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開一個醫院難不難?

  第254章 開一個醫院難不難?

  其實招收大量個體書販,跟他們以加盟合作的方式,先建立區域性書報亭連鎖集團,進一步拓展成全國性的連鎖書報亭集團的想法,就只是曹志強的靈機一動,還沒正式跟人開會討論。

  確切的說,之前曹志強去百貨商店買東西的時候,因為不需要他親力親為,只需要在茶館裡喝茶休息,所以那個時候起,他就在尋思這個事兒。

  只是那時候呢,雖然劉東海也當做臨時保鏢跟秘書,陪著曹志強在一起,可書報亭連鎖集團這種事情,曹志強不可能草率的跟劉東海談。

  但也正是因為曹志強一直在尋思這個堪稱「龐大」的項目,所以回到四合院,見到自己血緣上的親姐姐後,本來在談她的未來工作問題,卻不自主的牽扯到自己的大項目上了。

  順便,曹志強還把自己之前那個還不算成熟的想法,在這個四合院的涼亭里,對著自己的親姐曹佳佳,簡單的說了出來。

  曹志強其實也不求曹佳佳能給出什麼好建議,他就是純粹想找個可靠的,嘴嚴的人說一說,讓自己的思路更清晰而已。

  非要做個類比,就好像開腦暴會,要找個人傾訴一樣。

  曹佳佳當然沒想這麼多,也不知道曹志強純粹是想找個人傾訴,她只是本能的覺得曹志強說的這個事兒太大,有些超出自己想像。

  或者說,受限於見識等因素,曹佳佳以為,曹志強完全是為了自己,為了給自己安排個好工作跟好前途,所以才搞出收編千人個體戶這麼大的陣仗,其目的就是搞個醫務所,好讓她曹佳佳當所長。

  這就讓曹佳佳有些惶恐了。

  「志強啊。」聽完曹志強絮叨的曹佳佳皺眉道。

  「咱現在已經很好了,我也不強求什麼領導,你給我隨便找個醫院,比如廠辦醫院就行,讓我繼續當護士就可以了。

  可不能為了我,干違法亂紀的事情,這不行啊!」

  聽了曹佳佳的話之後,還在重新歸納思想的曹志強一愣,看了看滿臉擔憂之色的曹佳佳,立刻就明白了。

  很明顯,對方想多了,以為自己是要以權謀私。

  想了想後,曹志強決定不再跟自己的姐姐討論這些。

  反正按照姐姐的情況來看,自己怎麼安排她都可以。

  另外,曹志強現在也尋思過來了,就自己姐姐這樣的人,直接讓她當領導,確實步子太大,容易扯著蛋。

  還是先安排她去廠辦醫院,先繼續當一陣護士,然後再想別的辦法吧。

  至於醫務所,這肯定是要做的。

  倒不是為了自己姐姐,而是這本就是曹志強整個計劃的一部分。

  其實現在的曹志強,已經不是剛來時候兩眼一抹黑了,已經對這個時代有了些了解。

  為啥這個時代里,大家都羨慕國企職工呢?

  不光是工資的問題,還有隱形福利的問題。

  這個隱形福利,可不光是什麼獎金不獎金,或者什麼工業劵的問題。

  而是更實在的東西——社保!

  當然了,這時期還沒有社保這個詞,而是叫勞動保險,簡稱勞保!

  這個勞動保險,基本就兩部分,分別是括養老金跟醫療金。

  具體的統籌規劃單位,也有兩部分。

  首先一部分,是指機關事業單位的幹部,也就是檔案在人事局的那部分人。

  這些人的勞動保險,全部歸國庫來負責,由各地財政發放,具體福利待遇按照級別來算。

  另外一部分,是指企業職工,也就是檔案在勞動局的這些人。

  這些人的勞動保險,此時統歸工會來負責。

  具體來說,一般是根據國內所有工人收入的百分比,來進行統籌規劃。

  比如每個月抽取工人工資的百分之三存入總工會的勞保統籌帳戶。

  也就是說,企業的勞動保險,跟機關事業單位的勞動保險,打從五十年代起,就是兩條線,兩個池子,不是一回事。

  醫療保險也是一樣,機關事業單位的人,跟企業工人分兩個池子,但有個地方一樣,那就是根據級別工齡來打折扣。

  也就是你級別工齡越高,醫療費的折扣就越優惠。

  要是到某些很高的級別跟工齡,醫療費是全免的。

  表面看,機關事業單位的勞保優惠力度更高。

  可實際操作中卻不是這樣。

  因為從五十年代開始,就一直是企業更吃香,企業的收入更高。

  也正因為如此,工人在那個時代,才地位最高,最令人羨慕。

  無他,收入更高,福利更好。

  所以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由於企業的收入更高,企業的勞保池子的資金更多,這就導致工人的退休金也好,醫療報銷力度也罷,都高於同期的機關事業單位的人。

  工人老大哥的稱號,可不是白來的,那時候是真的待遇最好,地位最高。

  總起來說,從五十年代到改革開放初期,國家的勞動保險,其實都是國家負責,是典型的國家社保模式。

  畢竟不算走國庫的機關事業單位的保險,就說企業保險,因為企業都是國企,所以也算是國家給你兜底。

  可到了一九七八年,情況就變了。

  由於國庫空虛,各地企業也開始疲軟,很多企業效益低,負擔重,所以這個退休金跟醫療金呢,此時已經給國家造成了沉重的財政負擔,改革勢在必行。

  早在去年的時候,國家就開始在上海進行勞保改革試點。

  這個勞保改革呢,簡單說,是成立一個保險公司,然後由保險公司統籌集當地企業職工的養老金。

  具體執行過程中,會根據企業的效益,以及職工的個人意向,為職工向保險公司繳納養老保險金,而職工退休後,可以從保險公司領取養老金。

  簡單來說,這就跟後世的商業保險差不多,是單獨建立一個養老帳戶,多繳多得,少繳少得,只是盤子小了很多,風險讓企業跟職工一起承擔,不再完全由國家兜底。

  當然了,這個試點,也不是非得上海搞,其他城市跟企業,也可以自己申請搞這一套。

  但除非上面壓,否則地方沒有樂意主動搞改革的,畢竟這裡面的利益牽扯重大。

  如果歷史不變,那麼到了1986年,各地企業就會全部實行新的勞保方法,也就是俗稱的打破鐵飯碗,實行多繳多得的浮動性養老制度。

  說白了,就是那個時期,機關事業單位的勞保暫時不變,依舊吃財政,但是企業職工的養老金跟醫療金,全部由原先的國家兜底,改為社會統籌,或者叫企業自己統籌,類似羊毛出在羊身上。

  這樣一來,少了企業養老金跟企業醫療金這一塊兒支出,就大大減輕了國家的財政負擔。

  可是這個負擔,卻完全壓在企業自己身上。

  至於企業勞保完全轉化為社會保險的統籌社保制度,那得到九十年代以後了。

  但這個勞動保險不管怎麼變,那都是機關事業單位跟國企單位才能享受的福利待遇。

  對於廣大個體戶,對不起,反正在這個時期,伱是甭想享受養老金待遇跟醫療報銷待遇了。

  沒錯,個體戶有錢,而現在的醫院呢,藥費跟治療費也都不高,所以對有錢的個體戶來講,這時期看病真的不貴。

  所以,個體戶看病就醫,此時在金錢方面根本不是問題,個體戶看病的最大問題,是那種隱隱約約的羞恥感。

  你想啊,同樣去看病,旁邊一個有正式單位的人去看病,直接開口就報銷,說話都能大聲點。

  可你一個沒單位的個體戶,啥都自費,哪怕費用不高呢,相比其他那些能報銷的人,也會覺得矮人一頭。

  就連護士,對有單位的跟沒單位的,態度也都不一樣。

  對有單位的,尤其單位比較好的,身份比較高的,護士態度往往就比較好。

  對沒單位的個體戶,護士往往都是比較敷衍。

  所謂衣食足而知榮辱。

  八十年代初的個體戶,大部分都是進不去正規單位的傢伙,他們當個體戶,一開始的目的真的就是為了能掙口飯吃。

  等靠著當個體戶賺到了錢,衣食足的目標達到了,自然就有了更高的追求,那就是尊重。

  然而,在如今的國內,個體戶再有錢,也得不到應有的尊重。

  哪怕你是萬元戶,甚至十萬元戶,你只要是個體戶,那麼一個普通的工廠職工,依舊可以斜著眼睛看你,或者指著你的鼻子罵你。

  可以說,這時期的個體戶是有錢,但卻各種不受待見。

  這種情況,暫時是改變不了的,身為穿越者的曹志強也不能。

  然而,曹志強卻可以另闢蹊徑,把那些個體戶收編啊。

  如果曹志強以國企單位的名義,收編那些個體戶,跟他們訂立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協議,互惠互利,那就好多了。

  但是這裡還有個大問題,那就是曹志強的所謂收編,只能是跟他們以「合同工」的名義收編。

  這種合同工,企業自己的招人名單,類似於臨時工。

  而這種臨時工,檔案只能歸招人企業自己所有,既不能進人事局,也不能進勞動局。

  沒有正式的幹部或者工人身份,自然就不能去正規醫院享受相關的福利政策。

  是的,這個時期,無論是人民醫院這種正規醫院,還是廠辦醫院,醫療報銷也是卡的很嚴,必須是真正的幹部職工身份才可以。

  至於合同工,抱歉,暫時沒資格報銷。

  順便說一下,現在的臨時工,都叫合同工,而這個合同工,跟所謂的實習工還不一樣。

  企業實習工,也就是曹志強一開始進廠時候的身份,是你的個人檔案已經錄入勞動局的,屬於還沒正式轉正的工人。

  也就是說,對於企業實習工來講,他們雖然工資少,待遇低,但就身份來講,是妥妥的工人身份,在勞動局是有正規備案的。

  可合同工就不一樣。

  合同工的檔案,只是招聘企業自己管轄,不歸勞動局管,不是正規工人身份,無法享受工人身份能享受到的待遇,比如醫療報銷跟退休金。

  也就是說,企業合同工,對外說出去可以有面子,可以開介紹信買火車票甚至飛機票,但就是無法享受正規職工的養老金跟醫療報銷。

  如果不能醫療報銷,那麼一旦生病去醫院,你的國企職工的身份,立刻就會被打回原形,依舊會讓人有羞恥感。

  那怎麼辦呢?

  曹志強想到的辦法,就是自己開一個醫院,然後讓自己招聘的合同工,有病了就去自家的醫院治病。

  這樣一來,這些自己招聘的合同工,在自家開的醫院就醫,可以享受跟其他正式工人同等的報銷待遇。

  如此一來,那些個體戶在自家醫院裡享受了實惠,得到了尊重,心理上得到了滿足,自然會更加擁戴自己。

  個體戶本身就是一盤散沙,收編這些人入伙,必須讓這些人有個心嚮往之的凝聚力,或者信仰才行。

  光論賺錢,對這些閒散慣了的個體戶的吸引力不大。

  只有讓對方感受到尊重,覺得加入自己這個團隊後能提升社會地位,那才會讓他們心甘情願的讓利出來,並心甘情願的替自己開疆拓土。

  開一個醫院難不難?

  答案是,對此時的國營單位來說,一點不難!

  此時的國營單位,是可以自己建立醫院的,審批手續比地方政府的人民醫院要簡單多了,只需要企業自己同意,且能拿得出這筆錢就行。

  畢竟此時的國企,還是一個相對獨立的體系,地方政府很多時候都管不到的。

  企業辦社會了解一下!

  比如京城吧,此時的京城,首鋼醫院的醫療條件那可是名列前茅的存在,某些硬體條件跟薪資待遇,比人民醫院都牛逼。

  然後,醫護人員其實也不難招聘。

  實際上,你要說五六十年代,國家奇缺醫護人員這沒錯。

  那麼到了八十年代,雖然國家總體上還是奇缺醫務人員,但相對來講,其實國家此刻最缺的不是醫務人員,而是讓這些醫務人員可以一展身手的醫療場所。

  換言之,此時國內經過了二十年的培養,各個醫科學院培訓出來的醫護人員數量已經很多了。

  但現在的問題是,國內目前的醫院數量很少,完全容納不了那麼多的醫務人員。

  這就導致很多醫護專業出來的學生,根本沒法到醫院從事自己擅長的醫護工作。

  或許要說,城裡醫院少,可以去農村啊。

  可現實是,在城裡上過學的醫護人員,有幾個樂意下鄉的?

  在城裡當個工人啥的不香麼?

  也就是說,國內此時的醫院都是國字號,要麼是國家財政建立,要麼是國企自己建立。

  現在國家財政沒錢,沒多少錢建立更多人民醫院。

  企業呢,效益好的企業早就有醫院了,效益不好的企業也沒錢建醫院。

  要知道,醫院這玩意兒,此時就是純粹的賠錢貨,所謂以藥養醫的改革,此時還沒開始呢。

  因此,曹志強要是自己掏錢建立自己的醫院,哪怕只是一個類似社區門診那樣的醫務所,也會一路綠燈。

  此時的國企開醫院有多簡單呢?

  這麼說吧,曹志強如果想開醫院,只需要跟李廠長打個招呼,李廠長同意就行了。

  接下來,曹志強只需要弄套房子,再招聘一些醫生護士,購買一些醫療器械跟藥品,然後負擔那些醫生護士每月的開銷,當然還有其他水電之類的開銷,就可以掛牌開業了。

  一個醫院,就這麼簡單!

  至於開醫院純粹賠錢這方面。

  曹志強也想過了。

  沒錯,現在開醫院,確實是個純粹的賠錢貨。

  但是有了一個自己的醫院,就可以把眾多個體戶凝聚起來,讓他們捨不得離開自己。

  再者說,賺錢了,也需要做點公益事業。

  多開醫院,也屬於公益事業,能給自己帶來好名聲。

  有了好名聲,就有了金光護體,好處自然不言而喻。

  其他的隱性好處,曹志強暫時沒想明白,但肯定利大於弊。

  畢竟此時開醫院,又簡單又便宜。

  要是等醫療改革後再搞,未必就那麼容易了。

  與這些好處相比,給自己老姐安排工作,真的只是附帶的。

  不過,既然自己姐姐這麼害怕,那暫時先不把真相告訴她。

  還是等自己的醫務所建立了,再直接給她安排工作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