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聽完楊傑的話之後,宋新陽說道:「這些項目一時間都不會產生什麼效益,甚至還要虧本,你也願意去做?」
楊傑笑了笑:「我這是在為公司的未來在投資,十年二十年不產生什麼效益也不會對華興集團公司本身的業務造成多大的影響,我們通過這些項目也培養儲備了一大批這方面的技術隊伍,也能得到非常多的技術專利,等到技術成熟,這些項目的成本降到一個合理的水平,那時候再擴大產能,我們的投資也就全都收回來了,得到的很可能比我們之前投入的更多。」
宋新陽點點頭:「你們華興集團公司可以先在這些方面多做技術研發儲備,中央對此還是支持的。」
他頓了頓說道:「我們國家在地熱發電現在唯一能拿出手的項目也只有羊八井地熱電站了,這些年在這方面一直都是陷入了停滯狀態,我也是希望你們華興集團公司能夠多多地在這方面進行各種技術創新,儘量地為國家的能源戰略提供更多的技術支撐。」
羊八井在七十年代建成試驗運行後,地熱電站的經濟性不理想,中央也就沒有再有政策上的支持,華夏國在地熱發電技術領域就陷入了長達二十多年的冰封時期。
現在楊傑自己想要進入這個技術領域,宋新陽對此也是支持的,而且華興集團公司從來不向中央伸手索要什麼經費和補貼,自己想辦法通過金融手段來支撐華興集團公司本身的發展,反而讓華夏國在半導體、信息通信、汽車航空產業以及新能源上在八年多的時間裡面有了巨大的躍升,國內能做到這一點的公司也就是這麼一家公司了。
華興集團公司可以算得上國內企業裡面最寶貴的一家公司了,就跟國寶大熊貓一般,這樣的公司中央自然是要全力支持的。
楊傑積極地在這些新能源上進行技術布局,他也知道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獲得更多的能源只是一方面,如何高效利用這些能源也是一門非常艱深的課程,也是一段沒有盡頭的道路。
不過既然華興集團公司在這方面已經涉足了,楊傑自然是不會半途而廢的,國內有著很大的市場,這方面的技術底子也是有的,這方面的工程師技術人員也不缺,現在的華興集團公司撥付上百億的資金就能支撐數千的技術工程人員在這方面進行十來年的研發,也根本就不是什麼難事,而且肯定能賺錢,只是一個遲早的問題。
楊傑自己是個技術狂,對金銀財富興趣實在是不大,他這些年來賺來的錢絕大部分都是拿來搞技術研發了,旗下的子公司現在絕大部分都能靠著自己本身的業務能夠推動自身的發展,就連收購回來的福克公司也是開始產生盈利,不再需要像之前那麼投入巨資,所以他根本就不缺錢。
現在公司內部的管理模式已經頗為成熟,已經不需要楊傑去操心具體的細節了,所以他也是將目標投在了一些比較長遠的項目上面。
在燕京的這幾天時間裡面也是視察了解了華夏衛星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的實驗室,也是見到了摩托羅拉公司為公司提供的那顆銥星衛星平台,相比較實驗室之前自己研發的衛星平台,摩托羅拉公司在衛星平台上的等離子發動機、主動液體迴路熱控、熱管式散熱系統、纖維光學陀螺、衛星跟蹤器以及輕量化材料方面確實是比國內的做得要好很多。
而華興集團公司則是強在太陽能電池板、新型鋰電子蓄電池、天線技術以及信號處理器和編碼技術以及調製調解器這些基帶晶片這方面,這些都是華興集團公司最拿手的部分。
實驗室的技術工程人員此時也是將很多模塊化的衛星部件搭載上了銥星的衛星平台開始做各種試驗測試。
楊傑看到這些工作進展都是在按照預定的目標在走,得知明年年初這幾顆衛星就能開始裝入火箭發射升空了,他也是褒獎了公司團隊一番。
這個項目到現在其實華興集團公司投入進去的經費到現在為止並不是很多,最主要的是各種試驗平台和儀器設備,人員方面的開支占的開支比例並不高。
因為華興集團公司旗下的儀器設備公司已經能夠提供各種高端的儀器設備,所以到現在為止這個項目投入進去的資金也只有不到十億。
不過火箭發射的成本占了這個項目的很大一部分,就算國內的火箭發射中心會給華夏衛星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一個合理的價格,但是差不多每次發射也要6000多萬美金,這個項目至少要發射十次,光是發射費就需要六億多美金,這還是初期目標。
楊傑的中期目標是要達到100顆衛星,火箭發射費用至少得十五億美金,加上地面接收站以及各個閘口的建設也得花費十多億美金,加上每年的維護營運至少得數千萬美金,也就是在實現盈利前他至少得投入差不多三十億美金。
不過一旦建成,楊傑對實現盈利還是非常有信心的。
在前世的時候,摩托羅拉的銥星計劃發生的衛星設計的壽命是5年,但是實際上使用壽命達到了15年,而且靠著128k的數據傳輸速率竟然實現了盈利,每年都賺到了接近4億美金的收入,淨利潤為4000萬美元,可以說是很賺錢了。
而楊傑的這個星鏈計劃使用的可是高速通信衛星,組網後通信傳輸速率堪比光纖通信網絡,自然能夠誕生更多的業務,他根本不擔心這個星鏈計劃賺不到錢。
衛星發射上天后也沒辦法進行維護,基本上只剩下地面閘口的建設和人員營運的開支。
楊傑之所以在香港建立一個地面接收站就是希望通過接收站將衛星網和網際網路給打通,讓國外的客戶能夠通過接收設備跟網際網路連接起來,這也是他的初期目標。
至於要和移動網際網路無縫融合起來需要在每個國家建設一個閘口,才能做到,不過這個是中期目標了,楊傑也不急著去實施。
星鏈計劃明年初就可以發射,升空後需要進行一年多的各種測試驗證,如果能通過之後就會加快發射的步伐,兩年內就會完成至少六十多顆衛星的發射任務,基本上完成全球的覆蓋。
他瞄準的是航空產業和旅途中的輪船和車輛數據通信服務,而這些市場到現在為止競爭對手都無法做到高速通信寬帶的程度,賺錢自然是不成問題的。
當然,華興集團公司旗下的福克公司生產飛機都會率先實現這個目標,而中原汽車公司旗下的汽車平台和國內的列車都會安裝上這些接收設備,這也能極大地提升華興集團公司旗下產品的競爭力。
華興集團公司對這個星鏈計劃已經有了一套非常完整的計劃方案,衛星通信網絡的構建、地面控制站的設備和控制系統、埠設備、終端設備的研發試製工作已經全面展開。
這個項目華興集團公司總部也是成立了專門的工作小組,公司高層都是這個小組的成員,楊傑也是擔任了這個小組的組長,參與的工程師數量超過了上萬,眾多的研發部門都是承擔了不同的研發任務,這個也是華興集團公司迄今為止最重大的一個科研項目。
就連之前收購福克公司後也沒有調動如此多的工程師,很多的項目都是各個子公司內部完成大部分的研發任務,其他的子公司進行協助。
但是像星鏈計劃是華興集團公司將發射基站搬到了空中,重新打造一個網際網路,華興集團公司也是頭一次這麼做,也沒有經驗,只能調動這麼多的工程師一個一個地去攻克大量硬體上和軟體上的技術難題,開發眾多的程序軟體不停地進行各種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