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4章 大型實驗室!

  當然國內在這方面也是不晚的,上世紀90年代初,國內尚處於對國際科研熱點的跟蹤階段,要實現從跟蹤到迎頭趕上,建造能夠證實、實現科學思想的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大科學裝置,無疑是一步至關重要的棋。

  93年底,丁大釗、方守賢、冼鼎昌三位院士向中央建議在國內建設一台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這些老一輩的科學家自然有著遠見卓識。

  建造這樣一座大科學裝置,預算大約要12億元。當時金山市一年的研發投入不過30多億元,就在三位院士的提議後金山市方面也是表態:金山市願意出資三分之一,第三代光源就落戶金山市。

  95年初,國內數名著名科學家發起「在金山市建造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的提案,當年4月,中科院與金山市市簽訂合作協議,由中科院在金山市原子核所負責落實這套光源的建造任務。

  97年6月,國家科技小組批准了「金山市光源」的預製研究,在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率領下,到2001年3月,幾乎所有主要關鍵技術全部攻克,並組建起了一支百餘人的技術團隊。

  不過金山市的這座光源設卻是因為金山市方面資金不到位遲遲不能動工建設。

  中科院也是為了穩定隊伍,也是讓金山市的這個研究所承擔了華興集團公司光刻機光源的研發和一些大型儀器設備的研發,也算是讓這個技術團隊繼續這方面的研究,同時技術團隊人員數量也是增加了不少。

  02年下班的時候楊傑也是動了建設一座大型同步輻射光源實驗室的念頭,原本是想建在潭州市的,燕京市方面的領導也是找到了他,希望這個大型實驗室建設在燕京市。

  中央方面也是覺得中原省方面的高科技產業太多了,國內最頂尖的人才都往中原省這邊聚集,那讓國內其他的省份怎麼發展?

  為這事過國家科技小組也是跟楊傑談過,也是希望如此重大的科學裝置還是落戶到燕京為好。

  燕京市方面也是希望通過這個大型的實驗室來打造一個科學和創新園,建設一個比約翰牛哈威爾科學園區還要大的高科技園區。

  90年初,隨著盧瑟福·阿普爾頓實驗室的突破性科研成績,哈威爾逐漸成為一個蓬勃發展的科研、工業和商務中心,一個用戶和眾多科研設施高度集中的地區。

  那裡占地300公頃,共聚集了100多個組織的4500多名工作人員。其中包括盧瑟福·阿普爾頓實驗室的世界最大的脈衝散裂中子源ISIS、空間科學與技術研究裝置、氣象雷達觀測站,以及醫學研究委員會等。

  現在約翰牛的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大型實驗室也是也是在哈威爾地區建設,該區逐漸形成了有利於發揮最大科學優勢和效益的布局。

  燕京市的市委書記也是去過好幾次這個科技重鎮,也是希望燕京市能夠有幾座大型的實驗室,讓燕京市成為科技重鎮。

  隨著潭州市的河西走廊高科技園區的發力,七八年間就成為國內最大的科技重鎮,催生出了半導體、通信、新能源等一大批高科技產業出來,直接讓華興集團公成為了一個享譽全球的國際高科技巨頭公司,同時也誕生了一大批的高科技公司。

  相比較而言,國內這些借著搞科技園區來圈地搞房地產開發的所謂高科技園區之前是口號喊得比誰都響,到現在跟河西科技走廊這個真正高科技科技園比起來那真的是相隔十萬八千里。

  華興集團公司這十多年間靠著聚斂過來的巨額財富不斷的投入研發,像是一隻在國內成長為巨鯨一般的龐然大物,貪婪地將國內外的人才聚攏起來為公司的產品技術服務,而且在很多領域都是完成了布局。

  雖然說國內的市場像是一個巨大的池子,但是規模也是有限的,像鷹醬如此高度發達的經濟體能夠容納下十幾家高科技巨頭公司,華興集團公司成長太快,而且管理制度和商業模式也是非常成功,以一種風捲殘雲的氣勢牢牢地占據了國內的市場,並且在海外攻城略地。

  到現在國內高科技產業方面沒有再有一家體量如此巨大的公司可以跟華興集團公司來抗衡,就算是華泰、中興這些公司都是跟華興集團公司有著深度的合作,而且因為華興集團公司吞噬掉了大部分的資源,所以國內很多科技公司發展也就變慢了。

  同時華興集團公司也是養活了國內非常多的公司,國內有數千家的公司都跟華興集團公司有不同的合作,可以說華興集團公司代表著國內很多頂尖技術。

  國內很多省份都是希望能夠從華興集團公司拉過去一些項目來增加政績,但是現在華興集團公司主要的精力在歐洲這些老牌國家和大毛這些國家建立研發中心拉吸納最頂尖的人才和技術專利,在國內主要是和高校和研究機構進行合作,也沒有在全國建立生產基地的打算。

  華興集團公司向來都是保持小規模的生產能力,大部分的訂單都是交給福耀集團和另外幾家專業代工的公司來完成。

  再加上國內的官員都是追求「短平快」項目來帶動當地的經濟,建立生產工廠才是最感興趣的,福耀集團公司這些年倒是在內地省份建立了幾個生產基地。

  不過燕京市的這位市委書記在得知楊傑要建立大型的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實驗室,也是找到了楊傑說了好幾次,楊傑也是被這位書記的心意給打動了,所以也是同意將這個實驗室項目落戶在燕京市。

  在視察這個圓環主體建築裡面光源設施這些精密複雜的不同系統,中科院的方面的方守賢院士也是向楊傑介紹著這些研製不同系統的帶頭人。

  「這位是負責儲存環分總體的研製任務的戴志波,這位是負責研發光束線的負責余笑寒……」

  負責研發這套光源設施的技術團隊有五百多人,耗資十多億,耗時52個月工期,建成了可以媲美鷹醬國內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那套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的大型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