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過牆枝

  第1629章 過牆枝

  名手繪畫、名師燒制,以皇帝的藝術品味和審美特點為依據,甚至皇帝和王爺親自監工,一切條件都成熟以後,藝術大師們或將層巒迭嶂的整幅山水濃縮進一件小碗的里心,或將萬紫千紅的百花再現於件小瓶的外壁,粉潤秀雅,鬼斧神工,使雍正朝的琺瑯彩繪藝術達到歷史的最高峰。

  而所有瓷器當中,工藝要求最高的,就是小杯。

  在康熙和雍正朝,琺瑯彩杯子的制式規定非常的嚴格,比如底款,必然是皇家認證最高一檔的四字底款,即二行藍料宋體字雙方框的「康熙御製」,「康熙年制」,「雍正御製」,「雍正年制」四字款。

  擁有此類款識的琺瑯彩瓷器,示意其配料、圖樣、彩繪、題詞、寫款、復燒等工序,全部都又在宮內造辦處武英殿或者養心殿,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完成,可見其所受重視程度,所出物品等級當然也是最高,因而這類款識還有一個別名,叫做「宮料款」。

  而且雍正杯子的畫面一面雅致,一面疏朗,疏朗的一面會配上詩句,一般由當時非常出名的瓷器書法高手戴臨書寫,書法極佳,同時還要在詩句前上方配上朱文和白文的「迎首章」,後下方配上「著地章」

  這些章也不是亂描的,凡畫竹,都用「彬然」、「君子」;畫山水則用「山高」、「水長」;畫鳳鳥則用「鳳采」;畫梅花,則用「先春」;畫花草,則用「佳麗」,「四時」,「長春」。

  如果花草為黃色紅色,則常配「金成」、「旭映」。

  如今周至面前的兩個杯子,其實說是大號的杯子也行,說是小號的碗也行,其實在內工房活計檔上,有個準確的名稱——鍾。

  侈口、深弧壁、矮圈足,外壁一面畫搖曳綠柳及點點紅杏。其中一碗兩隻燕子停在樹梢似在低語,另一碗則燕子一翔一棲互相輝映。二碗的燕子動態及柳杏布局各有變化。外壁另一面以墨書寫有「玉剪穿花過,霓裳帶月歸」二句,詩句裁剪自明朝申時行《應制題扇》七言律詩之頸聯。詩句前有「佳麗」,後有「四時」、「長春」共三枚紅料印。器底帶「雍正年制」二行藍料宋體字雙方框款。

  這是一件標準的大開門雍正琺瑯彩瓷鍾,用作酒器或者茶器均可,而這隻瓷鍾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似乎一枝杏花從鍾外壁延伸翻過杯沿,伸進了鍾內,帶著幾點花苞點綴在內壁,異常可愛。

  這是清代瓷器一個特色,在雍正朝還用得相當少,有個名目,叫做「過牆枝。」

  所以這隻瓷器的準確名稱,應該叫做「清雍正琺瑯彩過牆枝杏花柳燕圖瓷鍾」。

  不過在大多數拍賣圖冊里,這個「鍾」很容易讓不是內行的人產生誤解,許多都直接改成了「碗」或者「盌」。

  而另一隻瓷鍾胎型與柳燕的這隻完全一樣,不過圖案卻變成了矮竹數叢及紅白梅花。外壁另一面以墨書寫有「輕盈照谿水,掩斂下瑤台」詩句,出自唐朝杜牧《梅》五言律詩之首聯。

  詩句前有「先春」,後有白文「壽古」、「香清」共三枚紅料印。器底帶「雍正年制」二行藍料宋體字雙方框款。

  𝓈𝓉ℴ55.𝒸ℴ𝓂

  周至心中不由得移動,他看過的造辦處檔案中曾經有一道雍正的旨意,說明雍正皇帝對梅竹題材特別鍾意。

  不過當時的器物是一對「天竹蠟梅大碗」,記錄內容是:「雍正九年四月十七日,內務府總管海望持出白磁碗一對,奉旨:著將此碗上多半面畫綠竹,少半面著戴臨選詩句題寫,地章或本色配綠竹,或淡紅色、或褐色酌量配合燒琺瑯。欽此。於八月十四日畫得有詩句綠竹碗。」

  除了竹梅,畫面的林間還有四隻藍尾山雀,和上一隻瓷鍾一樣,也有幾點紅白梅花「過牆」,而這次一起過牆的,還有一隻展翅飛翔的藍尾山雀。

  將兩隻瓷鐘擺放到安思遠愛不釋手的四隻明代瓷杯之前:「先生,看看這對。」

  成窯鬥彩,雍宮琺瑯,這是中國彩畫瓷的兩大巔峰,果然,安思遠的眼神立刻就落到了這對瓷鐘身上:「琺瑯彩?」

  無論是繪畫風格的立體寫實,還是技巧上的精細奇巧,疑惑用色上豐富,過度上的複雜,雍正琺瑯彩很明顯要更加符合老外們的審美。

  這對兒瓷鐘上的用彩精細無比,就拿綠竹為例,每一片竹葉的葉尖,葉腹和葉底,都分別由三種綠色構成,過渡還非常的自然。

  竹竿也分了陰面和陽面,並且通過顏色過渡,營造出了立體的圓柱觀感。

  而每一片竹葉,每一枝竹竿,又擁有各自深淺不一的顏色,最終構成一個畫面,既層次豐富,又統一和諧,充分展示了設計畫本的畫家和臨摹上器的瓷工,各自對於用色深刻理解和精湛手藝。

  「其實我一直都非常的好奇,」安思遠取過一隻瓷鍾放在手裡,感受到瓷鐘上畫面上微刻的刀痕:「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才能靜下心來,製造出如此精美的工藝品。」

  這也是琺瑯彩瓷器一個很重要的特徵,用淺刻的痕跡代替了之前五彩瓷器的青花勾線,這麼做有兩個好處,第一就是讓作品畫面更加的真實,其次就是這些痕跡能夠將色料「鎖」在兩道邊痕之間,達到《南窯筆記》裡邊所說的「填彩」效果。

  又因為具有「鎖邊」的關係,彩料可以施加得比較厚,如此燒造出來的瓷器,上面的彩料便會微微凸起與器物表面,形成一種淺浮雕的效果,讓畫面更加栩栩如生。

  這也是極品官窯瓷器備受追捧的原因之一,仿造極難,贗品也少得多,辨識難度較低,稍微經過訓練的玩家都能辨認出來。

  行話管這個就叫「大開門」。

  安思遠的心神一下又被這對琺瑯彩瓷鍾吸引了,而周至則繼續研究剩下的三隻乾隆杯兒。

  乾隆晚期琺瑯彩開始衰落,所謂康、雍、乾盛世到了中期以後,社會經濟情況開始出現下滑的趨勢,到了乾隆晚期國庫財力日漸枯竭,由於缺銅,甚至不得不將武英殿康雍兩朝存留的大量銅版活字,以及公眾瓷器內的銅膽交給錢局鑄幣,以解燃眉之急。

  造價昂貴,費工費時的琺瑯彩,讓號稱「十全老人」的乾隆都不得不忍痛割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