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養殖業抬頭

  【默唸三遍網址 請問記住了嗎?沒記住的話下章我再問一遍。最好幫我分享到Facebook哦】

  八十年代哪些人最厲害?不是學歷高的,也不是背景深厚的,而是善於審時度勢,敢為天下先的創業者。

  這可不是開玩笑。

  那個年代過來的人,都知道一個道理,如果你的所作所為,跟國家的政策相違背,不僅僅是損失一點錢財,搞不好要坐牢的。

  所以敢做,並最終取得成功的人,不僅僅是能力強,眼界也非同小可。

  許老師如果沒有被自己搞下來,讓他照著原來的歷史軌跡走的話,說不定十年二十年後,走上比祝良驥更高的位置也不一定。

  現在有了這些污點,想走仕途當然不可能了。

  在鄉下搞養殖業,說明他依然不甘心當個普通人,想通過這個方式,走出一條新的路子。

  對於他這樣的表現,周桃倒不擔心他。

  做生意的話,他就算有三頭六臂,也比不過自己這個重生者。

  「據說他找大隊長批地的時候,被你大伯知道了,還想攔著,後來不知道怎麼搞的,大隊長同意了。」周國勇心態沒有周桃好,對此還有些耿耿於懷。「你大伯現在都不高興呢!」

  農村里都這樣,既然兩家的矛盾已經公開了,就不會掖著藏著。

  大哥當然不希望跟自家有仇的人,有機會鹹魚翻身,走到自己前面。

  那不是給對方報復的機會嗎?

  「肯定是給大隊長和其它村幹部送了好處唄!」楊桂芳不以為然地回答。「否則他們明知道這個情況,怎麼可能答應?」

  除了大隊長,村里還有其它幹部。

  如果有人走通了關係,大隊長不可能因為大伯,跟他們過不去。

  她現在是越來越明白女兒的做法了,也知道想辦成事,不送禮肯定辦不成。

  「這麼多雞?」周小滿的關注點跟大人不在一個頻率上,聽到數量後嚇了一跳。「怎麼養得活?」

  家裡有五十多隻雞,已經感覺非常多了,再增加二十倍,他不敢想像那種場景。

  「這是辦養雞場,有幾萬隻都正常。」周桃替他解釋了一句,又轉頭問爸爸,「大隊長家現在有什麼變化?」

  兩個月前,他過來找自己,也問起過養殖的事。

  當時自己讓他關注一下兔毛的價格,也不知道後來怎麼樣了?

  他會同意許老師的申請,估計一方面是其它村幹部做工作,他不好駁他們的面子,所以猶豫了一段時間後,最終同意了。

  另一方面,也有看看許老師到底能搗鼓出什麼的意思。

  鄉下地方,大家的見識有限,想找一條賺錢的路子不容易。

  許寶根人品不行,能力卻是大家公認的,如果他能找到一條好路子,大家也可以跟著做。

  「變化?還是老樣子啊!」周國勇怔了一下,忽然反應過來。「對了,他在院子邊上的空地上,蓋了幾間平房,據說也打算養些東西——」

  這個其實不算什麼事了,畢竟家家戶戶都有這個計劃。

  「秋天的時候,他來問我,可以養什麼東西?看來他已經有目標了。」周桃說了這樣問的原因。

  其實在這個階段,因為大多數人還沒反應過來,所以不管是養長毛兔,還是其它家禽家畜,只要肯干,賺錢都沒問題。

  等到農村的養殖戶多了,才會慢慢發生一些意外。

  比如兔毛價格太幅度下降,比如農產品出售困難等等,說到底,無非是供應方一下子產量太高,超過市場的負荷了。

  等其它行業跟上來,老百姓收入高了,需求變大,這個市場又平衡了。

  「那你說我弄個畜牧場養豬有沒有問題?」楊桂芳見女兒這樣說,連忙問道。

  這件事夫妻倆以前就商量過,只是一時定不下來。

  「當然沒問題。」對於媽媽的執著,周桃也沒打算反對。「只是會比較辛苦,你量力而行就好。」

  現在建小弄養豬場,用傳統的方法飼養,問題不大。

  如果因此提前催生出大量的飼料工廠,讓養殖方法發生變化,豬肉肉質大幅度下降,這是她不願意看到的。

  「那行,如果找到合適的地方,我再跟你說。」楊桂芳笑著叫道。

  沒有養殖場地,一切是空話,必須等找到才行。

  自家邊上這點空地,肯定不行。

  她也不想因為養豬,把家弄得臭烘烘的,女兒辛苦造了這麼漂亮的房子,不能給她丟臉。

  「行。」周桃肯定地回答。

  一家人隨意說了些家裡的雜事,因為難得團聚在一起,所以氣氛一直很溫馨。

  電視裡這時候在放GG和新聞,所以大家的興趣就少了些。

  吃過午飯,收拾完屋裡,見電視依然沒有好節目,楊桂芳就讓小滿放錄音機來聽。

  知道媽媽的喜好,他放了一盤《梁祝》的磁帶。

  當進入草橋結拜這段時,楊桂芳跟著哼唱起來。

  其實收音機偶然也會放戲曲片段,只是聲音效果差,有時候運氣不好,打開時已經唱到尾聲了。

  不像現在,想聽哪裡就哪裡,太方便了。

  楊桂芳把上午宰好的雞和鵝,裝在臉盆里拿出來,放在客廳的茶几上,邊聽戲邊清理它們身上的絨毛。

  以往一個人在家做這些事,多少有些枯燥,必須開著收音機才行。

  現在有女兒陪自己,還能聽戲,就有趣多了。

  「對了,聽說越劇團現在在招人,隔壁村有個小姑娘,已經被錄取了。」楊桂芳又說起這個消息。「村里還有人帶著小孩子去報名呢!可惜人家看不上——」

  她們這一代人,聽得最多的是樣板戲和越劇,當年村子裡還有人組織排戲,可惜她沒有機會參加。

  現在自己的孩子有機會學唱戲,他們也願意給這個機會。

  「學唱戲太辛苦,沒必要的話,還是算了。」周桃想了想,並不支持家長這樣做。

  倒不是有偏見,主要是越到後面,聽戲曲的人越少。

  很多這時候學唱戲的人,到後面幾乎沒機會登台表演,只能在人家有紅白喜事時,站在路邊唱。

  更多的人重新選擇職業,當個普通的工薪階層,浪費了這些年的苦練。

  【章節開始的時候讓你默唸三遍還記得嗎?分享臉書可能有驚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