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米特的作品

  看著凱文沒什麼動靜,米特這才略感無趣的將手中的報紙放下。

  對於凱文這種萬物不能動其心的心態,米特相當的佩服。

  好萊塢之中,基本沒有導演,有他的這個心態。

  遇到人在報紙上這麼批評,不火冒三丈才怪。

  導演都是有能力的人,不持才傲物就不錯了,哪裡容的了質疑。

  一般來說,導演和影評人或者同行之間的互相抨擊,都是觀眾們喜歡看的一場好戲了。

  但是史蒂夫·凱文,從來不在報紙上發表什麼言論。

  唯一的一次,還是幫助湯姆·克魯斯洗白。

  除此之外,史蒂夫·凱文對外的表現,簡直就是個高冷男神。

  不得不說,作為導演之中最帥的,他的粉絲,完全不下於一般的大明星,只不過沒有那麼的狂熱而已。

  凱文在番茄文學網上,又找了幾個不錯的小說,看了看開頭,覺的不錯的,就隨手打賞一萬美元。

  在打賞了幾本小說之後,凱文這才關了網站。

  抬頭看向米特。

  「你電影拍好了?」

  對於米特的新電影,凱文一直沒怎麼關注,畢竟只是一部中成本的電影。

  是米特自己在公司的版權庫之中挑選的。

  好像是日本的一個IP。

  據說是米特的童年回憶,具體的凱文了解的不是那麼清楚。

  畢竟他對於動漫方面的東西,了解的不多,因此也沒有仔細的追問。

  「拍好了,不過後期可能要比較長的時間,這是一種不同於目前好萊塢特效電影的特殊電影。」

  「哦?」

  「是什麼?」

  「我叫它空想特攝,是關於巨人的故事。」

  米特煞有其事的介紹道。

  凱文瞪大了眼睛。

  他確實沒怎麼關注過米特的新電影的事情,反正投資也才三千萬美元。

  這還是米特自己申請的。

  據說是拍攝的特殊題材電影,他害怕虧的太厲害,這才沒有申請太多的拍攝資金。

  如今晨曦電影的項目評測,除了項目本身之外,還要加上導演分。

  譬如米特這種有過好幾部成績不錯的電影的導演,即便是題材項目不是那麼好,也有資格申請更多的投資。

  只有電影出現虧損了,才會逐漸壓縮這種特權。

  這也算是晨曦電影內部,對於這些簽約導演的一種限制吧。

  防止有人憑藉著資歷老,肆意揮霍晨曦電影的資金。

  順帶一提,現在晨曦電影製作一部電影,在非大IP的前提之下,如果沒有史蒂夫·凱文的名頭的話。

  電影的投資,有一部分是來源於外界的,並不完全由晨曦電影買單。

  這也算是晨曦電影逐漸走向成熟化的一步吧。

  反正手握版權以及劇組,單純的投資的話,其實只能得到電影的一部分利潤而已。

  大頭還在晨曦電影。

  而風險,則大大的降低。

  這一點,是伴隨著公司的逐漸壯大,凱文一個人看不過來項目之後,所定下來的計劃。

  就像米特的電影一樣,因為自己太忙了,凱文壓根就沒管他的電影。

  米特只是簡單的提過巨人,

  這種類似的題材很多,凱文壓根沒想到,他居然把特攝搬到大銀幕之中。

  此時此刻,凱文心中只有一個想法,米特果然是個二次元。

  至於這部電影,凱文並沒有什麼想法。

  奧特曼在美國的影響力,其實沒那麼大,畢竟以美國的特效水平來說。

  看慣了各種特效大片,奧特曼的特效水平完全是低下的。

  成為小孩子美好回憶之中的一員,當然沒問題。

  但想像日本和大陸一樣擁有那麼大的影響力,那絕無可能。

  與奧特曼相比,戰隊系列,才是美國人的最愛。

  也不知道米特怎麼盯上了這個IP的。

  不知不覺之間,電影都拍好了,這不禁讓凱文頭疼。

  頭疼的原因很簡單,凱文對於這種題材的電影沒什麼信心。

  不過米特的本事,他是知道的,因此電影的質量還是有一定的保證的。

  保證了質量,火不火,能不能賺錢就聽天由命了。

  「假日檔?」

  這種題材的電影,顯然是拍給以小孩子為主的觀眾看的。

  最好的檔期,就是假日檔。

  現在是五月份,正常來說,預留兩個月製作特效是很正常的。

  因此最早的話,也要在七月份到八月份上映。

  而且這還是在一邊拍一邊製作特效的情況下。

  就好像凱文的電影一樣。

  目前的電影拍攝,如果導演有信心的話,那麼往往是一邊拍攝一邊製作特效的,這樣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電影。

  否則的話,拍攝一年,特效製作一年,然後才能上映。

  無形之中,就拉高了時間成本。

  投資的成本放在那裡,一年都是不少的利潤。

  越是大投資,越是一邊拍,一邊製作特效。

  就連鐵達尼號也是如此。

  不過鐵達尼號,可就不單單是特效了,聽說還真的復刻了半艘鐵達尼號的船隻,不得不說,當真是大手筆。

  不過凱文覺的還不夠狠。

  換做凱文,肯定是直接建造一艘真正的鐵達尼號,然後做成旅遊景點。

  這就是源源不斷的財富來源。

  不過詹姆斯·卡梅隆為什麼沒這麼做,凱文也是可以理解的。

  畢竟一開始的製作成本就不夠,詹姆斯·卡梅隆憑藉著自己的名氣,壓制了製片人,這才搞出了超支這種事。

  這是電影公司最討厭的行為。

  也是少數導演才有的特權。

  好萊塢和其他電影不同,伴隨著市場發展,越來越向製片人中心制靠近。

  導演負責拍攝,製片人負責把控質量和成本。

  從職責上來看,製片人對於資本而言,顯然是更重要的。

  把控質量和成本,就不會發生超支這種事情。

  也不會拍著拍著,就讓一部商業片拍成文藝片。

  杜絕了導演任性的可能。

  從資本上來說,肯定是選擇力挺製片人的。

  但是一旦導演的地位達到了詹姆斯·卡梅隆這個級別,就反了過來,一般的製片人壓制不住他。

  尤其是以電影質量來指責他。

  卡梅隆只要說上一句,是你懂電影,還是我懂電影。

  就能懟的製片人向投資方告狀,而且還未必能夠告的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