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七根是一個老農民了,他家有十五畝的地,但是大多都是貧瘠的地,一家也就是五口人。
他算是一個勞動力,老婆身體不好,在家裡做做飯還可以,但是做點重活,容易折騰,去一趟醫院的錢,可夠折騰半年的莊稼了。
兩兒子,一個女兒。
大兒子沒啥用,小兒子倒是能讀書,現在在讀高中,女兒初中就輟學出去打工了,每年都會寄點錢回來,但是很少回來。
這個家,也就是他和大兒子兩個勞動力,每年指望田裡面的莊稼過日子,根苗正紅的農民。
日子過得窮搜搜的,每年小兒子的學費,都是交的最晚了,七湊八湊,才能湊得上。
地,家裡面有,可就兩個勞動力,能幹的了多少,也就是指望那些麥子能賣點錢而已。
不過今年不一樣了。
縣裡面農業局突然推動農民種植的水稻,這些旱地,他這樣老農民,最清楚不過了,根本種不了水稻的。
但是聽說這是豐盛農業推出來的新品種,能在西北的旱地上種植的水稻。
他就有些心動的。
在秦川,沒有人不知道豐盛農業,那是所有農民的嚮往的地方,也是農民心裏面榜樣。
誰不清楚豐盛農業是什麼建立起來了,他們就是從一個農民開始發跡,到現在依舊幹著農民的事情,但是日子卻過得比城裡面的人都要舒服。
這是多少農民都夢寐以求的。
雖然他們沒有這個福氣,成為豐盛的一份子,但是附近豐盛居然願意和他們合作種地。
這就是希望。
對於農民而言,很多時候是絕望的,面對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種也不是不種就得餓死。
所以希望是比什麼都重要的事情。
他每年和大兒子在這田裡面沒日沒夜的勞心勞力,也就干幾畝地,其他的地,都是荒廢的。
一年到頭的收成,也就是那點,除了夠自己的口糧,賣出去的錢,還不夠小兒子的學費,還需要種點副作物拿去賣,農閒的時候,打打零工,才湊夠學費,生活費,一年到頭,一點錢都剩不下來。
眼看大兒子就要到了結婚的年紀了,可家裡面現在的情況,別說結婚,上門說媒的人,都沒有幾個。
這是樊七根這老農民越來越煩心的事情。
而且他這個人什麼都好,就是耳根軟,被豐盛的人,三寸不爛之舌,加上農業局的人在保證,他就直接和豐盛簽了合同。
算是賭一把。
如果真能成,說不定能攢點錢來讓大兒子娶個媳婦。
很多人都在觀望,而樊七根的主動,是樊家溝第一個和豐盛簽合同的人,他一口氣簽訂二十畝地的種植合同,其實他只有十幾畝地,但是旁邊有些荒地,是無主的,基本上只要是村裡面的人,誰開墾出來,誰都可以種,但是很少有人會開墾這些荒地的,他嘗試拿下來做,湊夠二十畝。
本來以為這一次他們父子兩個,是忙得半死的,畢竟二十畝地,就算日做夜做,都很趕上插秧啊。
但是沒想到的是,不到幾天,就忙完了,輕鬆的好像種幾分地而已。
這是他第一次見識到的,機械種植的威力,幾十個人一天都干不完的活,那些機器兩三下,不到兩小時,就幹完了。
看著整整二十畝地,都插上了秧苗,還長的不錯,他的嘴有些合不攏了,哪怕利潤分成上,分出去一半。
他都還有十畝地的收成,而且不需要承擔成本,只要有收成,哪怕收成差點,都是往年的兩三倍。
他現在每天都會拉著大兒子去田邊,看著自己的二十畝地。
現在的村裡面的人,也有不少人跟著自己,去和豐盛簽合同,合作起來了,但是規模都沒有自己大。
往年這時候,村裡面田地,都是麥苗在田裡面長的,要麼就是玉米,但是現在,一片片的都稻秧苗,看著這樣秧苗,一天一個樣子,他的心裏面,甜甜的。
「葉技術員,今天我這田裡面的莊稼,沒啥問題吧!」當他走在田基上,迎面碰上一個年輕人,他態度變得尊敬起來了。
這是豐盛派遣下來的技術人員,一開始,他不當一回事的,自己就是老農民了,論起種地,還需要向他們請教。
但是交過手才知道,人家讀書人就是不一樣,種地都是與眾不同的,什麼時候除草,什麼時候施肥,施多少,人家都是有規定的,而且人家厲害,張嘴說今天能長多高,就能長多高,神了去了。
村裡面倒是有一戶,不相信技術人員的,自己瞎弄,第二天,差點沒有把自己十多畝地的秧苗給弄死了。
後來還是葉技術員,東奔西跑,用了好些東西,忙活了好幾天,才救回來的,那人差點就白干。
這件事情讓村裡面的人,比較信任葉技術員,特別是樊七根的大兒子,天天跑去跟著葉技術員東奔西跑,畢竟葉技術員可不是管他們這條村子的,附近十幾個村子,但凡和豐盛合作種植水稻的,都歸他管,施肥打藥,都要問過他。
大兒子回到家,天天在自己耳邊讚譽葉技術員,說他是大學生,人家大學就是學種田的,所以弄得樊七根也對著年輕人變得崇敬起來了。
「沒啥事!」
葉耀是大學生,來自中州農大,響應西大農院肖定均院長的號召,來當義工的,他們學院,來的七個,他就是其中一個。
西北稻,在很多農學院,都是一個課題。
他目光左右看看,問:「樊叔,今天有陌生人進村嗎?」
剛剛得到消息,西北稻項目組的巡查組來了。
而且他聽說,他比較敬仰的農業人,那個號稱農夫的豐盛農業董事長,曾經創造了沙漠種植的傳奇人物,一手打造西北稻項目的宋山也來了。
他就是去看看,最好能見見宋山。
說老實話,他來參與這一次活動,更多是因為宋山,宋山的西北稻,給的他很多謎團,越是深入,越是不解。
他希望能和宋山聊聊,對於西北稻,他發現了不少技術成分,但是需要印鑑,最少能讓宋山透露點知識。
外行人看的簡單,但是內行人卻明白,西北稻絕對是一個奇蹟,西北這片土地,不合適水稻種植的,能大規模的種植稻穀,本身就是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