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4章 彝人的一生
「阿朵門口有個小四方空間,上面是屋頂可以遮雨,這一小塊我們叫『燕窩』,因為燕子做窩都喜歡在這裡,因此取了這麼個名字。燕窩前面設置台階,一般為三、五級,不可取雙數,否則不吉利。」
「阿朵後面,有一間用木板隔開的房間,從阿朵和二層都沒有通道進去,只能從兩旁上間屋進入,比較封閉,也是最里的一間,叫做『阿麼嘎』,一般家裡的貴重物品會放置在那裡。如果家中來了直系血親中的長者,要留宿的話,就安排於這一間。一來表示這個家不對長輩遮掩,二來方便夜裡住在兩側上間的後輩照顧。」
「因為和阿朵的神龕只隔著一道木牆,平時這一空間還用於儲藏祭祀祖先的用品,因此不清潔的鞋子襪子,或者是穿過的衣物,不可放到阿麼嘎裡邊存放的。」
梁光平突然就想到一個問題:「那要是來了一個血親長輩要住阿麼嘎,卻穿得又髒又破,那又該怎麼安排?」
「哈哈哈哈哈……」老赤日給這個問題逗得爆笑起來,還給嗆了一口煙,咳嗽了好一會兒才說道:「那就是子女忤逆,老輩兒故意如此上門落不孝兒女的臉面,鄰里戳脊梁骨不說,我就要上門讓他們拿話來講了。」
大家到現在明白了,這些看是只與住房相關的習俗,其實背後還有一套社會倫理作為支撐,並非孤立存在的,所以梁光平提出的這種「矛盾」,其實在正常情況下是不會出現的,如果出現了,那就是對社會倫理和公序良俗的一種挑戰,是要遭到譴責與制裁的。
「所以這間阿麼嘎,是彝人居屋的核心區域,我們去到別人家裡,不要因為好奇到處亂鑽,特別是這間,貿然闖入會被人家視作一種相當不禮貌的冒犯。」周至提醒幾人注意,這是老赤日講這些道道的目的。
老赤日點了點頭:「如果是外面來訪的姻親,即便年再長,也只可在阿傑和昂幕過夜。」
「人在阿朵,正對燕窩,左手邊的兩間房屋叫做阿傑,右手邊的兩間房屋叫做昂幕。」
「不管是阿傑還是昂幕,都分作了兩間屋子,我們彝人不分里外,而稱上下,靠近阿麼嘎的裡間叫上間,靠近燕窩大門的兩間叫下間。」
「上間是用於睡覺的地方。床的擺放為兩面靠牆,儘可能遠離兩扇門。年輕人結婚用房一般都選昂幕,不管上間還是下間都可以。」
「阿傑的下間,又稱『籠火』,用於取暖、烹飪、就餐。火塘在我們彝語裡頭叫『酷肚』,有方形的,也有圓形的,靠外牆設立。」
「酷肚裡邊叫『拱挨』,就是火塘,「拱挨」邊上設三個鍋樁。周圍置槽,乘放煤灰。」
「阿傑上間用於擺放米缸、碗櫃,碗櫃要擺在顯眼位置。要是房間夠大的話,還可以跟昂幕上間一樣,擺上一張床。」
「一般家中老人會安排在此睡覺。客人冬天來訪,會安排在酷肚打鋪,若客人為女性,則由家中女性長輩陪伴,若為男性客人,則由男性長輩陪伴。」
「那從房屋布局來看,彝人和漢人的家族活動主要區域還不太一樣,我們有親戚來訪,主要是在堂屋裡接待,而彝族家庭,好像更喜歡在阿傑下間接待訪客?」
「是的,阿傑是我們彝人非常重要的場所,每一個彝人出生在阿傑,談婚說嫁在阿傑,最後死亡,也在阿傑。」
「爾比爾吉講了,『生在火塘邊,長在火塘邊,有火才熱乎』,這裡房間暖和,照顧吃食,使用熱水也方便,作為產房對母女都好。」
「彝人婚嫁,稱作『砌靠撫凸』,砌靠是本家接媳婦,撫凸即嫁人。媒人受男方家所託,背著酒到女方家說媳婦,就要在阿傑火邊進行,大家認為在這裡『心頭暖和,媒人高興,大家高興』。」
「主家女子,咱們這裡稱作『捏火把鉗的』,火鉗把離不開火,在火邊說媒,意思就是要給男家尋一個『捏火把鉗的』,也有說給未來的主家女子聽聽的意思。」
「酒對彝人很重要,阿傑也是做酒的最佳地點。彝人會在阿傑做酒,然後存放於昂幕下間。」
「這就是爾比爾吉講的『做的時候離不開有火的阿傑,放的時候離不開有水的昂幕』,加上放錢財金銀的阿麼嘎,剛好是一個規規矩矩的三角。」
幾個小的都覺得有點意思,加上屋子本身代表的土和木,這五行就給湊齊了。
「外面這個壩子,叫昂底嘎,辦喜事擺桌子宴客都在這兒,平時用於堆放東西、晾曬莊稼。」
「老人平時住在阿傑,到快落氣時,會扶到酷肚靠牆處落氣。落氣後,也在阿傑為其淨身,在昂幕找衣服,到阿朵穿壽衣。若亡人為男性,則停放在阿朵左邊,若為女性,則停放在右邊。彝人的一輩子呀,到這裡就走完了。」
雖然老赤日只是介紹了一下彝人的居所,周至又感覺自己學習到了好多,這底下是一個民族悠久的底蘊作為支撐。
只可惜自己的主業還是在漢語文字銓詁上頭,要不然干社會學或者民族學也不錯,華夏大地真是一片研究這些學問的豐壤。
「赤日爺爺給我講故事辛苦了。」劉洪濤也聽得津津有味,在這個遠古的大墓園裡聽老赤日說生死,似乎一點也不可怕,反而多了一種宗教的神聖感:「來吃點水果。」
李璐看著劉洪濤變戲法一般地從自己包里掏出來的幾個大石榴,嚇了一大跳:「你敢偷劉所長的寶貝!」
「什麼偷!這不是摩洛哥軟籽石榴,看仔細。」
李璐搶了一個過去捧著認真看了:「哦,這就是會理產的青皮石榴吧?剛剛看個頭這麼大,直接就當成摩洛哥軟籽石榴了。」
「你們嘗過摩洛哥軟籽石榴什麼味道沒?」周至將石榴接過來麻利地打開,先分給老赤日一塊,然後又分給其餘眾人。
幾人都點頭,然後又都說當時石榴開始復花復果以後,劉所長分給大家嘗了嘗,不過當時一人就分到了十來粒,基本記不得是啥味道了。
不過對於那軟軟的可以嚼碎吃的石榴籽,印象倒是深刻。
「兩種石榴個頭都挺大的。」梁光平看了一下手裡的會理石榴:「不過摩洛哥石榴顏色比這個好看,不管是果皮還是果肉,都紅艷艷的。」
「會理石榴又有個小名叫會理青皮石榴,其實也不是完全的青皮,而是這樣的黃綠色,我這還是挑著好看的買的。」劉洪濤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