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十月曆

  第1842章 十月曆

  除了旬和月,季節也存在,不過彝歷十個月分為五季,每季以彝人自己的土、銅、水、木、火五行要素為名稱,再配以公母區分各月,即一月土公,二月土母,三月銅公,四月銅母……以此類推。

  五季除了代表五行,還分別代表太陽運行的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這又有點類似漢人的「五方」概念了。

  與所有的曆法一樣,最重要的就是確定元日,以準確地把握季節變化的規律。

  彝人十月曆選擇冬季傍晚,站在「向天墳」上觀測「沙聶」星的方位來確立。

  向天墳,就是彝人在聚居地里堆造出的小金字塔一樣的土包,便於觀測,沙聶,就是北斗星。

  當沙聶的尾巴指下為冬季大寒,沙聶尾巴向上為夏季大暑。

  以大寒和大暑為元日,這兩個節日分別對應彝族年和火把節兩個非常重要的節日。

  彝族年在彝語裡叫「庫史」,庫就是轉、回、循環的意思。

  彝族時空觀念中一般把最北的端點為起始點,太陽冬天日落點南移到最南端後,不再南移,在此停留幾天後又往北移。此端點稱之為「布古」,意為「太陽轉回點」。

  然後到夏季時太陽落點又移到最北的端點,就不再北移而回歸南移,此端點稱之為「布久」,意為「太陽回歸點」。此後日漸南移,到最南的端點。

  從最北的端點到最南的端點一個往返周期就是一年。

  其實這兩個日子,就是冬至和夏至,

  冬至——夏至——冬至,就是一年。彝族年就一般在冬至「布久」的這個時候過。

  周至之所以要發表這篇論文,是因為他在做商代殷歷,也就是「商正」的時候,查詢曆法,發現在夏朝的時候曆法就已經存在,這個曆法叫做《夏小正》。

  夏朝被商朝滅亡後,《夏小正》也隨之失傳。到了春秋時期,孔子到夏朝故地記國遊歷,發現民間有《夏小正》流傳,便將它搜集整理出來,才得以傳之後世。

  《夏小正》由「經」和「傳」兩部分組成,全文共四百多字。它的內容是按一年十二個月,分別記載每月的物候、氣象、星象和有關重大政事,特別是生產方面的大事。

  書中反映當時的農業生產的內容包括穀物、纖維植物、染料、園藝作物的種植,蠶桑,畜牧和採集、漁獵;蠶桑和養馬頗受重視;馬的閹割,染料的藍和園藝作物的芸、桃、杏等的栽培,均為首次見於記載。

  《夏小正》文句簡奧程度於甲骨文,大多數是二字、三字或四字為一完整句子。其指時標誌,以動植物變化為主,用以指時的標準星象都是一些比較容易看到的亮星,如辰參、織女等。

  奇怪的是《夏小正》缺少十一月、十二月和二月的星象記載。也有出現過四季和節氣的概念。

  過去歷代史卿都認為《夏小正》是陰曆,只不過因為年代久遠,導致內容已有部分殘缺和錯亂,因此缺乏了這些記錄。

  然而當周至從老赤日那裡學到了彝人的曆法之後,突然發現,彝人十月里與《夏小正》的曆法非常的契合!

  《夏小正》並不是在流傳過程中缺少了十一月和十二月,而是本來就沒有!今本《夏小正》把一年分為十二個月,當是後人狗尾續貂給添加上去的!

  有了這個想法,周至開始對夏小正進行認真研究。

  然後發現了許多的證據。

  根據《夏小正》中關於參星的記錄來看,從「正月初昏參中」日在危到三月「參則伏」日在胃,再到五月「參則見」日在井,每月日行都是三十五度。

  從五月「參則見」日在井到下年正月「初昏參中」日在危,相隔二百一十餘度。

  若以一年十個月計,相隔六個月,每月日行也是三十五度余,一年三百六十度,剛好與太陽一年在黃道上運行一周,行經三百六十度相符。

  若以一年十二月計,則相隔八個月,每月日行二十六度才合理,三十五度顯然超過了。

  其次,《夏小正》記錄正月「縣在下」,六月「正在上」;這個記錄和彝族十月里又完全一致。

  由於一年四季斗建辰移是均勻的,斗柄從下指到上指為五個月,由上指回到下指也應是五個月,這也說明《夏小正》應該也是十月曆。

  還有關於《夏小正》中物候的記錄,五月物候與農曆六月物候一致,以後漸漸出現差距,七月中出現了農曆八、九月才有的物候,如「秀雚葦」、「寒蟬鳴」;九月「王始裘」,相當於農曆的十月底十一月初,所以十月已進入全年最寒冷的季節了。

  另外《夏小正》記錄五月「時有養日」,即白晝最長,即夏至日,十月「時有養夜」即黑夜最長,即冬至;

  這個記錄同樣和彝族十月曆完全相符,而且從夏至到冬至只有五個月,那麼,從冬至到夏至也應該是五個月,兩者合起來,一年正好是十個月!

  如此多的證據,都能夠證明,《夏小正》,與彝族十月曆,都是一種「十月太陽曆」。

  緊跟著,周至突然被自己的另一個想法嚇了一大跳——既然彝族十月曆和《夏小正》有這麼多的高度重合,那麼,兩部曆法,有沒有可能本來就是一部?!

  彝族十月曆,本身就是《夏小正》?!

  曆法的制定,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重要標誌。

  埃及被排在四大文明古國之首,因為它在公元前四千二百多年就有了太陽曆。

  印度、巴比倫兩國曆法的制定,都在公元前三千年。

  而中國文明從甲骨文算,只有三千多年。

  因此現在一提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國都被排在最末一位,即埃及、印度、巴比倫、中國。

  但要是以二里頭遺址作為夏都,那《夏小正》就該出現在公元前三千八百年;如果以和彝族文字有著密切關係的賈湖刻符起算,更是近萬年前。

  如此中國文明史就得提前到五千年到近萬年前,遠超目前定義的四大文明古國之首的埃及。

  這就證明了中國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應有的「鼻祖」地位!

  中國文明,才是四大文明之首!

  論文寫到這裡,其意義就非同小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