常複雜,各個成分彼此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繫。

  像前面研發的抗衰老藥,成分高達150種,每種成分之間都存在彼此相生相剋,每種成分的比例也有精準要求,不能失衡,不然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像中醫藥中有以毒攻毒的說法,實際上這種理解是片面的,不是簡單地以毒攻毒,那樣就真的要完蛋了,需要在裡面添加了很多消除次生影響的藥物。

  這就體現了中醫觀念的先進性,中醫永遠不會把一種病孤立看待,如果真這麼做,最後會出現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現象。

  為什麼西醫不這麼幹呢,是西醫的人不知道這點嗎,肯定不是,而是這麼研究,難度太大了,而西醫本身就是工業化的產物,或者說是資本化的產物。

  他們對於利益的追求非常迫切,只要證明一款藥針對某種疾病有效,且副作用不死人,這款藥就合格了,達到上市要求。

  最多就是將明顯的副作用進行說明,讓醫生知道使用這款藥會帶來什麼後果,其實相當於免責聲明而已。

  而且這種研究方法更加簡單,在研究的過程中,每增加一個因素考量,難度呈現指數級提升,而且也不符合現代科學研究方法論。

  現代科學研究講究一切可度量,一切可數據化,為了實現這個目的,成分越單一就越好,每多增加一種成分,實驗工作量和成本,就要指數級增加。

  所以中醫想要數據化,難度極高,不說不能使用現代科學方法進行研究,而是承擔不起研究的成本,投入和產出嚴重不對等。

  這從太極集團的藥品研究變遷就可以看得出來,在普通超級計算機階段,他們研究的藥品也是以單成分或有限幾種成分藥品為主。

  而且針對的病症都是簡單的病症,對次生影響的處理不太好,原因就是這時候的超級計算機的算力不足。

  這還是在他提供了醫藥研發系統的情況下,如果沒有這套系統,情況顯得更加舉步維艱,這也是醫藥研發成本高昂的原因。

  自從換成了超級量子計算機,情況又發生了改變,現在他們研究的藥品,全部都是複合藥品,相比之下,這類藥品就要高級很多。

  因為有強大的算力支持,他們可以考慮更多的次生影響,添加更多的有效成分,分析成分之間的彼此影響等,成本就要低得多。

  這也是為什麼我國古代中醫,理論性建樹都是上古傳下來的,後人基本上是研究藥方為主,因為當時條件有限,一生能夠研究出幾個藥方,就已經是極限了。

  至於為什麼上古時期就能奠定中醫理論,他也不知道,可能當時誕生了一位神人,智力超群,又擁有超強的敏銳性,總結能力也很強。

  在人類歷史長河當中,不排除這種天才人物,可以在有限的條件下,進行開創性研究,只是這種人物,誕生的概率太低了。

  而他寫的《系統性醫學》也是遵循這種思路,不過非常抽象,絕大部分人看了覺得空洞無物,到現在都沒有流行開來。

  反而是他寫的那些具體研究成果,成了國內所有醫學院的教材,對這種現象,他也沒有感到失落,說明這本書還沒有遇到對的人。

  至於為什麼要寫得這麼抽象,原因就是只有越抽象字數才會越少,越抽象才能越具有概括性,它不是具體的醫學桉例,而是希望能夠達到統領性作用。

  所以想要從這本書裡面找到具體的研究成果,那就不要想了,但是仔細研讀,讀透讀明白了,是有助於從事具體生物醫學研究工作。

  葉子書將研發新藥的工作列入了自己的工作計劃,準備在過年前將技術資料整理好,太極集團能夠儘早開展實驗研究。

  不過現在研究時間有點來不及,哪怕是太極集團,想要從研發到臨床試驗結束,過程一切順利,也要一年左右的時間。

  而且尋找臨床試驗對象也比較困難,常見病毒性疾病患者還好找一些,有些罕見病毒患者尋找就非常難了。

  總之,研發新藥肯定趕不上需求,為了能夠及時應對,他還需要拿出臨時處置方法,減少恐慌,讓社會秩序保持穩定。

  而他拿出來的措施,是很少使用的針灸方法,實際上在他撰寫的醫學書籍裡面,就有一本專門講解針灸的內容。

  不過那本書裡面並沒有講解針灸如何應對病毒性疾病,只要運用在鎮痛、化瘀、活血、急救等領域,內容其實非常豐富。

  只是想要依靠一本書來應對所有情況是不可能的,當時他也沒有往治療病毒方面想,畢竟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針灸治療病毒性疾病,其實原理也很簡單,就是利用針灸穴位的刺激,暫時提升人體的免疫力,從而達到減輕和消滅病毒的目的。

  既然趕上趟了,他打算撰寫再寫一本針灸類的書籍,將之前那本講解針灸的書籍沒有涉及的內容給添加上。

  針灸是人類最廉價、最方便的治療手段,在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針灸顯得尤為重要,所以研究針灸是醫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天問醫學院裡面,根本就沒有西醫和中醫之分,一切有利於解決問題的醫學都是具有價值的,區分反而落入了下乘,思想反而處於緊固狀態,不是一個科學的態度。

  在天問醫學院的帶領下,國內倒是沒有像前世那樣,出現西醫看不起中醫或詆毀中醫的情況,在太極醫療集團所有醫療機構裡面,都有中醫門診。

  相比西醫而言,中醫的應對方法更加靈活,對外部的依賴相對較低,在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中醫往往能夠發揮出無可替代的作用。

  只是中醫對從業者的要求非常高,無法流水線生產,西醫屬於工業化產物,容易流水線培養,這裡面沒有優劣之分。

  西醫模式有利於實現醫療普及化,對提升整體醫療水平有很大幫助,中醫對未知病症的診斷和治療,具有優勢,能夠拉升醫療水平上限。

  目前太極醫療集團旗下的中醫門診,除了邀請全國知名中醫專家之外,主力其實還是通用機器人來坐診。

  原因還是真正的中醫頂尖人才太少了,實習生無法獨立坐診,只能讓通用機器人頂上去,順帶也帶學生,避免其他中醫藏一手。

  至於通用機器人有沒有這個能力,完全不用擔心,葉子書在幫太極集團研發醫療系統的時候,已經考慮到這個問題。

  其他中醫大部分只是針對某一類疾病研究比較深入,而通用機器人中醫,涉及的範圍更廣,更加全面,真實實力,其實比其他中醫要強。

  之所以還要招其他中醫,目的還是為了傳承,機器人和人工智慧學會了,不算傳承,傳承的最終目的必然是人。

  想明白這些,葉子書又將寫針灸書籍的工作列入即將開展的工作計劃當中,希望能夠在元宵節之前寫完。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