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少儒救主心切,齊魯軍一萬多人馬在他的帶領下,直撲朝陽門下。
在周少儒看來,此行能解朝陽門之圍當然最好,即便解不開朝陽門之圍,他也可以依託城牆防守,確保北平不失。
大順軍雖然人多勢眾,但糧草壓力也極大。
要不然,大順軍重要將領高必達也不會到處徵收糧谷,把順天府境內弄得一片烏煙瘴氣。
周少儒感覺自己等不起了。要這樣下去,北直隸行省範圍之內,都會化為一片焦土,即便到時候能解北平之圍,可大周王朝的半壁江山經此一遭,需要多少年才能恢復民生經濟啊?
周少儒這次救援,一開始極為順利。在和大順軍小股力量的幾次遭遇戰中,都打得極好。刀盾手在前方壓住陣型,燧發槍手和弓箭手在後方發射,對方吃不住傷亡,便開始一鬨而散。
以至於讓周少儒隱約覺得,大順軍主力應當是在松江侯周進手裡沒有討到好,以至於實力大減,這才讓他白撿了一個大便宜。
「看來這次救援有戲啊。」周少儒精神大振,特意向齊魯軍將卒喊話,宣揚了一番報效皇恩、建功立業的道理。
齊魯軍上下士卒,卻沒有想這麼多。他們只想著一路奔到朝陽門下,無論是在城下結寨自守也好,還是進入北平城中修整也罷,在這場戰鬥中生存下來的機率,都將會得到極大地提高啊。
但很快,周少儒感覺情況有些不對勁了,為什麼盤桓在齊魯軍行軍路線附近的大順軍隊越來越多了?
他們這是陷入到了大順軍隊的包圍之中了嗎?
朝陽門城樓上,德正帝陳安寧焦急地來回踱步,目光緊緊盯著遠方。他的心中充滿了期待,盼望著齊魯巡撫周少儒能率領人馬前來救援,解這京城之危。他在心中不斷地祈禱著,希望上天能眷顧他的帝國,讓周少儒順利抵達。
終於,在那遙遠的天際邊,出現了一隊人馬的身影。陳安寧的眼中瞬間燃起希望之光,他用手緊緊地撐在牆上,身體微微前傾,心臟劇烈地跳動著。
「是周少儒,一定是他!」他在心中吶喊著,仿佛看到了勝利的曙光,看到了京城轉危為安的希望。
然而,隨著那隊人馬越來越近,陳安寧的心卻漸漸沉入谷底。他通過千里鏡,驚恐地發現,周少儒和他的一萬多人馬竟然落入到了大順軍隊的重重包圍之中。
大順軍如黑色的潮水般涌動,將周少儒的隊伍緊緊圍困,密不透風。
德正帝陳安寧的臉色變得一片慘白,他的身體微微顫抖著。
「不!怎麼會這樣?」他近乎絕望地喃喃自語道。
在這種情況下,他只能寄希望於周少儒名下這支齊魯軍,能夠不負眾望,轉危為安了。
朝陽門外數里處,戰雲密布,空氣仿佛凝固一般,瀰漫著緊張與肅殺之氣。
齊魯巡撫周少儒,身著鋥亮的鎧甲,頭戴紅纓盔,威風凜凜地率領一萬多忠勇之士,毅然佇立陣前。他們個個神情凝重,眼神中透露出堅定的決心。那一萬多人馬,旌旗飄揚,刀槍林立,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
周少儒拔劍出鞘,劍指蒼穹,大聲激勵將士們:「吾等身為將士,當以死報國,絕不退縮!保家衛國,在此一戰!」
眾將士齊聲高呼,聲浪如雷,在天地間迴蕩。那激昂的呼喊聲,仿佛要衝破雲霄,向世人宣告他們的無畏與忠誠。
然而,大順軍隊如同洶湧的潮水般湧來,黑壓壓的一片,望不到盡頭。他們步伐整齊,喊殺聲震天動地,仿佛要將整個世界吞沒。
大順軍營中的弓箭手們率先發難,箭矢如飛蝗般落下,密密麻麻地扎向周少儒的隊伍。只聽「嗖嗖」之聲不絕於耳,不少將士中箭倒地,痛苦地呻吟著。有的士兵被射中要害,當場殞命,鮮血汩汩流出,染紅了腳下的土地。
齊魯軍營中的燧發槍中隊,也開始向大順軍陸續射擊,給對方造成了一定傷亡。
但問題是,大順軍營中炮灰,數不勝數,死了數百人,又來數千人。周少儒名下齊魯軍,卻僅有一萬多人,死一個少一個,人數越打越少。
打到最後,周少儒被迫揮舞著寶劍,左衝右突,劍影閃爍,如銀龍飛舞。他每揮出一劍,都帶著凌厲的氣勢,仿佛能將空氣劈開。他的臉上濺滿了鮮血,但眼神依舊堅毅無比。
在他的帶領下,將士們奮勇抵抗,與敵軍展開了激烈的廝殺。刀光劍影中,喊殺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慘烈的戰爭畫卷。
可敵軍人數眾多,且訓練有素。他們從四面八方包圍而來,一層又一層,猶如銅牆鐵壁,讓人難以突破。周少儒的兵馬在敵軍的圍攻下,逐漸陷入絕境。
將士們疲憊不堪,身上的鎧甲破損不堪,手中的武器也有些鈍了。但他們依舊頑強抵抗,沒有一個人退縮。
戰鬥愈發激烈,鮮血染紅了大地,空氣中瀰漫著濃濃的血腥味。周少儒看著身邊倒下的諸多親兵,眼中滿是悲憤與不屈。
他咬緊牙關,再次沖入敵陣,試圖為齊魯軍殺出一條血路。然而,命運的車輪無情地碾碎了他的希望。
戰亂中,不知從何處發射而來的一顆子彈,擊中了周少儒的頭顱,他從馬上跌落下來,立即人事不知了。
隨後,大順軍士卒蜂擁而上,為了爭奪軍功,將周少儒剁成了一片肉醬。
最終,齊魯軍因寡不敵眾,一萬多人馬在大順軍隊的猛烈攻擊下全軍覆沒。
那片曾經充滿生機的戰場,如今只剩下一片死寂,橫七豎八的屍體堆積。
城樓上,德正帝陳安寧眼睜睜地看著周少儒和他的將士們,在敵人的包圍中奮力廝殺,卻無能為力。那曾經的希望,在瞬間破滅,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絕望和失落。
他的心中充滿了悔恨和自責,恨自己為何沒有早做準備,為何讓京城陷入如此絕境。
「朕愧對於百姓,愧對於列祖列宗啊!」他痛苦地閉上雙眼,腦海中浮現出曾經的輝煌和榮耀,如今卻如同夢幻泡影般破碎。
他看著周少儒在困境中掙扎,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命運。他知道,這一次,可能真的沒有希望了。
「難道列祖列宗所開創的數百年基業,就要這樣滅亡了嗎?」德正帝陳安寧的心中充滿了不甘,卻又無可奈何。
德正帝陳安寧緩緩地坐下,眼神空洞地望著遠方。他的心中一片茫然,不知道未來該何去何從。那曾經的雄心壯志,在這一刻被現實擊得粉碎。他感覺自己就像一隻被困在籠中的鳥兒,無論如何掙扎,都無法逃脫命運的枷鎖。
城樓上一片死寂,只有陳安寧沉重的呼吸聲迴蕩在空氣中。那種深深的失落感,如同沉重的巨石,壓在他的心頭,讓他喘不過氣來。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末日,看到了帝國的廢墟和百姓的苦難。
他的心中充滿了絕望和悲哀,淚水悄然滑落。
周少儒的前來救援,不但沒有解開北平危局,反而還讓北平城中人心浮動。
大明宮掌宮內相戴權將心魂不寧的德正帝陳安寧送往乾清宮休息之後,他走到寢宮外面,看到那些小太監、小宮女們都在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及至看到他出來時,嚇得連忙噤聲不語。
若是在往常,戴權非得將這些不開眼的小傢伙們,都杖責一百,打得他們屁股開花不可。不如此,他們就不會深刻體悟道什麼叫做深宮大院的規矩。
但眼下,戴權自身難保,已經沒有心情去為難這些螻蟻一般的小宮女、小太監了。
回想起先前在朝陽門外,大順軍將齊魯巡撫周少儒部一萬多人馬團團圍困起來後的單邊屠殺,戴權不由感到一陣心悸。
大順軍勢不可擋,北平怕是很難保住了。
戴權在宮中歷練多年,見識過了許多風風雨雨,按道理,應當「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才是。
他平日裡,也極力推崇「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淡泊名利,寧靜致遠」的道理。
但今日,他通過千里鏡,看到大順軍大展神威,瘋狂砍殺齊魯軍士卒,連齊魯巡撫周少儒都未能倖免,剁成一片肉泥之後,戴權感覺自己多年以來的修身養氣功夫,變成了一個天大的笑話。
在沒有面對生死考驗的時候,誰都可以歲月靜好,雲淡風輕;可等到那些驕兵悍將把手中的兵器高高舉起時,再好的養氣功夫也擋不住人家劈頭一刀。
一想到大順軍殺進北平城中,他戴權作為德正帝陳安寧的心腹太監,大明宮掌宮內相,很有可能成為德正帝陳安寧的陪葬品,戴權心中就充滿了強烈的失落和不甘。
年少時,他揮刀自宮,進入宮裡服侍諸位貴人,從小太監做起,步步高升,好不容易押中寶,扶持陳安寧登基上位,他自己也躋身於權宦之列,在朝野上下呼風喚雨,好不得意快活。
四王八公一系又怎麼樣,見到他戴權,還不是像哈巴狗見了主人一般,各種諂媚討好;名滿天下的內閣首輔張楚一系又如何,還不是在夏守忠的攛掇下,被德正帝陳安寧設計除掉,合族上下僅有少數幾人倖存?
只有他戴權,穩坐釣魚台,伺候在德正帝陳安寧身邊,這些年來不知道賺了多少銀子?
可現在,大周王朝馬上就要落幕了,大順軍進入北平之後,如果要對德正帝陳安寧一系進行清算,他戴權必然難辭其咎。到時候,不僅多年下來搜刮到手的金銀財寶保不住,連他自己的小命都有可能丟掉啊。
戴權想到這裡,幾乎泫然欲泣,這樣的好日子,他不想輕易失去啊。
「要不,就按照原平安州節度使石光珠那天透漏出來的意思,暗中和大順軍進行媾和?」戴權內心沉吟道。
雖然從道德上來講,他戴權應當堅決做到「忠臣不事二主」,否則便對不起德正帝陳安寧對他戴權的高度信任。
可問題是,他戴權還不想死啊。
而且話說回來,他戴權不參與石光珠這些人的密謀,可也阻擋不了別人參與石光珠的密謀。戴權現在都不知道,偌大一個北平城中,究竟有多少人,上了石光珠這廝的賊船,打算秘密投靠大順國皇帝李鴻基了?
連他戴權都不敢輕易在德正帝陳安寧面前,告發石光珠的大逆不道行為,其他人聽聞了石光珠的密謀,又眼看著北平即將不保,從而起了一些不該有的心思,不是很正常嗎?
戴權也知道,這些年來,四王八公一系,受到了德正帝陳安寧的持續性打壓,四王八公一系成員對此頗有不滿,讓人不難理解。
更不用說,他們在這個時候投靠大順,也算得上是一份從龍之功,由不得這些年來一直遭受今上打壓的四王八公一系成員,會因此動了歪心思了。
但戴權卻仍然為此猶豫不決。他最大的顧慮在於,李鴻基果真是天命之君,能讓這戰火四起、民不聊生的人世間,重新回到天下太平、河清海晏的那一天嗎?
戴權對李鴻基沒有什麼好感,他治軍不嚴,裹挾民眾,迄今還沒有擺脫流民軍那套做法,怕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不像是能成就數百年基業之人。
他不過是在相互擺爛中,比德正帝陳安寧稍微強那麼一丟丟而已。
德正帝陳安寧是不太行,這個戴權自己也知道。早在他不顧師生之情,將張楚父子逼迫致死之後,戴權就明白陳安寧氣量太小,刻薄寡恩,不善用人。
像松江侯周進,在經濟上是一把好手,在軍事上又能打得女真諸部哭爹叫娘,若是德正帝陳安寧能下定決心,早一些讓周進出任兵部尚書兼薊遼總督,負責京師防務,或許不能徹底解決西北流民暴動的歷史遺留問題,但確保順天府境內的社會治安穩定,總應該不成問題才是?
可德正帝陳安寧卻以周進太過於年輕為由,和忠順王陳西寧鬧掰,寧肯提拔那個嘴尖皮厚腹中空的王自如,卻不肯將周進放在更重要、更合適的位置上,以至於和女真諸部倉促決戰,導致關寧軍一朝覆亡,吹響了王朝落幕的序曲。
現在,大順軍兵臨城下,德正帝陳安寧心中,或許也會有一些明顯的悔意吧。他如此猜忌、防範松江侯周進,不啻於自掘墳墓啊。
「等等……」戴權腦海中,突然靈光一閃。
德正帝陳安寧都對松江侯周進如此不放心,豈不是說明,松江侯周進也是頗有氣運之人?
時間所剩不多了,戴權知道接下來,他應當怎麼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