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科技城啟動
等到巴倫再次回到倫敦的時候,新聞集團「竊聽門」事件的影響,已經得以控制。
當然,遠沒有到消弭的程度,只是在新聞集團宣布永久的關閉了《世界新聞報》,並且新聞集團的幾位高管,包括新聞國際集團執行長麗貝卡·布洛克斯宣布了辭職,並且接受調查之後,這個事件對於新聞集團在英倫方面的破壞力,得以控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
這同巴倫與默多克在部分交易完成後,形成了默契,也有很大的關係——這樣在默多克的人脈活動之下,英倫政府獲得了一些「戰果」之後,也不會對其窮追猛打了。
可以說永遠是一個新的熱點出現,來代替舊有的熱點。
這一段時間英倫媒體最關注的事情,可以說並非再是新聞集團的「竊聽門」事件,占據許多報紙更多版面的,是有關威廉王子和凱瑟分手的消息……
英倫媒體是在4月15號爆出兩人的分手消息的,之後無數的記者就包圍了凱瑟在牛津街的住所。
據媒體的報導,16日上午十點半,凱瑟的弟弟詹姆斯開車,和她一起從父母家回到了凱瑟在倫敦的公寓。
隨後,凱瑟理了理頭髮,換上了一對金耳環、拿著網球拍走出家門。
當時,凱瑟微笑著,徑直走向那些在門口等待的狗仔隊鏡頭。
接著,兩人又開回父母家的網球場打球。
有消息指出:「凱瑟有許多親密又信得過的朋友,如果她想避開媒體的話根本不成問題。」
但是,凱瑟很明顯並不想這樣。
就像是在16日晚上,凱瑟的一位密友透露說:
「凱瑟覺得逃開是最糟糕的選擇,她不想人們覺得她很傷心、不能面對現實。如果她現在離開的話,人們不知道會下什麼結論。凱瑟是堅強的女孩,又有家人的支持,她不需要人們的憐憫。」
……
「因為最近的情況,我給了凱瑟兩周的假期,讓她先調理一下心情……」
巴倫先見到了尤莉婭·摩爾,凱瑟所就職的哈羅德百貨由德文希爾家族信託所持有,尤莉婭也同時擔任哈羅德百貨的董事長職位。
當然,兩人的見面就沒有那么正式了,他們的談話,是在尤莉婭住所的床上進行的……
「至於說那些來店裡採訪的媒體,我們都已經應付過去了,對了,凱瑟說起來過,想要見見你。」
尤莉婭並不知道凱瑟同巴倫之前的過往——畢竟那最多只算是一次露水之緣而已。
因為巴倫同威廉的關係不錯,並且還為凱瑟安排了在哈羅德百貨的工作,因此對於凱瑟想見巴倫的事情,尤莉婭只是隨口提及,並沒有想太多,只認為是對方希望通過巴倫去談有關威廉的事情。
「最近媒體的注意力都放在她那裡,還是等這個事情稍稍冷卻下去再說吧。」
巴倫的話,尤莉婭也是深以為然:
「現在很多幸災樂禍的報導,都在看笑話,最好還是不要過多的牽扯進去,等著安排一個清淨的地方見面吧。」
……
4月20日,周四。
布朗出席了在倫敦東區的倫敦科技城的啟動儀式。
首相表示,將大力推進英倫的科技創新能力,政府將給予優惠政策,對科技城的公司以及初創企業進行支持。
最初的時候,凱撒基金旗下的數字未來投資公司在倫敦東區的肖爾迪奇買下了一片破舊庫房,推倒之後建起了15層的數字未來大廈,當時除了DailyVedio入駐這裡之外,數字未來大廈還成為科技項目的孵化園區。
到了現在,DailyVedio已經在數字未來大廈的一旁,新建了一座總部大廈,而數字未來大廈,則完全成為了孵化園區,為一些初創企業以低廉的租金和投資支持,提供最初階段的發展空間。
除此之外,Klarna Pay也將其總部,從瑞典遷到了這裡。
Argos零售集團的電商業務,也在附近建成了研發與運營中心。
可以說此時的肖爾迪奇已經與最初的破舊老城區的景象,有了非常大的不同,許多的新建建築不斷出現,展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
可以說在數字未來投資公司以及相關網際網路企業的加入後,助推了這一區域的發展。
因此在看到現在的成果之後,為了協助讓原有的產業集群更具規模,布朗政府頒布了一項支持「迷你矽谷」發展的計劃,將東倫敦建造成高科技產業中心,命名為「倫敦科技城」。
政府將投入超過5億英鎊支持科技城的發展,制定優惠政策並確保把新建築中的一部分空間用作孵化區。
目前包括思科、英特爾、高通、Woaw、谷歌等大型公司也即將開始進駐,巴克萊銀行等金融機構也將開展針對創業企業的特殊融資服務。
在原時空的時候,倫敦科技城是一直到2010年才開始啟動的,主要就是在之後上台的卡梅倫以及當時的倫敦市長詹森在進行的推動。
不過現在有了巴倫在背後,這個科技城的項目,也提前得到了布朗的支持。
在參加完科技城的啟動活動後,布朗還同巴倫進行了會面。
在這次的會面中,他還是談及了曾經說起過的話題,那就是希望推動更多產業落地在英倫,以增強英倫的工業能力,改善其產業空心化的現狀。
一般來說,製造業占GDP的比重在15%以下,就可以視為產業空心化,根據2006年的數據,德國製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20.66%,歐盟地區為15.81%,而英倫僅為10.04%!
歐盟之外,華夏為32.45%,倭國為21.4%,美利堅為12.99%……
能夠明顯的看出來,英美兩國都面臨著產業空心化,尤其是英倫更嚴重。
而英美的共同點,都是金融業發達,市場成熟,資本強大。
而如果金融資本過於強大,就會擠占實體行業的資本,加之金融行業來錢快,讓兩國習慣了躺著賺快錢的國民不願意再辛苦地搞製造業。
相反,華夏、德國和倭國的金融資本實力沒有那麼強大,德國對金融業一直非常謹慎。
在德國,金融與房地產沒有什麼大作為,只有搞實體,搞科研才有出路——至少是目前為止是這樣。
並且英倫的這種製造業萎靡的趨勢,還在繼續下去,在巴倫前世的時候,到了2018年,英倫製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僅僅只有8.83%……
在全球的主要大國中,名列末尾……
可以說約翰牛是相當虛弱了。
布朗畢竟之前一直做了九年的財政大臣,他在首相的位置上,也希望能夠有所作為,因此也希望在一定程度上改變目前的情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