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失敗的投資
在當時辛克萊集團的股價在25美元左右,他們所抵押的2338萬股股票,價值在5.85億美元左右。
要知道辛克萊集團在近幾年的股價都是非常平穩的,用這些價值5.85億美元的股票作為抵押,貸款4.5億美元,銀行自然是非常願意,也是比較安全的。
當時誰也不知道辛克萊集團後面會接連發生創始人去世以及家族內訌的情況,導致股價受此影響大幅下跌。
簡單的計算就能夠知道,當辛克萊集團的股價在19.25美元以下的話,那麼抵押給銀行的2338萬股股票,帳面價值就會低於4.5億美元。
但對於銀行的風險控制來說,肯定不會等到他們的抵押品價格低於放出的貸款才會做出反應。
在接近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要求對方增加抵押品或者歸還貸款了。
因此,當辛克萊集團的股價接近20美元的時候,銀行就已經對他們家族進行了警告。
「他們當時借了這些錢,用在了什麼地方?總不能就這麼不見了吧。」
這也是巴倫好奇的地方,畢竟如果是用在公司的經營上,也就根本沒有必要以自己家族持有的股份進行抵押。
當時籌集了這些資金,肯定是他們家族有什麼事情需要用到的。
面對巴倫的疑惑,約翰·史密斯嘆了口氣說道:
「這也是讓我生氣的地方,現在看起來,他們那一次的投資,徹頭徹尾的失敗了……」
經過約翰·史密斯的講述,巴倫這才知道,原來辛克萊家族,竟然參與到了對曾經的好萊塢八大製片廠之一,米高梅的收購之中!
米高梅,是一家最早成立於1924年的老牌好萊塢電影公司。
早期好萊塢有「八大製片廠」,分別是米高梅、聯美(UA)、華納、環球、20世紀福克斯、派拉蒙、哥倫比亞(索尼)和迪士尼。
可以說,曾經米高梅最輝煌的時期,可以說是幾乎一手締造了好萊塢電影黃金時代,商業與藝術雙豐收。
那些好萊塢膾炙人口的佳作,包括《亂世佳人》(算上通貨膨脹,這部才是影史最賣座的電影)、《綠野仙蹤》、《魂斷藍橋》、《費城故事》、《賓虛》等等都是米高梅出品的……
曾經的米高梅旗下更是巨星雲集,克拉克·蓋博、費雯·麗、英格麗·褒曼、斯賓塞·屈塞、羅伯特·多納特和瑙瑪·希拉等都是演米高梅電影獲得奧斯卡的。
據不完全統計,米高梅出品的影片獲得過170項奧斯卡獎。
這家公司旗下集製片、發行、電影院於一身,擁有占地廣袤的片場無數,所以曾經一度,米高梅就是好萊塢的象徵。
曾經有個詞形容米高梅,叫做「世界電影史的奇蹟」,創始人路易斯·梅耶被稱為「好萊塢之王」!
但是好景不長,二戰之後,美利堅的反壟斷法出台,規定從此以後,製片公司不能再插手發行與院線,加上隨著電視業興起、創始人梅耶離去,風水輪流轉,米高梅不復往日輝煌。
1970年,米高梅被美國賭業大亨科克里安買下,就開始不務正業了。
這個精明的賭城商人看中的是米高梅的品牌價值,開始涉足地產領域,當他把米高梅MGM和雄獅標誌貼到大飯店、飛機以及賭城拉斯維加斯的主題公園上時,就註定了米高梅與電影漸行漸遠,也註定了昔日怒吼的雄獅變成了全球巡演的馬戲團。
值得一提的是,1981年,米高梅還收購了由喜劇大師卓別林出資創建的聯美,只不過這兩家老牌公司,當時的市場份額加起來也只有6%——原本屬於聯美的007版權也正是這個時候成為米高梅的IP。
這一次米高梅會賣身出售,除了這些年這家公司的發展已經不復往昔之外,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鴿子吳的《風語者》——單片怒虧1億,導致當時米高梅累計債務達到20億美元,再也撐不下去的米高梅,於2003年宣布了一個令好萊塢譁然的決定:賣身!
於是在去年的時候,由索尼牽頭,聯合了一些華爾街資本,組成一家財團,成立了「米高梅控股公司」對米高梅進行收購。
這一次的收購,並非是由索尼營業出面——1989年,索尼耗資34億美元,買下了好萊塢「八大」之一的哥倫比亞影業,打入好萊塢,後來改名為索尼營業——而是由索尼總部直接進行的。
「米高梅控股公司」包括了五方財團,除了索尼公司,還有普羅維登斯股本合夥公司、德克薩斯太平洋資本基金、DLJ商品銀行合夥公司,以及辛克萊家族信託。
同原時空不同的是,這一次參與到收購米高梅的,是辛克萊家族,而非原時空的康卡斯特——環球影業母公司,全美最大的有線電視公司。
這一次他們收購米高梅的出價為48億美元,其中是承擔了米高梅20億美元的債務,然後五家各出資5.4億美元——索尼公司需要使用米高梅的片庫和發行未來米高梅的電影,因此多出了1億美元。
這五家在「米高梅控股公司」的持股均分,各擁有其20%的股份。
辛克萊家族之前抵押公司股份的貸款,就是用於參與這個項目——他們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獲得一部分米高梅片庫的資源,從而可以經手,再在旗下的電視台進行播放。
要知道當時,米高梅的片庫,擁有4100部影片和10600部電視劇集!
因此將在今年上映的《007:皇家賭場》,索尼不但負責了該片的發行,且製片公司索尼哥倫比亞首次也參與到了007系列電影的製作中,那個自由女神像的著名Logo,第一次出現在了007電影的片頭,與米高梅的Logo並列……
事實上,索尼公司是這一次收購中最賺的一個,因為除了參與到了大IP《007》系列的製作中之外,最重要的,現在開始,到了下一代影碟格式決定勝負的時候了,那就是索尼支持的藍光DVD,與東芝和微軟支持的HD-DVD的大戰!
最終索尼擁有了米高梅4100部電影的資料庫,加上索尼電影娛樂公司自身的3500部電影,一口氣超越擁有6500部電影的時代華納成為世界第一。
而且有了這些電影資源,索尼可以以此為彈藥在影碟大戰上大有作為,所以收購米高梅之後,索尼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從雙方的片庫中挑了1400部影片,輸出成排他性的藍光格式,以在同東芝的格式大戰中占據優勢。
所以當時在索尼收購米高梅之後,好萊塢就普遍認為,索尼主導的收購計劃並非意在製作電影。
果然不出所料,索尼拿下米高梅之後,就計劃關閉米高梅除007系列電影和《粉紅豹》系列電影之外的幾乎所有攝影棚,這意味著大規模的裁員。
因此也無怪於約翰·史密斯從現在就看出來了,家族的這次投資,雖然說不上是徹底失敗——至少還拿到了許多米高梅片庫中的影片播放權,但僅僅從投資米高梅來說,還是很難讓這家公司「起死回生」,那20%的股份,現在已經不值最初投資的5.4億美元了,甚至連4.5億美元恐怕都難說……
而巴倫則更加清楚,他記得原時空,索尼為首的財團在2005年收購米高梅的時候,這家公司虧損高達20億美元……
但在收購的4年之後,2009年,米高梅的虧損,則幾乎翻了一倍,達到了37億美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