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堯笑的臉都變成了菊花,很是得瑟的一揮手,「今天過年,就不留你們吃飯了。Google搜索
初五,我請客!讓你們嘗嘗我家老大帶回來的茅台。」
不就是有個好兒子嘛,看把你嘚瑟的。
眾人根本不給張英堯繼續嘚瑟的機會,一個個起身離開。
會計張英坤,也拎著兩個帆布袋子叫上民兵隊長張英奎一起離開。
「平子,快坐下歇歇!我給你沖碗雞蛋水喝。
喝完,你先睡一覺!母親看到張俊平,心疼的拉著他的說道。
「娘,我不累!我年輕,一夜不睡覺沒事!」
「還沒事,你看看你眼圈都紅了!」母親心疼的摸著張俊平的臉。
「……」
張英堯滿臉妒忌的一口一口咗著旱菸,這老娘們,老子也一夜沒合眼,也不見你關心關心我。
「娘,我爹也一夜沒睡,讓他去睡一會吧。
我去貼對子,貼門錢。
等貼完對子,還得去上墳。」
鳶都這邊的風俗,年三十或者除夕當天貼完對子門錢,貼完對子門錢之後,才去上墳,請祖先回家過年。
「………」張英堯滿意的點點頭,這老大沒白疼。
「他這老東西,一夜不睡覺沒事,死不了!
以前大會戰的時候,經常熬夜,習慣了。」母親橫了張英堯一眼,一臉不在乎的說道。
母親嘴上如此說著,卻轉身去沖了兩碗雞蛋水放到桌子上。
正傷感的張英堯,一下子滿血復活,一口氣喝完雞蛋水,擦擦嘴道:「我去你眯一覺,老大,你也去眯一覺,貼對子讓老二老三他們干就行。」
「好吧!那我也去眯一會,老二老三,貼完對子門錢叫我!」張俊平也沒強撐著。
他卻是有點困。
熬夜不要緊,關鍵昨天給村民發錢實在太費神。
村民雖然接受了退股的決定,但總是忍不住問東問西。
老爺們還好說,最多就是打聽一下,明年能不能跟著張俊平去bj賺錢。
老娘們來領錢,那才是恐怖,就沒有他們不好奇的。
關鍵,這些人,不是嬸子大娘就是嫂子或者本家姑奶奶。
張俊平還不能得罪她們,只能好聲好氣的應付著。
即便不是自家親戚,張俊平也不願意得罪她們。
在村里,你得罪男的沒大事,就算打不過,最多挨頓揍。
但是,你要得罪了老娘們,那你的名聲基本上就完了,這些老娘們能把你編排的十惡不赦。
在農村,被人挑唆的離婚的,被敗壞名聲一輩子打光棍的,甚至被人用話擠兌的自殺的,憋屈而死的,自古以來不稀罕。
幹這事的就是村裡的老娘們。
充分證明了,什麼叫殺人不用刀。
……
張俊平被叫醒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兩點多。
老二老三已經把門對子門錢貼完,就等著去上墳。
洗把臉,換了身衣服,張俊平跟著老爹趕到爺爺家。
匯合了爺爺,大爺,二大爺他們,一起去上墳。
年三十上墳,女的不能去,只能是男的。
這也是農村那麼多人家,為了要個兒子,寧願被罰的窮家蕩產,家破人亡也想要個兒子的原因之一吧?谷驤
沒有兒子就等於斷了香火傳承,其中就有過年沒有兒子給上墳的說道。
看來不止張俊平家上墳晚了,大家都晚。
上墳也是有規矩的,都是上午上墳。
今年大部分人家都改到了下午。
路上,上墳的人很多,張俊平他們的隊伍也越聚越大。
張俊平爺爺這一支,大爺爺那一支,二爺爺,四爺爺,大家匯聚成一支龐大的隊伍。
誰家人丁興旺,這個時候就看出來了,人丁興旺的,比如張俊平家,五六十口子人一塊給張俊平的老爺爺上墳。
這還只是老爺爺這一支,到了高祖那一輩,隊伍一下子就變成了上百人。
天祖…
天祖沒人去上墳了,沒有宗祠的,上墳一般也就是到高祖那一輩,這還是因為張俊平的爺爺輩的人還建在。
不然最多到曾祖。
再高的,也就是在墳上壓張紙錢,然後念叨念叨,請祖宗回家過年。
也有人丁單薄的,比如大姐夫家,就四五個人孤零零的去上墳。
今年,張家上墳尤為熱鬧,光是鞭炮就響了一個多小時。
給祖先的供奉也格外多。
挨個祖墳,只要叫的上名號的祖墳,全都有供奉。
按照爺爺的說法,這是祖宗保佑,張家才會出了張俊平這麼一個麒麟兒。
回來的路上,大爺爺,二爺爺,爺爺,四爺爺四位老爺子,加上本家爺爺輩的人湊到一起,嘀嘀咕咕的商量著建宗祠的可能性。
建了宗祠,以後祖宗都能得到香火供奉,他們也不用跑這麼來上墳。
但是,又擔心違反政策,給張家惹出麻煩。
畢竟,這剛剛放開沒幾年。
前幾年的形勢,爺爺輩的人還記憶猶新。
前幾年根本不允許上墳,大家都是偷偷摸摸的上墳。
甚至連門對子門錢都不讓貼。
這幾年才寬鬆了,大家能光明正大的上墳。
「平子,你是大學生,懂得多,你說說,這建宗祠違反不違反政策?」
張俊平想了想說道:「幾位爺爺,祭拜祖先,不是迷信,而是家族傳承,能夠把族人的心聚攏在一起。
國家沒有規定不允許建宗祠。
只是,咱們這是北方,建宗祠有點扎眼。
最好是再等三四年再建。
這幾年,您老幾位可以把咱張家的族譜梳理一下。
也想辦法聯繫一下,遷出去的族人。」
「平子,按照你說的,人家南方建宗祠沒事,咱北方建就不行?」二爺爺對張俊平的話很不滿意。
「二爺爺,人家南方宗祠一直都存在,根本不用重建,最多也就是翻修一下而已。
可是,您看看咱們村,還有附近十里八村的,哪個村子裡有宗祠?」張俊平笑著解釋道。
說道宗祠,整個山東,恐怕也就孔孟顏曾等幾大家有宗祠,其他的根本沒有。
這也和山東歷史有關。
自漢代以來,山東幾次遭災,漢末的黃巾起義,隋朝隋煬帝幾次征戰高句麗,宋朝、明朝小冰河時期的旱澇蝗災,以及孔府的地位越來越高,導致山東人幾近死絕。
現在大部分山東人都是從外省遷過來的。
7017k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