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張允買牛
劉辛與程昱來到幼兒園,所有老師看到劉辛都向他行禮,很多小孩都是好奇的看著劉辛,他們可都是在劉辛的傳奇故事中長大的。
一名老師看到劉辛到來,知道他是來看劉幸的,便領著劉辛前往劉幸所在的草場,這裡的孩子都是五歲大,一個班有三十名學生。
能與劉幸一個班的,可都是益州核心官員的孩子,而且這個班女孩子明顯要多一些,劉辛與程昱到來,劉幸正在被一群孩子圍在中間,沒有看到他們,程昱的孫女卻是看到程昱的到來。
「爺爺!」小姑娘長的很是乖巧,但劉辛看她應該要比劉幸大一歲以上,竟然也與劉幸一個班。
「晴兒乖,在這裡與少主玩的怎麼樣?」程昱看見自己的孫女很是開心。
「晴兒很聽話,只是少主不喜歡與晴兒玩!」程晴兒委屈道。
劉辛看見劉幸與一群孩子在操場上跑的飛快,跟他一起的有男孩還有女孩,程晴兒的性格是懂事安靜的,沒法融入這群孩子中。
劉幸感覺自己身邊的小夥伴都停了下來,只有兩名老師緊緊保護在他的身邊,他停下腳步看見劉辛竟然來了,劉辛這是第二次來幼兒園。
「孩兒,見過父親!」劉幸已經五歲,王小花與他的老師都給他在教禮儀,尤其是見劉辛時候的禮儀。
「起來吧!過了年你就五歲了,為父看你性格頑皮難以安靜,便讓程尚書做你的老師,你以後可要聽程尚書的話,不要讓為父失望。」劉辛對劉幸說到。
劉幸不喜歡讀書,非常的不喜歡,比以前的張飛還要厭學。但是他卻是很聰明,學習任何東西都快,劉辛覺得這可能是因為自己是兩千年後的基因,與這個世界基因結合發生好的變化。
「見過老師!」劉幸學習大人模樣向程昱行禮。
「起來吧!你的父親他是一位偉大的君主,希望你以後也能像他一樣。我會教你如何做人,其他的你自己學習,每旬我會給你上三節課,每節課一個時辰,不會占用你太多玩耍的時間。」程昱對劉幸說到。
「多謝程尚書,我以後必定好好學習,以後讓益州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劉幸說到。
程昱點點頭,今天在劉辛的見證下程昱與劉幸的師徒關係確立,劉辛這也是一下子確定了程昱首臣位置,另一方面也是告訴所有人自己繼承人確定。雖然他如今還沒有稱王,但是已經與王無異。
時間緩慢走過,天下局勢一直未有大變,益州還是在奮力修路,鐵路建設越來越快,越巂郡南部鐵路修通,從棉虎鐵堡開始修建的鐵路已經修到瑞縣南部,1800多里長的鐵路縣已經修建近半,益州每年鋼鐵產量都在以超過5成的速度增加,官道建設已經快到了尾聲。
初夏的蠶陵縣,清晨還是稍微有點涼意。張允帶領三千荊州士兵進入益州已經一個月時間了,原本以為需要兩個多月才能到蠶陵縣,不想只用了一個月時間他們一路走過近兩千里路程,來到了他們目的地蠶陵縣,張松給他們介紹的耕牛賣家就在這裡。
「你們這麼多人幹什麼的?怎麼不見你們有商隊標誌?」進入蠶陵縣,就有一隊騎兵上來對他們進行詢問,這種事情張允他們經過益州每個縣城都會遇到。
「我們是從荊州來的,前來蠶陵縣購買耕牛,這是州牧府給的介紹信。」張允拿出一個信封,取出裡面的介紹信交給士兵,他知道益州所有巡查關口的衛兵隊長必然識字,他們一般都很是客氣,但是如果你態度不好,那麼今日通過這裡難度可就大了。
「是州牧府的介紹信,你們過去吧!這個高原牧場是甄家商會的產業,也是我們益州最大的牧場,其中養殖耕牛多達三萬頭,你們可以到蠶陵縣城尋找甄家商會的人,他們會告訴你怎麼買牛。」衛兵隊長對荊州眾人說道。
張允謝過衛兵隊長,然後讓所有人通過,他可不敢給衛兵錢財,因為剛進入益州的時候他給過,結果被嚴查了一天時間才讓通過。如今他也是知道,這些衛兵每個月軍餉比他們士兵一年還多,在益州只能上位者給下位者打賞。
進入蠶陵縣區域,張允一眾順著官道一路上走過十多個瓮城,每次看到這些小巧的城市張允他們都十分的羨慕,因為這小城都是鄉,每個鄉人口都是3000到一萬,一個縣能有三十個以上這樣的小城,遇到賊匪襲擊完全不用怕,相互聯合沒有三千賊匪很難對他們造成傷害,他們也終於知道益州為何賊匪現在這麼少了,沒有地方可以搶劫,都從良了。
蠶陵縣屬於蜀郡北部重要城市,整個蠶陵縣人口四十萬,是整個益州牧場與棉花種植最多的縣城,進入這個可以容納三萬人的縣城,張允看到這裡街道上到處都是牛羊,很多商隊都在這裡進行牲畜交易。
張允在市場上詢問了下牛羊價格,基本是益州牲畜價格的一半,而張松給他們的耕牛價格比市場價格是要便宜一成左右,看到這裡他們這才放心,來到縣城鬧市區,找到了甄家商會在這裡的辦事處。
甄家商會負責人看了介紹信,告訴他需要前往蠶陵縣7個牧場才能把所需要的耕牛湊齊,如果錢付的及時,半個月內就能把所需要耕牛全部拿到手。
張允讓手下官吏去各牧場買牛,然後他自己在蠶陵縣內等候。對益州了解越多,張允就對荊州越沒有信心,雙方差距太大了,無論是從任何方面。
就像他現在所處的蠶陵縣,那是在蜀郡連前七都排不上的縣城,在整個益州都排到20名以後,而人口卻是與襄陽縣相當,論富裕與繁華,三個襄陽縣都比不上蠶陵縣,這裡已經靠近草原區域,土地並不肥沃,糧食種地里產量很低,就這樣都能超越襄陽城可見荊州與益州差距有多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