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章 標準體系!

  朱總理在結束講話後也是跟永瀚公司的高層人員和技術骨幹紛紛握手,王永林也是一一地介紹著他們。

  能跟朱總理握手,這些人都是激動不已,他們很多人都沒想到這次就連總理也來到公司進行視察,足見中對公司的重視。

  跟隨的央視新聞記者此時也是將總理跟永瀚公司人員握手的情形都給拍攝下來。

  下午的時候,朱榮華也是在會議室裡面跟楊傑談話。

  「上次我看望兩彈一星功勳王恆宇院士的時候,他也是提出了華夏國一定要搞大飛機項目的建議,我也是詢問了一些其他院士的意見,他們也是闡述了研製大飛機項目對國家有著重大的戰略意義,我也想聽聽你的想法。」

  朱榮華看著楊傑問道。

  「總理,我也是覺得要儘早地上馬大飛機的研製項目,問題在我們我們要做什麼樣的大飛機以及用什麼樣的方式做大飛機。」

  「說說你具體的想法。」朱榮華饒有興趣地問道。

  「總理,我們公司做過預測,按照華夏國現在的經濟增長率跟國內市場的規模的擴大,預計十年後國內需要兩千架左右單通道窄體客機,如果我們國產的客機能占到三分之一的份額,那麼到時候總產量能接近700架,以每架客機配備2部發動機計算,再加上備用發動機,配套發動機生產規模也達到兩千台部之多,按照現在這些國外的航發巨頭公司生產的同類型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的每台上千萬美金來計算的話,這是兩千多億美金的市場規模,加上飛機平台的話,這是五六千億美金的市場規模,這麼大的市場規模足夠能支撐起國產大飛機這個項目了。」

  「現在華夏國已經建立起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空台,掌握了十噸推力以下的高空台技術,在這個基礎上建設能夠實驗二十噸推力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已經不是特別大的難事,如果現在就開始建設的話,剛好能夠接上國產大涵道比的渦扇發動機原型發動機的高空實驗驗證。」

  「我國雖然已經初步掌握了高空台的建設,但是數量上與歐美美、俄羅斯高空台的在仍然十分巨大,美國有近10個試驗基地,擁有10座高空台,幾十個高空試驗艙,英國跟法國俄羅斯都比我們多,一種新型發動機研製,需要占用3至4個高空艙,進行2000至4000小時甚至更多的高空模擬試驗,發動機高空台性能試驗一個月的工作量,相當於飛行試驗300次起降,而高空模擬試驗的每小時費用約為飛行試驗費用的30分之一至6分之一,雖然高空台的前期投入很大,但是一旦建成,可以大幅度地減少飛行試驗費用。」

  楊傑看著朱榮華總理說道:「雖然飛行試驗台是發動機試驗的重要手段,但目前的飛行試驗台一般都是運輸機轟炸機,受其飛行性能限制,只能模擬飛行高度11km以下,0.85馬赫範圍內的發動機試驗,而現代的發動機飛行高度在25到38km,飛行速度在2.5到3馬赫,如果是地面測試如果發現了問題,可以很快的休整,如果是在飛機上試驗出問題了,那麻煩就大了,使用高空台就沒有這個危險。」

  「同時高空台可以模擬各種惡劣環境條件,有些是實際飛行中不可能出現的,,這樣有利於保障發動機的可靠性。再一個如果使用飛行平台的需要實地測試,研製人員必須輾轉萬里地找地方,費時間又費錢,而有了高空台則大大節省人力物力財力跟時間。」

  「根據我們公司一些參與過好幾款發動機研製人員的經驗,要成功發展一款高性能的加力燃燒室,一般要在高空台上進行2000個小時的全尺寸加力燃燒室試驗,這樣才能保證研製出來的發動機可靠安全。」

  說到這裡,楊傑笑了笑:「另外有了高空台,也可以進行非傳統航空發動機的試驗,現在隨著高超音速技術的發展,一些新概念發動機也能用用高空台對它們進行測試。」

  朱榮華聽到這裡也是贊同地點點頭。

  楊傑笑著說道:「如果我們能在幾年之內建設好適合二十噸推力的高空台,推出的渦扇發動機跟普惠公司研製生產的PW4000型發動機是同類產品,可以滿足國內研發生產的200座級中短程客機。雖然同類型的客機空客跟波音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研製了出來,空客這種類型的飛機到現在已經生產了兩百多架,不過國內的市場比法國跟德國大多了,光是在國內賣到兩千架不成問題。

  「另外軍方也可以在二十噸推力發動機的基礎上研發出運載能力超過60噸運載能力的大型軍用運輸機,這對提升部隊的投送能力能起到非常大的提升作用,同時也可以支撐起很多平台的研發。」

  「總理,我的建議是以民養軍、採取兩條腿走路的方式同時開展飛行平台跟發動機的研製工作,這樣才能從國內巨大的市場分到一塊大蛋糕把國內的航空產業給發展起來。」

  「嗯,你們公司在市場調查方面確實是比這些院士專家做得更加細緻,」朱榮華點頭道:「你讓你的人把你們做出的市場調查報告也給我一份,我拿回去好好地參考一下。」

  楊傑點頭答應下來。

  「總理,其實我還要一個建議。」楊傑說道。

  「嗯,你說。」

  「研製大飛機項目牽涉到上百萬甚至更多的零部件,每一個零部件都有它的生產技術工藝,如何把這些零部件集成在一起不出現問題,那麼就需要一個非常詳細具體的標準進行規範,覆蓋設計、製造、試飛和客服全生命周期。

  「只有建立了這麼一套成熟的標準體系,這中間不管換了設計團隊或者是換了工人都不會受到什麼影響,而且這套標準會通過一代有一代人不斷地完善和細化,是可以永久地流傳下去的。」

  楊傑說道:「如果我們國家有自己的一套世界先進的飛機製造標準體系,那麼生產出來的飛機受到人為的影響就能夠降到最低,有了這套標準體系,按照這套體系就算按照國內現在的基礎也能生產出很好的飛機出來。」

  朱榮華眼中頓時閃過了一道亮光:「嗯,你的這個建議非常重要,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之前國內各航空企業進行飛機研製時,採用的是各型號所在企業的工藝標準,沒有統一的標準,之前通過跟美國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合作生產MD-90型飛機的時候才建立了最終藉助當時中國航空企業與美國原麥道公司合作生產MD90的平台的時候才參照原麥道公司工藝標準的形式建立起了生產加工和組裝方面的工藝標準,還缺少其他方面的標準體系。」

  「別的不說,在航空發動機研製的標準上國內的標準都不一樣,我看國內這些航發公司跟你們公司建立起來的標準比起來真是差了太多了!」

  朱榮華看著楊傑說道:「你們在航發上面的標準是向羅羅公司看齊的,我看國內關於發動機這一塊的標準體系就按照你們公司的來!」

  「啊?」楊傑愣了下:「我們公司發動機長時間試車跟高空平台測試驗證還沒有走完,要是國家按照我們的標準來的話,可沒有什麼說服力。」

  「你們公司有一些是有過好幾款發動機研製經驗的技術專家,這一點比國內其他的四家航發公司就強了太多,就以你們的標準為主!」朱榮華一錘定音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