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農業雜誌的爭搶(第一更)

  「這小伙子有點意思啊,對於國家農業重點的分析不可謂不到位,有些論段,簡直是一針見血。

  很難相信,這只是一個剛剛20歲的小伙子說出來的話,哎呀,人大這次果然撿了大便宜了。」

  趙楚說這話的時候,心頭也是比較興奮的,畢竟他就出自於人大。

  人大這個地方還是挺神奇的,畢竟很多領導人就是出自於這個學校,而身為學習和政治層面都能扯上關係的學校,人大擁有與生俱來的強大影響力。

  當然,這個學校的豐功偉績在2000年左右,就會因為一股風氣的衰弱和歪曲。

  然後漸漸的向陌路的方向走去。

  當然就算是有一絲遲暮的意思,但是往後發展的那些味道,也仍舊會讓這所學校,成為千千萬萬個學校之中的重點大學。

  趙楚生為農業部的副部長,其實平時工作特別忙。

  也壓根就沒什麼時間,去看一個小屁孩兒寫的文章。

  當然周正現在已經不能被稱作小屁孩兒了。

  因為他的這些文章,其實已經入了這些領導們的法眼,領導們也不是傻子呀。

  小伙子寫的東西這麼好,而且極富有哲理性又有推敲的可能,他們幹嘛不把這小傢伙往上捧一捧呢?

  畢竟,於他們而言,又不會費什麼吹灰之力。

  更重要的是,國家出版總署那邊的唐署長似乎對這小子特別看重。

  而且,就連唐署長,竟然也默認自家閨女在那小子的一個農業報紙里上班,當的還是秘書。

  其實這個時候國內對於秘書的這個職業的諷刺已經達到了一個極致啊。

  因為,當時處於一個社會制度經濟發展的一個高速膨脹的時期,很多人下海經商之後有了錢就喜歡拿著權氣給自己換老婆,而換來的老婆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他們卻不知道,而且這個時段,能給那些大老闆當秘書的人是恨不得不知道他們是小三身上穿的特別妖艷,手裡拿著老闆們給他們買來的包,就像是想向人們表現出自己有多厲害似的。

  而那些老闆們,似乎也覺得這樣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

  「小李,你過來一下!」趙副部長看完了這幾篇文章,轉頭看向自己的秘書。

  「欸,部長!您說……」小李剛才在一邊也看著呢,自家部長對於這個小伙子,口頭上的讚揚和表彰也確實讓他感受到了一股非比尋常的感覺。

  因為,自家部長在農業部幹了將近20年了,平時就是大家口中的「趙閻王」。

  當然,之所以有這樣的稱呼,也是因為他平時在工作的過程中狠抓狠打,完全不給任何人講情面。

  不過這是對幹部的。

  而對於那些可憐的百姓或者說一些普通的老百姓,他卻溫柔的像是給人如沐春風一樣。

  短短二十年時間,趙楚就能夠從一個公務員的級別升任至副部級。

  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夠達到的水平,哪怕是有很大的本事,但如果不會做人,也肯定到不了這個境界。

  「你去聯繫一下《中國農業信息》,看能不能把這幾篇文章刊登上去!

  哦,對了,《農民日報》那邊,你幫我聯繫一下馮總編……」

  中國農業信息雜誌是經過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華國人民共和國農業部主管的專業級刊物。

  該雜誌具有發行量大,覆蓋面廣,影響廣泛,公信力高等特點。

  具體作用則是溝通農業信息,預測市場動向,服務科教興農,指導農業生產,促進經濟發展。

  說了那麼多。

  其實歸根到底就是一個意思。

  這個雜誌就是農業部主管的,相當於內參一樣的一個報紙。

  國內能跟這個級別的農業雜誌相抗衡的,幾乎沒有。

  唯一幾個能掛上號的,諸如華國蔬菜,華國園藝文摘,華國農業氣象,華國種業,華國林業教育,華國城市林業等相關性質的刊物。

  「好的,部長……」

  說話的功夫,小李狠狠地咽了口唾沫。

  周正他又不是不知道,這小子的名字現在已經在京都擴大開來了,不敢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但只要是能夠在一些上流社會的人,幾乎都知道這小子的名聲了而且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還有給那小子起了一個外號,叫周歪!

  因為他的名字叫周正,但是只要和他打過交道的人都知道。

  這小子的名字。

  雖然叫得方方正正的,可是人蔫壞蔫壞兒的,而且有時候,就是不按套路出牌,能夠狠狠的給他們打擊,讓人防不勝防。

  這種小混蛋,和他打起交道來真的很不容易。

  其實具體的學術期刊如果讓周正去寫的話,他肯定寫不出來,就比如說,影響農業類型的因素。

  除了地形,水源,氣候,類型,土壤,光照,熱量,這些幾乎念過書的人都知道的東西,能夠影響農業生產和發展的東西,其實還有很多。

  但是周正又不是專業學農的,他頂多也就只能把一些大的思想傳遞出來而已。

  ……

  當天下午。

  一家起碼有六十來年的老字號茶館裡。

  「馮總編啊,今天讓你老人家過來,也就是為這個事兒……」

  趙副部長指著手上的京都生活報,「你看這上面寫的。」

  「農業發展至今,我國農業正面臨高成本時代的到來,人少地多,水資源短缺,土壤氣候條件差等因素,都在影響著我國農業發展,而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走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發展高端農業,設施農業,資源節約型農業,當前化工農業現代化,缺乏企業主體,高端農業,設施農業,資源節約型農業一定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趙部長啊,我知道您是個什麼意思,是打算讓我們農業信息報刊登這篇稿子是吧?」馮總編輯摸著鬍子,輕飄飄的說了一句。

  「對啊馮總編,我知道你們農民日報,平時刊登的都是一些幫助農民生產之類的消息,可是像這篇報導,其實我覺得是能夠從精神層面引起農民對於農業重視的一個法寶呀。

  你也知道我國農業現在發展的層面就像是上面的這些文章說的,而且不僅僅是上面說的,很多隱藏在背後的東西,其實只有我們這些專業人士才知道,但是我們沒法子啊,有時候我們想要改變,但就是沒辦法改變,我們不能改變上層機構的心思,也更加沒有辦法,去改變他們的想法。」

  話說到這裡,他目光灼灼地看著馮總編。

  「可是你看現在多好的一個機會,你想想只要這篇稿子在農民日報里發行出來,往後繼續發展下去的話,肯定能夠讓一部分農民的思想被解放出來。

  當然,就算是沒有這麼大的號召力和影響力,那至少能夠影響一部分的農民,讓他們並不想著光是把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搞好就了事兒了。

  能夠讓他們了解到往後想要發展,想要賺大錢就要發展現代化農業模式,至於說是一些大工業化的信息農業還是別的方式的農業模式,大家可以商量著來嘛,是不是啊?」

  說這話的趙副部長其實對於農業發展而言,算是一個真正的大師級專業人物了。

  畢竟和一些頭頭們相比,或者說和自己級別差不多的那些人相比,那幫人能力再強,那也只是在政治層面被凸顯出來的。

  而他則算是正兒八經的,進入到了農業研究領域。

  慢慢的一步一步爬,一步一步升上來的。

  可以說他今年雖然50歲,以政治的眼光來看的話,坐在這個位置上還很年輕,尚且有能夠主政一方的可能性。

  但是身為技術專業型的官員。

  他卻深深的知道,和上層機構的那幫人打交道,他必須拿出能夠立竿見影的證據,因為這個時候的上層領導們只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而對於那些老百姓們來說,他們其實需要的不僅僅是真刀真槍的一些東西,他們還需要將自己精神層面的一些思想結構進行一個轉移。

  簡而言之,也就是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必須讓這些農家人知道他們不能再進行長達很長一段時間的低端農業的應用了,他們必須去轉移自己的思想。

  要不然,就是進行高端農業,能夠對他們的經濟環境進行一個極大的補貼和應用,能夠讓他們真正的在這個城市立足,而不是受到國家財政的支持和補貼。

  另一方面,就是現代化的節約型農業,也就是說將土地流轉出來,他們將土地貢獻出來之後,能夠享受一定的補貼和分紅。

  除此之外,他們可以再建立現代化農業的一些基地或者是別的地方進行工作,而這些工作就能夠成為他們安身立命的根本,只有農業發展產生現代化的大規模型農業模式,往後肯定能夠演變成農業公司,甚至是集團。

  屆時這幫人聯合在一起,說不定能夠讓農業模式下的這種大規模農業進行上市級別的服務,到時候,這些農民們就是自己的股東。

  其實2000年的鄉鎮企業家,是特別特別有錢的。

  也有一部分人組織起來自己手底下的農民,或者說是村里上的那些人。

  他們將手段聯合起來,或者說大家創辦了那種鄉鎮企業,到時候挨家挨戶拿了多少錢就會在小本子或是合同上記住,然後等到以後廠子賺錢了,分紅了,就會按照他們當時所投入的比例,或者說往後發展所出的貢獻進行分成或分紅,這就是一個強大手段所產生的商業效果。

  和鄉鎮企業家的差不多的是,所產生農業發展的農家子弟,如果他們的思想變革有了一個質的飛躍的話,那往後推行的農業改革化的措施,就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這才是趙副部長,為什麼心心念念要聯合《農業日報》的原因。

  實話實說,農業化改革,對於趙副部長而言,那簡直是腦子裡像是一個魔咒一樣的東西。

  自從前幾年去國外那邊經歷過了大規模的農業集約化等現代規模的,產生極大影響力的公司。

  趙處深深地看到了國外農業的發展到底達到了什麼樣恐怖的地步,就像俺們國人家所產生的農業大地主規模的農業模式。

  成百上千畝地,竟然只需要四五個人就能管理。除此之外,人家產生管理的效果也極其可怕,除了人工之外,其他的像是收割播種什麼的,基本上都是以機器來代替的,而且到最後所呈現出的糧食產出,竟然還要比他們這些農業產出的平均數要強上至少3~5成。

  這基本上就是小一半兒了。

  那可是一個很可怕的數字啊……

  所以說這個時候既然已經有了這麼一次機會,趙處當然不願意這麼輕而易舉的放過。

  他是想著,甚至腦海裡面希望的是,自己能夠在有生之年將農業發展完成。

  他希望在自己的手底下,農業改革創新發展會形成一股巨大的繩索之力,他希望能夠將農民的生活真正的保障起來。

  5年不行就10年,10年不行就20年,以他的資歷和身體素質,也能夠熬下去!

  就算那個時候他已經不再當官了,也絕對要為國家農業發展改革發揮餘熱,只是以前他沒什麼機會。

  只是,現在呢?那個叫周正的小伙子就是他的機會。

  本以為這麼好的事情,馮總編看完之後肯定會一口答應下來,只是讓趙副部長沒有想到的是。

  馮總編輯也就是撇了兩眼。

  緊接著也是長長的嘆了口氣,「趙部長啊,您也太高看我們農民日報了,現在為了搶那小子手頭上的幾篇農業報導,「蔬菜種子」那幫人現在都打得不可開交了,爭著搶著要做頭版,還一定要拿到獨家。我們就算是想爭上去,也沒有機會啊……」

  事實證明,優秀的報導從來不缺少銳利的眼光,周正的這一篇關於農業發展的報導,自從在京都生活報紙上發現出來之後沒有五個小時的時間克大農業報社就是蜂擁而至湧向人大那邊屏幕的就是為了拿到周正手底下的這些文章。

  除此之外,他們還想和周正合作。

  把這個聰明的小子拉到他們的陣營里,這可是一本萬利的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