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文在導演的身份之外,還有一個老闆的身份。
這就註定了,那種單一的神作,叫好不叫座的,就不適合凱文去拍。
道理很簡單,你口碑再好,你不賺錢,又有什麼用。
千億級別的集團的發展,繫於凱文一身,這不是凱文能夠想怎麼拍就怎麼拍的時候。
順帶一提,千億美元,是剛剛突破的股價。
在凱文的先知之下,晨曦集團投資了諸如蘋果、亞馬遜、臉書、油管視頻網等各大公司。
少的,百分之一。
多的百分之三十。
根據各自的情況,晨曦集團會投入一定的金額,這讓晨曦集團的現金流,被不停的消耗著。
而這些商業行為,經過披露,發現這些公司都非常優質之後。
也成功的讓晨曦集團的股份,再一次的升高。
凱文初步的估計,就算晨曦集團的發展,止步於當前。
但是光消化IP,以及這些投資,就能夠晨曦集團在十多年之後擁有超過五千億美元的市值。
這都是晨曦集團,在充裕的現金流的前提下,所產生的投資收益。
當然,最重要的是凱文知道這些公司未來的成就。
這就等於擁有了一個不會投資失敗的超前目光。
哪怕有個別,因為蝴蝶效應而失敗。
整體上,也不會影響大局。
畢竟只要大部分是正常盈利,並且發展的很好的就夠了。
這些投資,加上晨曦集團的底蘊,也就是那些IP。
已經足夠晨曦集團穩住後續的發展了。
而在資金充裕的情況下。
凱文還收購了幾家開發VR技術的公司。
虛擬世界的發展,總是一步步的來的。
而這一切的開始,顯然要從VR發展起。
凱文暫時對他們沒有盈利上的要求,並且每年會投入大概兩千萬美元的資金,用做發展。
當然,還有的制衡自然也會有。
這筆錢,不是發出去給別人玩的,而是發展技術的。
與此同時,對應的實體工廠,晨曦集團也在挑選優質企業進行收購。
一切,都是為了提前準備。
當技術突破之後,凱文要求能夠馬上上線。
這都算是一種儲備吧。
總結來說,就是晨曦集團,在凱文的先知之下,四處投資的同時。
也有憑藉著公司的智囊庫,在進行的投資。
不過和凱文大手筆投入的這些公司不同。
智囊庫更多的是在尋找一些低價的優質企業。
整體的投入不大。
這個部門,是凱文的獨創。
一個人的智慧,哪裡比的過一群人的智慧。
這種智囊庫,對公司來說,或許很少見。
但是以國家為單位,就會發現,很多國家都有這樣的類似智囊團的存在。
凱文也想學習學習。
一般來說,國家的智囊團,都是各行業的頂級專家。
這可不是磚家,而是真正的專家。
放在古代,是軍師國師一般的存在。
這種人才,一個兩個還好,多了凱文當然請不起。
不過智囊庫目前還在嘗試階段。
凱文請來的人,只能說在業內,都有一定的地位,但是算不上最頂級的人才。
因此,暫時還只能做低投資項目來以觀後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