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196讓美國再次偉大
用質子,也就是氫原子核去轟擊氘原子核,這個想法完全是出於盧瑟福在得知陳慕武從液態氫中分離出氫的同位素這個消息之後的一廂情願不切實際的想法。
先不說製備氘氣的難易程度,反正自從陳慕武發現氘之後,英國空氣公司就承接了用量不大的各個大學的氘氣生產工作——雖然他們是和陳慕武採用同樣的蒸餾法,純度不高。
用氘當靶子純純費力不討好,首先常溫常壓下,氘是氣體,不好控制。
其次,氘原子核中有一個質子和一個中子,中子數占比百分之五十。
而氦原子核中有兩個質子和兩個中子,中子數占比仍然是百分之五十。
當然,氦也有和氘同樣的毛病,那就是它也是氣體。
但是來到鋰原子這裡,它有三個質子和四個中子,中子數占比已經超過了一半。
如果真的能用質子從原子核里把中子給轟擊出來的話,那也應該選用這種轟擊到中子的概率更高的原子來當靶子。
更何況陳慕武還知道,無論用質子轟擊氘、氦還是鋰原子核,是絕對不會把原子核裡面的中子給打出來的。
但是用質子來轟擊鋰原子核,確實是一個可行的實驗。
在摸著別人的石頭過河這件事上,陳慕武最有發言權。
他這次要摸的不是別人,正是現在在旁邊,協助他設計製造質子源的考克羅夫特。
原來的歷史當中,考克羅夫特在卡文迪許實驗室里研製成功粒子加速器之後,做的第一個實驗,就是用被加速器加速過後的高能質子,去轟擊用鋰金屬製成的靶子。
用鋰金屬做靶子的好處有兩點:
第一是它是固體,雖然化學性質很活潑,但總比看不見摸不著的氫(氘)氣和氦氣要好控制得多。
第二,則是因為鋰原子的原子序數小,半徑也小,核內的核子數不多,也就是俗稱的輕核。
這樣一來,被加速過後的高能質子,就能很容易地進入到原子核的內部,和這個原子核發生核嬗變反應。
對於質子和鋰原子核,這兩者之間具體的核反應是,質子進入到鋰核內部,把原子核的核電荷數從三變成四。
三個質子四個中子的鋰-7,也跟著變成了四個質子四個中子的鈹-8。
元素周期表上,鈹的相對原子質量是9,這也就是說,地球上出現的大部分穩定的鈹元素,都是以四個質子和五個中子的鈹-9形態出現的。
對鈹而言,鈹-8隻是一種不穩定的同位素,經由轟擊產生以後,很快就會因為不穩定而分裂,均勻地分裂成為兩個相同的氦原子核。
換言之,在靶子位置處的鋰元素,經過高能質子的轟擊以後,會發射出兩個阿爾法粒子。
這個核反應,除了是第一次利用人工加速的粒子對原子核進行核嬗變之外,還能第一次從實驗上證明愛因斯坦質能方程的正確性。
不論是反應前的質子和鋰原子,還是反應後的兩個阿爾法粒子的質量,測量這些粒子的質量,對現代科學水平發展而言完全沒有問題,都是很容易就能在實驗室中得到具體數值的。
只要做兩個簡單的加法計算,和一個同樣簡單的減法計算,就能很容易地得出,反應前和反應後的粒子質量和不一致,也就是產生了所謂的質量虧損。
按照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很容易就能計算出,這一部分質量虧損,轉化成的能量是多少。
而這一部分能量,當然不會憑空消失不見。
只要再去對剛剛那個核反應測量一下反應全程釋放出來的結合能,並把實驗數據和理論計算得出來的進行對比,就能知道愛因斯坦的理論是對是錯了。
原來的歷史進程中,愛因斯坦早在1905奇蹟年的時候,就提出來了這個公式。
可直到二十七年後,才最終被考克羅夫特在他的粒子加速器中獲得證實。
這期間的時間跨度,實在是太大了一些。
但這同時也能夠說明,偉大而天才的愛因斯坦,他是多麼地富有遠見!
這一次陳慕武雖然把實驗驗證的時間往前提早了五六年,可依然不會讓愛因斯坦的偉大因此被削減一絲一毫。
這個實驗好做,而且還能出成果,比老師盧瑟福那個不切實際的幻想要好太多了。
但他不能和考克羅夫特具體解釋這背後的一系列彎彎繞繞,只好隨便編了幾句謊話,把他給糊弄過去。
氘氣太貴而且還是氣體啦,金屬鋰是固體方便做實驗啦,等等。
說是謊話,可陳慕武也沒有騙人,這些確實都是他改變實驗思路的原因,只不過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他勉勵,或者說是和考克羅夫特共勉,我們早一天把質子源給製造出來,說不定就能早一天用質子從鋰原子核中,把盧瑟福主任心心念念的那個電中性粒子給轟擊出來。
只是或許因為太過激動,陳慕武忘了他剛剛已經過早地把用這個實驗來驗證質能方程這件事,給講了出來。
這讓考克羅夫特有些疑惑,把氘換成鋰,其目的不還是要實現盧瑟福的構想,從原子核中轟擊出電中性粒子嗎?
這和質能方程又有什麼關係?
等又過了幾個月,實驗最終完成之後,考克羅夫特終於意識到了,和愛因斯坦一樣,陳博士這個人,也擁有著天才般的先見之明。
難道說他早就預料到了,這個核反應不會出現電中性粒子,只會發射兩個阿爾法粒子麼?
……
陳慕武在劍橋大學裡心無旁騖地做實驗,劍橋大學之外,或者說除了他的那間實驗室之外,卻都因為克勞瑟的一篇新聞報導而炸了鍋。
在英國國內,首發的《曼徹斯特衛報》以及轉載的《泰晤士報》和《每日郵報》,這篇新聞都出現在科學版面當中,很少有編輯會把他歸類到時事一版。
這是因為英國的媒體同樣是由政府所控制,政府部門不讓過分宣傳有關罷工的事情,想要對這件事情冷處理。
好在因為和劍橋大學還有卡文迪許實驗室有關係,所以還可以放到科技版中出現。
但是英國以外的外國媒體,卻不管那麼多。
這種被駐倫敦記者,用跨國長途新聞電報發回國內的價值好幾英鎊的新聞,當然會出現在國外新聞的那一版啦!
英國最有名的學校是劍橋大學。
物理學界最有名的實驗室是卡文迪許實驗室。
世界知名的兩個物理學家,其中之一的陳慕武,剛好是本次新聞的誘因。
卡文迪許實驗室的主任,加上青年才俊陳慕武想要離開劍橋大學,沒人會為這次分則兩傷的不和平分手而感到惋惜,卻都想從中分一杯羹。
一個是德藝雙馨的老物理學家,一個是風頭正盛的物理學新秀,兩者得一便可安天……極大地提高本校的物理學水平。
於是除了已經提前派來說客馮·諾依曼的哥廷根大學,全歐美的大學也都紛紛聞風而動。
在大西洋對岸的美國,有好多不差錢的大學,早就盯上了陳慕武這塊肥肉。
之前擔任美國駐華公使的康奈爾大學前校長舒爾曼,在去年已經期滿離任,他現在的身份是美國駐德國的大使,為《道威斯計劃》的實施出了不少力。
雖然在中囯獲取歐洲的新聞比較困難,但舒爾曼在華任職期間,始終都在西人辦的英文報紙上,關注著有關陳慕武的新聞。
當然諸如《字林西報》這些個國內的英文報紙,也樂於報導陳博士。
因為他算是中囯和歐美之間的一種聯繫,同時還算是半個仩海寧,很對租界裡那些看得懂英文的中囯上層知識分子和買辦們的胃口。
從中囯來到德國之後,舒爾曼才從使館中收集的那些舊日報紙,和源源不斷送來的新報紙當中,看到了各種有關陳慕武的詳細消息。
他愈發覺得當初沒能把陳慕武邀請到康奈爾大學去學習,是他在中囯任職時做過的最失敗的一件事情,比處理津浦鐵路上的那次臨城大劫案還要失敗。
舒爾曼在心中又記恨起了那個把胸脯拍得啪啪響,打著包票說一定會把陳慕武送到康奈爾去的胡適。
大多數中囯人身上體現出的像陳博士一樣的那種謙卑,在他身上是一點兒都瞧不見,全都是愛說大話的臭毛病!
好在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在報紙上看到了劍橋大學校監貝爾福不知道發什麼癲,想要把陳慕武趕出學校去。
舒爾曼覺得康奈爾大學的機會,終於來了。
他立刻通過駐德大使館的專用電報,給在他之後接任校長的利文斯頓·法蘭德發報,讓他無論用什麼方式,必須儘快把聘書送到劍橋郡的陳慕武手裡面。
鍾意陳慕武的,遠不止康奈爾一家。
哈佛大學的校長,雅培·洛厄爾,還有加州大學的校長,坎貝爾,這些和陳慕武多多少少打過交道的大學,也像康奈爾大學一樣,準備在第一時間,給陳慕武送橄欖枝。
包括沒和陳慕武直接交流過,只能算是神交已久的師兄,芝加哥大學的物理系教授康普頓,也跑去向系主任麥可孫建議,說要藉此機會,把陳慕武給邀請到芝加哥大學來。
只有去劍橋請來陳慕武,才能讓芝加哥大學物理系不懼其他大學物理水平的飛速崛起這個現實,仍然保持美國國內領頭羊的地位。
康普頓的這番話多少有些妄自菲薄,乍一入耳,讓麥可孫覺得有些不爽。
哦,有我這個美國第一位諾貝爾獎得主坐鎮的芝加哥大學物理系,卻不能維持穩固地位。
非要把那個中囯第一位諾貝爾獎得主請到這裡來,才能穩坐釣魚台,是吧?
這是外來的和尚會念經,還是說,美國比不上歐洲也就算了,現在連中囯都不如了嗎?
必須想些辦法,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
不過等平靜下來之後,麥可孫也覺得康普頓的這番話,雖然姿態低了一些,但中心思想還是好的,陳博士確實和別人不一樣。
他在劍橋短短几年的成果,隨便拿出一件來,都夠其他一個普通的物理學教授吃一輩子了。
自己年紀已經很大,再過兩三年該考慮退休的事情,是時候給芝加哥大學的物理系主任找個接班人了。
他原本屬意今天來找自己的這位康普頓教授,也曾經幾次提到過這件事情。
康普頓明知請來陳慕武,可能會讓自己失去系主任的職位,卻還是執意相邀,這足夠說明,他是真心為了芝加哥物理系的發展。
但麥可孫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這讓才剛高興起來的他,又瞬間失落了下去。
「阿瑟,我原則上同意把陳博士請到芝加哥來只是有另外一件事,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
「陳博士發現了黃帝星之後,美國國家科學院打算為他頒發沃森獎。
「把以一個曾經在中囯工作過的天文學家命名的獎項,頒發給一位中囯人,這應該很有意義才對。
「但陳博士在這個消息對外公布之後,很快就宣布拒絕領獎。他拒絕的原因不是對我們這些美國同行的牴觸,而是用拒絕進入美國這一行為,來表達對他的同胞被限制進入美國這一限制移民的法案的不滿。
「我之前也曾想過,如果有一天,國會的那幫老爺們,把這個不合理的法案給廢止的話,陳博士可能就會來美國和我們大家見面了。
「可是就在陳博士發現新行星後不久,我們這位保守到有些過分的柯立芝總統,又簽署了一個變本加厲的新移民法,旨在排除所有的亞洲移民,就連那些能在《華盛頓海軍條約》中勝過法國和義大利的本人也不例外。
「這下子,這幫政客們算是徹底斷絕了陳博士來美國的希望了。」
麥可孫之所以把這件事記得這麼清楚,是因為他除了是芝加哥大學物理系教授,還是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長。
當時要為陳慕武頒發沃森獎的,也正是他本人。
麥可孫的一番話,讓康普頓陷入沉思。
一心沉迷於學術當中的他,只想著邀請陳慕武來芝加哥,完全沒想過背後還有這麼多的彎彎繞。
半晌,康普頓才開口說道:「主任,那您說,我們和其他幾所大學聯合,向國會施壓,請他們為了陳博士廢除這項法令如何?
「只要能把陳博士請到美國來,哪怕把他平均分成三份,讓他每年四個月在芝加哥,四個月在哈佛,四個月在加利福尼亞,都對提升我們的物理水平大有裨益。」
「阿瑟,你想得太天真了,這法案是柯立芝總統簽署的,他肯定不會自己反對自己。」
「主任,或許我們可以尋求一些其他人的幫助。商務部長赫伯特·克拉克·胡佛,據說此人是現在政壇當中的一匹黑馬,備受選民們的喜愛。
「而且他還有在中囯工作過的經歷,一定能懂得這些法案的不公平之處。
「據說柯立芝在本屆任期結束之後,將不會再次競選總統,胡佛可是繼任總統位置的大熱門。
「如果我們從這位商務部長下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說動並請他出面向國會提議,廢除對那些亞洲移民不平等的法案,這個辦法可行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