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強勢插入(求收藏和推薦票支持,感謝)

  現在的70年代的漫畫主旋律還是還是黃玉朗與上官小寶的競爭,他們的徒弟分別被稱為「御林軍」和「上官家族」,這兩方在白熱化的競爭中影響和帶動了整個港城漫畫界的發展。這個時代,有電影分鏡式表現和精彩打鬥的武打類連環漫畫已經將普通的單格漫畫趕到了市場的角落,並影響港漫至後世。

  可能由於馬劍鋒能力很強,又或者是葉華最近到處出風頭,讀書好還能賺錢,還能打架,居然連馬榮誠和敖友祥這些中二青年也改邪歸正,被吸引了進來,在後世葉華可是聽過這兩位鼎鼎有名的大師級人物,敖友祥可是後來《烏龍院》的作者,馬榮誠更是《風雲》的創造者。有這麼一批人才,葉華更要大幹一場。

  在這個每年幾十億的龐大的市場,葉華也很想強勢插入,咬下一塊嫩肉。葉華頭腦里有大量創意和生產方法,以小組長帶領十八羅漢組成項目,打造數量驚人的超級IP,創造性的套用先進的流水線方式進行漫畫生產。

  記得八十年代開始,港城經濟一片大好,亞洲四小龍開始嶄露頭角,伴隨著經濟的騰飛,港城本土文化產業也進入了黃金時代。本土電影、電視劇、音樂開始發力,逐漸成為主流,外來文化消費品在這股洪流下也被擠到了一邊。在漫畫界,後來的黃玉朗的「玉朗王朝」不斷壯大,最終吞併了「上官家族」,統一了港城漫畫出版界。讀者對本土漫畫的需求開始變得供不應求,為了應對極速膨脹的市場,港城漫畫界才會出現工廠式的「流水線」漫畫創作方式。他們將漫畫的各個步驟分開,由不同的人分工處理。

  後來的港城漫畫製作流程就像工廠的流水線一樣。這種批量生產的漫畫雖然一定程度上淹沒了漫畫家的個人特色,但是卻使漫畫創作效率大大提升,滿足了市場的需求。而正是趁著這個黃金時代,後來被港人稱為「漫畫之父」的黃玉朗將手工業式漫畫工作室一舉發展成了上市集團企業。《中華英雄》、《龍虎門》、《醉拳》、《如來神掌》這些我們所熟悉的經典名作在後來的八十年代將港漫推到了頂峰。曾經流行的霓虹漫畫在港城本土完全被港漫壓制,最終淹沒在了港城本土文化洪流中。

  那個時期的港漫已經形成了我們所熟悉的風格,將精彩的打鬥和武俠、灰道題材發揮到了極致。港漫融合了美漫的寫實畫風、日漫的創作思路,加上具有中華文化特點的水墨風格和港城本土的文化,在世界漫壇正式開宗立派,開始綻放自己的光芒。

  葉華前世剛開始接觸的是日漫,對日漫中的成人文化有很深的研究,霓虹除了大量的成人和同人作品以外,甚至還有著專門刊登成人漫畫的雜誌,儘管羞於啟齒,但是成人內容確實也屬於霓虹漫畫很燦爛的一部分。其實在港漫發展中,成人漫畫也曾一度掀起過不小的波瀾。

  在六七十年代,歐美開始掀起挑戰性觀念和社會思想的姓解放運動,儘管美國和法國才是這場思想運動的主戰場,但是在亞洲相對開放的港城也受到了這股思潮的影響。受到港城社會風氣的影響,當時的港城電影和漫畫出現了不少的澀情與暴利內容,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譴責和抵制。

  基於當時的漫畫界狀況,去年,港英政付對漫畫下達了出版禁令,不過最終,在黃玉朗的積極串聯下,漫畫家與政府達成了共識,發表了《公仔畫之暴利與澀情的報告書》,同年《不良刊物法案》出台,界定了漫畫出版標準,並一直生效後世。

  然鵝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在日漫的壓力下,為了吸引讀者關注,港城漫畫界再一次被澀情內容充斥。葉華當時看得那個爽快啊,本來是個好小伙,看多了這些內容,上課注意力必定不能集中,每天想方設法租借道那些爽歪歪的漫畫或者影碟,學習成績當然一落千丈。聽那些租書老闆說當時為了搶奪市場,各大漫畫公司紛紛推出了《情雙周》、《情人知己》、《情周刊》等內容挑逗的擦邊球出版物。和上次相同的是,這些堪稱色情的過火漫畫很快就遭到了來自社會與政府的抵制,相繼停刊,最終,港城的色情漫畫再一次銷聲匿跡。後面才接觸到《龍虎榜》過過癮。

  九十年代之後,RB漫畫遍地開花,而港漫黃金時代逐漸沒落,那個年代日漫在港城不停發力,《龍珠》、《灌籃高手》、《哆啦A夢》、《亂馬》這些現在看來也是十分優秀的作品吸引了大量的漫迷。相應的,聞到甜頭的出版商開始爭相搶購霓虹漫畫版權,市場上充斥著各種翻譯後的日漫,港漫市場遭到了大幅度擠壓。港城漫畫界,此時工廠式的漫畫創作弊端已經開始顯現,和風格多樣的日漫相比,港漫顯得創作力匱乏,幾乎都是一味的堆砌「俠義」、「打鬥」,不管是人物形象還是故事情節都嚴重的與現實脫節,就像流水線產品一樣,千篇一律,很少出現能讓審美疲勞的漫迷們眼前一亮的作品。儘管這個時代也出現了像《古惑仔》這樣的優秀作品,但是就和日漸西山的港城電影一樣,風格單一的港漫已經很難像七十年代一樣將舶來漫畫壓到角落。

  到了二十一世紀後,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人們的娛樂方式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青少年這些漫畫的主要消費群體開始被遊戲、電影等其他的娛樂方式吸引過去。整個港城漫畫界進入了嚴冬時期,漫畫銷量大減,某種意義上來說,遊戲產業的發展,智能設備的普及間接導致了港城漫畫界自九十年代末期至今的低迷。

  曾經風光無限的《龍虎門》、《風雲》等霸權漫畫的銷量從巔峰時期的幾十萬驟降至數萬,漫畫家的收入也相應的縮水,有些漫畫家甚至無法維繫生活,只能無奈轉行。而這也形成了人才缺失的惡性循環,隨著老牌漫畫家紛紛棄筆隱退,作為港漫中流砥柱的一代人又因為生活壓力轉行至遊戲、GG領域,港城漫畫界人才青黃不接,斷代嚴重。甚至有報導港城漫畫家因失業6年跳樓這樣的悲劇讓人唏噓不已。

  儘管我們不勝唏噓,但是也不得不承認,港漫確實存在很多先天不足,已經沒有了曾經的輝煌,在網際網路時代的文化衝擊和融合中逐漸走向沒落。

  談及港漫的沒落,雖然有著網絡盜版的影響,外來文化的衝擊等外在原因,但是究其根本卻還是源於自身。上文已經提到過工廠化的漫畫創作很容易淹沒漫畫家的個人特色,讓作品變成千篇一律。霓虹漫畫界更多採用的是漫畫家加雜誌編輯的運作模式,而葉華是用小組長帶動項目的方式,儘管葉華會對小組長的項目作品提出建議,但是漫畫的主導權卻還在漫畫家手上。這種運作模式儘管效率不及港漫、美漫,但是能充分保證漫畫家的創作自由和思想靈性,所以在葉華帶領下的漫畫界一定會別具特色,就算沒有他的指點,也會有很多讓人驚艷的作品出現。

  漫畫與文學作品一樣都是文化與思想交匯的產物,單純的流水線式的創作方式只能製造商品而不是藝術品,港漫如果想再次騰飛,在運作模式上不做出一些改進是很難做到的。

  葉華來了,這次他一定會給港漫帶來不一樣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