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點小插曲很快就過去了。
大多數的記者,面對凱文的時候還是不敢搞事情的,成功了還好說,失敗了說不準就被凱文給記住了。
而被凱文記住的結果········
只能說,方丈這人很記仇。
雖然不是什麼黑惡勢力,不過工作大概率是保不住了。
哪個報社願意因為一個記者而得罪史蒂夫·凱文這樣的大人物呢。
如果說你搞出了史蒂夫·凱文的大新聞,那還好說,有些報社也不是沒背景,得罪了就得罪了。
但是在沒有得到好的成果之前,得罪了史蒂夫·凱文的話,那麼後果可就嚴重了。
資本社會,這些報社的管理者,可不會為一個記者 ,哪怕是名記者,而得罪凱文這樣的大人物。
世界就是這樣的規矩。
利益和風險要均等。
····
在例行的採訪下,凱文發出了自信的言論,這才走入首映式台下的觀眾席之中。
在他身邊的,則是片中的一眾主要演員。
電影開始放映,凱文卻陷入沉思之中。
電影是商品,越是往後面發展,營銷所占據的比重越多。
電影本身的質量反而放到了其次的地步。
一個最最頂級的好電影,和一個普通的優質電影,如果後者的營銷做的好的話,票房能夠完全的超過前者。
三體電影的第一部,在凱文看來,無論是個中爽點,還是視聽其實都是不太令人滿意的。
還好有他的大導演名聲加持,排片優勢,以及足夠的宣發。
票房應該不會太低。
這點運營他還是有自信的。
不過這部電影的口碑至關重要。
如果口碑一般或者不好的話,後續就算續集上映了,也很難有好的成績。
還是那句話,先入為主這種觀念,是非常的可怕的。
凱文在心中思考著後續應該怎麼提高口碑,沒有看電影。
不過在場的人,卻被電影所吸引了。
雖然凱文自認為,這不是一部頂級大片,畢竟特效不夠,也不是動作片。
文藝片更算不上。
非要說的話,將這部電影當做偵探片,都是可以的。
偵探片,就是先出現一個問題,然後主角去解決問題。
大概是這樣的模式。
而這部三體電影,提煉的是小說之中的精華。
開局面對的就是三體人的入侵,通過演員的口中,觀眾們了解到這是一個地球被外星人入侵的故事。
好萊塢類似的科幻片,可謂是數不勝數。
一開始,大家還並沒有在意,以為這和普通的科幻片沒什麼兩樣。
不是所有人都看過三體的。
起碼在場的這些人,除了演員之外,看過的人並不多。
不過等到三體人的設定出來,所有人就都被吸引住了。
不會撒謊的三體人,和地球人的對決。
因為黑暗森林法則的存在,導致了地球人,具備著和三體人同歸於盡的能力。
指引來更強大的外星文明毀滅三體人。
就像三體人準備消滅地球人一樣。
在電影之中,黑暗森林法則的最終完成版本,是由羅輯所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