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2章 布局!

  十月初的時候,楊傑也是視察了在慕尼黑南部的這個研發中心和下面的工廠。

  華興集團公司也是派出了工作組對這兩個原先的技術研發部門進行了調整安排,建立起了華興集團公司的薪酬體系和研發體系以及管理模式。

  當然,這個調整也是參考了原先英飛凌成熟的模式,而且薪酬體系也是考慮到了當地的物價水平。

  國內的人力資源毫無疑問具有性價比高、來源廣、組織紀律性強的優勢,但和老牌強國相比,也存在一些劣勢,就是科研素質比起老牌西方國家來說還是差了些。

  商業創新不同於實驗室科研,兩者最大的不同是,商業研究需要工程師在效益、難度和成本之間做出妥協,強調時效性,因此少數高素質的研發人員的努力十分重要。

  儘管企業要為這些人才付出高昂的成本,但同時也得益於高素質研發者高效率的工作,企業將在時間上占得先機。

  毫無疑問,英飛凌的這些技術研發部門研發人員的科研素質都是很強的,這些工程師的動手研發能力極強,非常嚴謹細緻。

  經歷過德國的教育體系培養出來的工程師的這種嚴謹細緻和創新意識以及動手能力都是頗高的。

  英飛凌之所以將這兩個技術部門出售只是在商業模式和管理體制上出現了問題,跟這些研發人員本身並沒有太多的關係。

  華興集團公司之前接手西門子的手機業務後也是吸納了大量的德國工程師,這對華興集團公司的手機品質和解決工程技術難題都是有很大的幫助。

  其實不光是德國,歐洲這些老牌國家在製造出來的產品上面在質量品控上和設計上確實是非常嚴謹細緻,這一點是這些老牌國家數百年來積累下來的功底,不得不讓人佩服。

  所以楊傑也是十分樂意在歐洲這些老牌國家設立研發中心吸納當地的高素質科研人員和產業鏈來幫助自己的公司打造高質量和高性能的產品。

  在召開的會議上,楊傑也是提出了具體的研發內容。

  英飛凌過往在基帶處理器的研發上都是採用了自主研發的處理器架構,而且因為製程工藝的原因在性能上比不上華興集團公司的處理器架構,但是這麼多年在在自己的處理器架構上開發出了多款單片機,主要是用在用在汽車、工業類上面居多,消費類的很少,這也讓研製出來的處理器在高溫、電磁干擾、振動等在嚴酷環境下具有極高的可靠性。

  既然現在技術部門加入了華興集團公司的研發體系,技術部門自然是要在龍芯半導體公司的處理器架構上研發新一代的基帶處理器。

  華興集團公司之間研發團隊技術都是共享的,但是彼此之間也是有競爭的,這個也是華興集團公司之間的傳統。

  英飛凌之前的技術團隊自然跟國內的研發團隊在一些方面也是有著不同之處,公司制定下研發方向後楊傑也是希望來自英飛凌的研發團隊能夠和國內的研發團隊互相競爭資源。

  這種充分授權、內部競爭小團隊機制也是華興集團公司在技術研發上能夠快速崛起的關鍵原因之一。

  現在龍芯半導體公司在GPU的研發上同樣也是如此,國內的團隊和鷹醬國那邊的研發團隊也是存在著競爭關係,當國內的團隊在某項技術突破後,鷹醬國內的技術團隊隨即就在這個技術的研發上就要停止,在現有的基礎上重新進行研發。

  楊傑也是對收購過來的晶圓廠工程集技術團隊提出了要求,也是希望能夠和中晶微研發的SOI的技術團隊能夠加強合作,能夠將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的結構和工藝順利地轉到SOI結構和工藝上面。

  而技術部門則是SOI結構工藝上設計相應的晶片,而這座馬上要進行升級改造的晶圓廠主要以SOI結構工藝為主。

  在楊傑的計劃當中,SOI結構工藝成熟了之後也會在國內上馬這類工藝的晶圓廠或者進行技術升級改造。

  因為英飛凌之前在傳統的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結構工藝上有著非常紮實的技術底子,以後轉到SOI結構工藝上困難並不是太大。

  SOI結構工藝成熟後生成成本比FinFET結構和傳統的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結構工藝還要低,用來生產低成本晶片是最合適不過的。

  這些來自英飛凌的技術團隊見到楊傑對技術方面的東西非常精通,心中都是嘖嘖稱奇,都是服氣得很。

  這次在慕尼黑這邊升級改造晶圓廠的費用也是要耗費數億美金,而且都是當地的工程師和工作人員,晶圓廠開工後生成成本自然是要比國內的要高上一大截。

  不過為了完成SOI結構工藝上的布局楊傑倒是認為這些錢花得也是十分值得。

  英飛凌在射頻收發器固態開關上面的技術是十分厲害的,這一點上面就連那些研發射頻收發器的一流公司都是趕不上的。

  有了這個技術團隊的技術加持,楊傑很有信心在兩年內開發出新款天線交換器件,到時候不止個自家公司使用,而且也向其他的公司供貨。

  到時候像射頻收發器一年能夠賣出去數億顆,如果加上電源管理晶片,驅動晶片等,足夠讓這座新的晶圓廠吃飽了。

  楊傑在德國這邊也是逗留了幾日,也是跟西門子家族和寶馬集團公司的匡特家族成員進行了會面交談。

  隨後他飛往了義大利的都靈市跟秦玲也是相聚了兩天,接到國內的電話後又是急急忙忙地飛回了國內。

  當楊傑的飛機降落在燕京市的國際機場,此時已經是晚上了,何玉光和席海清等人都是來接機。

  「楊少,您坐了這麼久的飛機,今天晚上是不是休息一下倒下時差,明天早上再去實驗室?」

  何玉光說道。

  「回來的路上我也是休息了下,還是先去實驗室看下。」

  楊傑擺擺手說道。

  一眾人隨即也是搭乘了一輛燃料電池豪華大巴朝著市區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