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1章 JAVA
而對方的要求只有一個,將UC和OAK結合起來,利用UC的核心指令優勢,並按照OAK的「嵌入式系統硬體平台體系結構」進行改造,使之成為一種精巧的,特別適用於網絡的傳輸系統,用於打破靜態網頁僵化的界面,使網絡瀏覽頁面能夠變得「靈活」起來。
這涉及到兩個方面,第一就是需要一種語言,能夠編寫適合在網絡上傳輸的,代碼非常精簡短小,效果卻又相當不錯的程序。
另外還要有一個,就是可以將小程序嵌入到網頁中執行的技術規範。
前者對UC簡單改造就行,後者對OAK簡單改造就行,因為雙方都是基於C++基礎上進行的研發,因此兩者的融合也就非常順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很快就研發出一個新的程序開發語言。
「現在系統已經發布了,」胡立冬說道:「上個月,四葉草集團正式召開了Clover World發布會,推出了這款網頁內嵌程序的開發語言,並且發布了可讓程序隨同網頁在網絡上傳輸的Applet協議,同時正式發布基於該軟體研發的新款瀏覽器,Clover Webscan。」
「這三個產品都非常的強大和成熟,集中結合了UC與OAK的突出優勢,一經推出就獲得了IBM和微軟的青睞,現在已經有Apple、DEC、Adobe、HP、Oracle、Netscape等公司前來洽談,他們都準備停止自己開發的相關項目,轉而購買我們的軟體使用許可證,為自己的產品開發相應的應用平台。」
「我今天過來就是問這個事兒的。」周至說道:「現在有幾家簽約了?」
「意向書都簽了,最積極的是Adobe和Netscape,已經在走合同了。」
「他們有什麼意見和建議沒有?」
「他們倒是還沒提到這一茬來。」胡立冬說道,然後想起一件事兒:「啊,對了,他們問咱們的系統幹嘛叫這麼古怪一個名字——JAVA。」
其實這個提議是來源於團隊中一個叫做簡姆斯·古斯林的研究員,因為研發OAK長期熬夜,讓他們對咖啡情有獨鍾。
這門語言的類庫,他們之前一直用咖啡豆,也就是Beans來命名,這構成了一種「環境亞文化」。
無獨有偶,四葉草的UC系統中,同樣用到了許多類庫,這些類庫,被周至命名成了「柄」。
這樣的巧合,讓雙方都覺得屬於天作之合,咖啡是大家的福氣來源。
因為系統變化已經太大,不適合用UC繼續命名,而OAK被李老三的信息產業商標律師發現已經被註冊過,同樣不能用,於是大家決定用生產優質咖啡的爪哇島來給這個強強聯合的新程序開發工具來命名,同時還將圖片也設計成了一杯熱騰騰的咖啡。
只有周至才知道,自己的這個「柄」,就是來自於上一世從JAVA類庫音譯過來的漢語,不過在這一世再次契合了而已。
一等企業賣協議,這一把自然又要賺大發了。
「這個嘛……一個名字而已,不重要。」周至揮手表示這個問題無需探討:「現在的關鍵,是我們公司的升級改造進行得怎麼樣了。」
「還在做,有點難。」胡立冬倒是實事求是:「我們的系統本身投產時間並不長,大家也才剛剛用習慣,現在改做了瀏覽器頁面訪問的模式,有些習慣一時之間還改不過來。」
「這是設計的問題。」周至說道:「你們在研發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疊代的加成,咱們不是另起爐灶,而是繼承和發揚,要將之前的版本那些調優經驗都完整的保留下來。」
「當年從DOS到WINDOWS,改變也不是一般的大,但是大家為什麼從來沒有不習慣的抱怨呢?因為系統變得更加方便,而不是更加複雜了,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注意。」
「要是自己研發給自己用的東西都做不好,我們怎麼能夠讓外部客戶滿意?」
「那正好。」胡立冬笑道:「筆記本給我,我給你把JAVA裝上,等你到了大涼山也可以用新工具登錄我們的伺服器節點進行研發,順便當我們系統的測試員。」
「接下來我要搞一個研究生課題。」周至將自己和辜老的討論跟胡立冬說了:「總體來說這個系統還是沒有脫離圖資料庫的範圍,不過數據變成了聲音,我需要建立一個自動識別聲音,並且將之轉換為古漢語拼音字碼的識別系統。」
「這個系統的聲母、韻母,要能夠涵蓋我國幾乎所有的方言,光符號系統應該就是如今漢語拼音的兩三倍,此外還有一些雙元音之類的構音方式,也是拼音裡邊沒有的,另外聲調還區分了十來種,也遠比普通話的四聲要豐富。」
「而各個地區的方言,從聲韻組合上來說其實差異並不算太大,最大的就是這個聲調體系,比如蜀中話的二聲,從聲調上來聽,其實是普通話的三聲;而蜀中話的三聲,卻是普通話的四聲;而蜀中話的四聲,卻是普通話的三聲。」
「有了這套轉音體系,再加上方言中特有的詞彙和詞組,還有兒化音之類的特別應用,理論咱們是可以將一篇普通話,通過信息處理轉化為蜀中話的。」
「這個叫做特徵採集,我們第一步收集廣泛的方言標本,第二步就要做這些特徵分析和採集,第三步要建立起一個比現在所用的漢語專業聲韻表更加完善的拼音表,並且為每一個母碼建立起標準讀音。」
胡立冬是理科狗,頓時聽得兩眼冒金星,不知道周至在說什麼。
「總之就是建立起一套繁密的拼音體系,能夠拼讀出我國所有的方言。」
「這玩意兒拿來幹嘛?開推廣普通話的倒車?」
「這是研究民族的根!」
周至作為文科生,常常有這樣的無力感,對於文科的課題,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是如此——這玩意兒不當吃不當喝,沒了它我也不覺得自己生活會受多大的影響,比如我一首詩不會背,一首歌不會唱又怎麼樣?我還不是一樣過得好好的?
相比理科對於改變人們生活的立竿見影,文科常常會讓人們產生這樣的感覺——弄這些的人,是不是都吃太飽給撐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