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聯合石化
「恭喜你,David,我的朋友,我相信這只是個開始,不是嗎?」
「謝謝,巴倫,我也希望如此,也會竭盡全力的去做。」
這是在倫敦市郊的夢幻島,巴倫同卡梅倫一起來到這裡,慶祝他當選了保守黨的黨魁。
是的,就在12月初,64歲的麥可·霍華德辭去了保守黨黨魁的職務——說起來,作為保守黨黨魁這樣級別的政客來說,64歲的年紀,並不算太大,畢竟在將近二十年後,巴倫重生之前還在任上的美稀宗,比霍華德還要大兩歲呢……那個時候,他已經八十多歲了!
主要還是這一次的大選,霍華德率領保守黨敗給了工黨,因此心灰意冷之下,霍華德才沒有再等到五年後再戰,而是準備將這五年的時間,留給下一任黨魁,來為2010年的大選做準備。
今年卡梅倫39歲,這一次保守黨黨魁的選舉中,他最初並非最被看好的人選,不過在得到了上任黨魁霍華德的支持之後,卡梅隆最終高票當選,成為了一匹「黑馬」。
不過這個也可以理解,因為現任首相在1997年,成為工黨領袖,並且率領「新工黨」贏得大選,首次擔任首相職位的時候,不過44歲。
當時他的年輕,令全世界所關注,並且他的年輕、活力以及銳意進取,也令新工黨備受好評。
那麼現在作為反對黨的保守黨,也會願意以39歲卡梅倫的當選,表明自己依然具有活力,銳意改革的形象。
在卡梅倫當選保守黨黨魁,發表任職演說的時候,就表示將改革保守黨,並希望在下一屆大選中率領保守黨與布萊爾領銜的工黨一決高下。
值得一提的是,在卡梅倫任職保守黨黨魁之後,所提名的「影子內閣」中,擔任教育大臣的詹森,以及擔任交通大臣的特蕾莎,都在後面會成為首相。
同時,卡梅倫在同巴倫的談話之中,也提出準備加快保守的「新老交替」的過程,開始重點培養具有潛力的年輕人。
聽到這話,巴倫揚了揚眉毛,看來另外的那位女性首相也要進入到保守黨的培養名單了,畢竟這個時候,英倫的選舉中已經有了政治正確的傾向。
年輕+少數族裔+女性,嗯,怎麼看都是值得重點培養的苗子。
……
在聖誕節之前,聯合能源集團的CEO埃佩利·辛格爾頓回到了倫敦。
在完成了對英倫國家電網公司的天然氣業務收購之後,他將英倫的事務交給了副手——主要就是對新收購的天然氣管網與原北方天然氣公司的管網進行整合,然後他就去往了加州,親自負責收購優尼科公司之後的整合。
根據當時收購優尼科公司時候的條款,聯合能源集團需要保留優尼科公司大部分雇員——之後聯合能源集團將優尼科公司位於美利堅的油氣資源出售給了雪弗龍,他們也接手了一部分員工,占到當時優尼科員工的四分之一。
剩下的優尼科員工,聯合能源集團除了留下大約三分之二在北美繼續支撐其業務之外,有三分之一的員工,就需要外派到美利堅的海外市場了。
其中就包括將將優尼科公司在加州的一處煉油廠拆遷到科洛之後,所建立的煉油廠。
此時,這一處煉油廠已經不僅僅是屬於聯合能源集團了,他們同西非洲集團進行合作,已經立項,將投資15億美元,在那處煉油廠的近旁,建設一個能夠日處理超過20萬桶原油的大型煉油廠。
而之後,原本這一處煉油廠也將歸於這個名為科洛聯合石化的煉化公司之中,並且還將繼續從美利堅本土拆解原本優尼科公司的煉化工廠設備,運至這裡,增加其規模。
這主要是為了利用科洛本土的人力成本和區位優勢。
一方面可以為科洛本土培養產業工人,增加當地人的收入,而所花費的人力成本,加上培訓的費用,也由於美利堅的支出。
另外,就是可以就近對科洛海上油田所產出的原油進行煉化——聯合能源集團已經放棄了優尼科公司在美利堅本土的油氣資源。
並且在成品油的銷售方面,北美的競爭已經足夠激烈,他們沒有必要參與到其中。
未來聯合能源集團的原油和成品油銷售,將會主要面向非洲本土以及亞洲和歐洲市場。
就像是這個科洛聯合石化的項目,聯合能源集團持有其60%的股份,西非洲控股持有40%的股份,他們將與華夏的中石化合作,由對方提供相應的設備以及新工廠的施工,這一部分費用,他們會以未來的產品進行交付。
在華夏的能源缺口越來越大的當下,這樣的合作對於雙方都是有利的事情。
科洛聯合石化的新項目,預計到明年年初就會開工,在2008年之前建成,正好能夠趕得上油價最高的時候。
另外,根據埃佩利·辛格爾頓對巴倫所說,科洛聯合石化也有意繼續同中石化合作,在華夏投資一個大型煉化項目,以就近供應亞洲市場。
根據標準渣打銀行負責全球項目財務的主管威爾·拉思馮帶領團隊出具的一份分析報告指出,隨著油價的走高,全球大多數產油國都有擴大開採規模的計劃,但目前全球的煉油能力不足對油價具有瓶頸作用。
在對能源極度饑渴的亞洲地區,煉油廠的運轉已經達到了其運行能力極限的95%;在北美和歐洲地區,這一比例也達到了90%。
在這份報告中,直接說明了:「這種緊張的運行程度已經抬高了石油價格。」
由於不少社區反對在附近修建煉油設施,因此絕大多數新建煉油廠都在美利堅和歐洲本以外……
就像是科洛聯合石化的項目,就很難考慮落地歐洲,除了人工成本之外,各種有關環保的審查,以及那些相關組織的抗議,就足夠頭疼了。
目前已知的大約60%的新建煉油設施都設立在亞洲和中東地區,主要分布在華夏、印度、沙特、越南、印尼、科威特和倭國。
而接下來華夏本土煉化規模的擴大,也會是空前的,但即便如此,對於其本身的需求來說,都依然有些不足。
「我接下來會去一趟科洛,那裡的新項目在動工的同時,人員的招聘和培訓就會開始了,不過在新煉油廠竣工運行之前,所有人員只能夠輪流在遷移而來的廠區進行實操培訓。」
埃佩利·辛格爾頓對巴倫說道:
「距離計劃中新工廠的完工還有將近兩年的時間,有人提出在這之前,可以讓這些工人去海外進行勞務輸出,既能夠獲得營收,又能夠培養工人……」
「這倒是不錯的想法,我會去推動這個事情。」
目前那種中東的產油國,包括沙特、卡達這些國家,當地的勞工,超過80%都是外籍勞工。
主要來自於印度、巴基斯坦和東南亞這些國家,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能接受一些科洛的勞工呢?
巴倫準備有機會跟他所認識的那些中東的權勢人物順嘴提一下這個事情,反正只是短期的勞務輸出,並且薪資方面,他們更有競爭力。
嗯,問題不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