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同行是冤家

  打聽到了價格,到鎮上的主要目的其實就已經達到了。

  只是這個啟動資金,卻著實有點問題,按范陽的想法,前期有個兩三千塊錢,就可以往康定跑一趟。

  現在是3月初,蟲草的產季在每年的四五月,也就是說,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留給自己操作。

  只是皮革作坊,自己那便宜哥哥,怎麼就不聽勸呢。

  好好計劃一下,這個皮革作坊,在短時間裡面,掙到個一兩千塊錢,在范陽看來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現在怎麼辦?回家了嗎?要不我再去和你哥說說,讓他們把飯招待我們吃了再走啊。」

  「算了拉倒吧。」

  但回頭一想,又的確不甘心。

  「哎我還真就不信了,走,我今天還真得回去把這飯吃了走。」

  范陽一想還有點生氣了,畢竟時間不等人。

  缺一門聽見范陽要回去賴飯,還以為他開竅了,兩人就往回走。

  走到皮貨店那個街口時,發現前面圍了一個大圈,似乎發生了什麼事情。

  把整個街口都堵滿了,圍了里三層外三層的人。

  似乎在看個什麼熱鬧。

  「該不會出什麼事情了吧?」

  因為正好在皮貨店的門口。

  范陽多少有點焦急的一望,因為皮貨店位置較高,發現范偉和老皮匠正靠在門口,也在往下面張望。

  也是在看熱鬧的樣子。

  「啥子事情?來我看看呢。」

  「打架了,打架了……」

  「打架了?咋回事?」

  缺一門除了對范陽言聽計從,對其他人可沒那麼好臉色,手腳並用想扒開人群,可顯然是低估了圍觀群眾的熱情,根本擠不進去。

  「走,我們上去看。」

  范陽一指皮貨店,兩人連忙跑上去。

  看見皮貨店下面,應該是擺了個地攤,地上用兩根板凳架了張木板,上面鋪了張油紙,擺著鐵錘,鏟子,鑿子,鐵釺,鐮刀,柴刀,之類的農具。

  但此時散落得到處都是。

  油紙上面倒著一個光頭大漢,手裡拿著一把鐵錘,被兩個同樣精壯的中年人,死死按在地上。

  看來是鬧事的,結果鬧事不成,被制服在地。

  地上那個光頭大漢,雖然吃了點虧,一個人打兩個,但仗著手裡有鐵錘,還在逞凶,嘴裡罵個不停。

  壓著他那兩個中年人,和普通農民的面黃肌瘦完全不一樣,兩人一看就是常年干苦力的,身材敦實得很,按住了也沒打他,只是死死的抓住光頭的兩隻手,不讓他爬起來。

  三人僵持不下,圍觀的多是老農,也沒人上去拉架,就在那裡僵持著。

  「王叔,咋回事兒?」

  「宋鐵匠得嘛,跑起來鬧事……」

  總共只有這麼大一條街,可以說過上過下全都是認識的,哪家出了什麼事兒街坊大概都知道。

  原來宋鐵匠和這兩個擺地攤的,有矛盾不是一天兩天了。

  這兩個擺地攤的,也是鐵匠,只不過是隔壁鎮上的。

  隔壁鎮是個小鎮,地處偏遠,集市的規模趕這邊差得遠,或許是生意不怎麼好做,這兩個鐵匠便把自己家打造的農具,卷到這邊鎮上來賣。

  一回兩回,宋鐵匠都忍了,但在他看來,這鎮子上的生意,多少年了,一直是他在做。

  如今搶生意的來了,而且這兩個鐵匠似乎嘗到了甜頭,只要逢場趕集,都會卷農具過來賣。

  這一來還有完沒完?宋鐵匠一氣之下,便跑過來鬧事。

  說這兩個鐵匠的農具是爛鐵打的,一敲就彎。

  就帶著把鐵錘過來,幾句話不對,照著攤子就砸。

  結果被兩人按在地上,還捶了幾拳。

  「讓開讓開,派出所的來了……」

  四五個民警過來,很快控制了場面。

  一陣哄鬧之後,三個人都被帶走,地上散落的農具被人撿了些走,因為經常都在這裡擺攤,王叔和那兩個鐵匠也是熟人了,那兩個鐵匠沒事也給王叔髮根煙什麼的,王叔便做個好人,下去幫忙把剩下的那些農具收拾了一下,搬回皮貨店。

  「同行是冤家啊。」王叔說道。

  范偉在旁邊輕蔑的一笑:「要換成我,腳都要給他們打斷。」

  范陽卻靈光一閃,找到一個突破口了,沒理范偉,卻朝著王叔說道:「這個是在所難免的嘛,哪裡有那麼多獨門生意,像這種情況,鬧事是肯定不對的,要換成是我的話,處理的方法就不一樣。」

  「呵呵。」老皮匠一笑,看著范陽,總感覺今天這二小子有點不一樣。

  還知道處理事情了?

  「那換成你,你又要咋個處理嘛。」

  「你賣,我也賣,我就挨著你擺攤,你是隔壁鎮子上的,我拼著虧本也要把你擠走,我就不賺錢,成本賣,你隔壁鎮上的,還有車馬費,人吃馬嚼不要錢麼?現在這是市場經濟了,咋可能沒有競爭呢?你今天打走了一批,明天另外一批又來了,你還打得完嗎?」

  王叔點點頭,這話說得連他也覺得很有道理。

  實際上老皮匠也不懂得什麼做生意。

  范陽這一說,還給了他一些啟發:「其實怪得了誰嘛,宋鐵匠做人是不曉得變通,要換成是我,也不在他鋪子上買東西,你打個鋤頭,還得先交錢,回頭還得再跑一趟,做出來要不要得都不曉得,現在這裡有現成的,哪個還買你宋鐵匠的嘛。」

  范陽一聽,臉上的笑意更濃,沒想到宋鐵匠居然也是老一套的思維。

  聽王叔這麼一講,范陽馬上就明白了,宋鐵匠肯定也是開個鋪子,就打點樣品,稍微大件一點的農具,都需要預定,說好聽一點是量身打造,但這種思維早就應該過時了。

  混口飯吃可以。

  掙錢,這種僵化的思維是肯定不行的。

  這也是那個年代的通病,一來資訊不夠發達,二來現金流的確少,老一輩的大都抱著能少投入,就少投入,能不投入的,就絕不投入,把錢看得太穩。

  所以作坊始終是作坊,辦不成商店。

  「對,對,王叔你說的太對了,現在做生意,誰不買現成的嘛,我們作皮鞋不是一樣麼,賣不出去,是不是也該找找自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