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2章 技術差距!

  楊傑這些年在星鏈網絡計劃裡面投入了上百億美金的資金,而且還在持續不斷地投入,資金投入量已經超過了之前摩托羅拉公司的銥星計劃和比爾蓋茨的遠程通信計劃。

  銥星計劃投入了50億美元建設之後,卻最終在1999年宣布破產清算,遠程通信計劃計劃在花掉超過90億美元的投資後於2002年關閉。

  而星鏈計劃基本上是在這兩個計劃關閉的同時開啟的,到現在已經建設了五年多,匯集了摩托羅拉和國內航天領域裡面的頂尖人才,到現在已經有上萬的工程師加入了這個工程。

  因為有楊傑這樣的重生者的加持,華興集團公司在很短的時間裡面突破了微波通信技術,所以開發出了高通量的通信衛星,而這個也是星鏈網絡能夠成功最關鍵的原因之一。

  之前的銥星計劃正處在低軌衛星通訊與地面通訊運營商之間的水火不相容狀態,而且通信容量又趕不上地面網絡的手機終端的發展速度,而且無論系統研發、衛星發射都能等都需要高昂的成本支出,因此衛星運營商們提供的語音通訊服務都極其昂貴,也只有在海洋巡航等特殊環境中才有價值,很難吸引到更多的付費用戶,也並不能普惠無網絡覆蓋地區的人口,正是市場容量極小,自然是導致不少衛星企業和計劃走向破產。

  楊傑重生後讓自己公司的科研團隊努力地研發微波通信技術,在這方面走到了世界的強烈,而這套技術直接運用在地面網絡反而是行不通的,因為各個國家和電信巨頭公司都不會放棄自己既得利益的。

  正是深知這個道理,他便借著國內軍方的支持迅速地將這套星鏈網絡給建立了起來,短短兩年的時間就發射了八十顆衛星上去,這中間也包括了數顆天鏈一號中繼衛星。

  而且華興集團公司自己有海上衛星發射公司,還在不斷地發射衛星,而且採用了火箭回收技術,大大地降低了發射成本,現在每次發射成本降到了四千萬美金以下。

  華興集團公司從衛星設計製造生產到火箭設計製造發射到衛星網絡運營以及地面終端設備的設計製造生產全產業鏈都打通了,這個就非常厲害了。

  而且華興集團公司迅速地打開了國內民用航空和鐵路交通和海航這和家用衛星寬帶的市場,同時也打開了海外市場,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收益。

  也就是說再過幾年楊傑之前投入進去的錢全都可以收回來了。

  現在波音集團公司也是提出了建設高速通信衛星寬帶的計劃,明顯也是衝著華興集團公司的星鏈網絡來的。

  但是現階段來說要想建造一個跟星鏈網絡功能一樣強大的衛星寬帶網是非常困難的,除了華興集團公司,現在還沒有哪家公司能夠研製出如此大容量的微波通信衛星,再一個就是建設如此龐大的衛星網絡至少需要數百億美金,這個遊戲就連這些發達國家都玩不起,更別說那些小國家了。

  「太空網際網路」就是一個頂級科技企業炫技的存在,絕對的高風險加高精尖技術綜合體。

  現在華興集團公司率先搭建起來了衛星寬帶網絡平台,也證明了這家公司成為了這個世界上頂級科技企業。

  這些年楊傑把自己賺來的錢全都砸在了航天航空技術領域,得虧華興集團公司每年源源不斷地為他賺來了大量的資金,而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投入所產生的技術又開始擴散到了華興集團公司所有的產品技術上面,帶來了良性循環。

  關鍵是星鏈網絡現在已經開始賺錢了,而且賺得還不少。

  看到華興集團公司開始在衛星寬帶網絡上面賺錢,歐洲這些巨頭公司也是坐不住了,都是想進來分一杯羹。

  華興集團公司已經從國際電信聯盟取得了衛星頻段資源和軌道資源,其他國家看著眼紅也是沒辦法的,畢竟這些衛星頻道資源向來都是先到先得。

  上個世紀巨頭們各種努力,投入了上千億美金都沒能撬動的產業門檻會在今天竟然被一家來自兔子國內的高科技企業公司給跨過去了。

  當這些代表團成員親自體驗一番高速列車上的無線WLAN網絡後,他們都是感慨萬千。

  歐洲衛星通信公司自己也有衛星通信網絡的建設,也在航空、鐵路交通、海航等領域提供了技術產品,但是沒辦法做到如此大容量數據傳輸,此時看到華興集團公司竟然能夠利用高速通信衛星寬帶為高速列車提供如此大容量的數據傳輸,立即感受到了技術上巨大的差距。

  下午的時候,代表團也是參觀了中華福克公司的生產線,空客集團公司的總裁恩德斯看到生產線上大量的機器人和技術人員身上穿戴的外骨骼機器人後也是雙眼冒光,揪著楊傑問了很多外骨骼機器人的很多技術問題。

  「楊先生,你真是天才!」

  恩德斯得知這些外骨骼機器人最初的原型是楊傑設計開發後也是頗為敬佩地說道。

  「都是些雕蟲小技,不足掛齒。」

  楊傑笑著道,他自然也不會告訴恩德斯自己開發這套外骨骼機器人是為了幫助譚雅復健使用的。

  現在梅溪湖大學的機器人實驗室在楊傑的這套外骨骼機器人的基礎上已經開發出了多款外骨骼機器人,已經運用在了部隊、醫院、工廠等領域。

  現在中華福克公司的員工穿戴上外骨骼機器人後能夠很輕鬆地搬運一些重物而不會造成肌腱拉傷,同時能夠使用一些設備舉過頭頂進行工作,讓工人工作結束後不會感覺很疲勞。

  像這麼一套外骨骼設備可以讓工作人員很清楚地抓舉起120公斤的重物或者設備可以長時間進行工作,既保護了工人的安全又大大提升了效率。

  梅溪湖大學機器人實驗室在外骨骼機器人技術上面一直持續地進行研發,到現在已經是推出了第二代外骨骼機器人了。

  恩德斯對這款外骨骼機器人非常感興趣,對楊傑說道:「楊先生,貴公司可以向我們提供這樣幾百台這樣的外骨骼機器人嗎?」

  楊傑沒想到無意中讓外骨骼機器人實現了出口,他笑著說道:「當然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