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讚美和謳歌

  李老師終於沒有去做手術。

  因為他很清楚,他的口袋裡壓根就沒有那麼多錢,他又哪裡還有錢呀?

  為了幫助那些孩子,她幾乎把自己所有的收入都貼賠在了學校里。

  也是因為這樣。

  她沒有男朋友。

  一個長得漂亮的姑娘,本身又有文化,又怎麼可能找不到一個適合的男朋友?

  當然不是,李老師曾經在鎮上上學的時候,就連縣領導都過來過問過這個事,還要請媒婆。

  但是李老師最終拒絕了。

  她得為了孩子們啊。

  所以因為這件事情,李老師決定不去治病了,他還能活個一年半載的時間,他覺得很幸運,至少自己還能和孩子們待這麼久,至上,他還能在生活的節奏里體會到所謂的最後的一絲溫暖,李老師曾經確實有去縣裡,甚至是市里工作的機會,可是沒辦法當年的那個老師當年幫助他的鄉村老師,當年幫助他從大山深處走出去的那個老師,是她一輩子要感恩的人。

  李老師很清楚,當年如果沒有那個鄉村老屍的話,他肯定連活都活不下去,畢竟他是一個在泥石流當中喪失了父母的孤兒,如果沒有老師幫助的話,他不可能活下來,也不可能學到知識,更不可能去鎮裡去縣裡上學。

  不過李老師很清楚,村裡的人貧窮的不僅僅是窮在經濟上,更是在思想上。

  他們把上級部門交給的一些農具拆封起來去賣去賣廢鐵,他們把上面分給的種子直接賣掉,連種也不種,連努力一把都不想努力。

  時間線一次一次被拉長,心中的感慨和態度上的變化,最終讓李老師覺得,一些人其實已經無藥可救了。

  這個時候的李老師在回想到村裡的那幫人,沒有離開村子的大部分都是光棍,他們只能依靠上級部門的救濟,然後拿著錢去賭去喝酒,一年又一年日子就這麼混過去了,很顯然也不知道是生活拋棄了他們,還是他們已經對生活徹底絕望了,可是即便是在這樣的環境當中,李老師仍然不願意放棄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知道村子裡唯一的希望就是孩子們所以帶著彼此的命運,回到村子之前,他考慮過自己可能會去做的一些事情,並考慮過自己可能會去接受的一些問題和模式化的一些態度,很多時候很多人之所以清楚的知道自己要幹什麼,就是因為在想像過程當中有了感受上的認可和模式化的建議,所以從態度上的回饋,想法當中的模式之中,感情可能會去轉變的一些模式,也有了相應的劃分的邏輯。

  他回來之前把自己身上所有的積蓄都買了書,他明明白白的知道,孩子們必須依靠書籍,才能夠拯救自己。

  因為在愚昧無知的環境當中,只有輸會帶動他們的思想,讓他們破開層層迷霧,真正接觸到光明的地方。

  李老師的身體越來越差,時間就這麼匆匆溜走,過了三個多月,在這個時候他的身體已經不行了,平時走路都得依靠孩子們攙扶著,但在這樣的環境下,他仍然倔強的拿著粉筆堅持上課,他把粉筆放在自己身邊,甚至在這個時候連說話的那個階段都會感覺身體像是被撕裂一般疼痛,但在這樣的環境當中,即便身體無數次發出疼痛警告,他也依舊頑強的忍耐著這樣的疼痛,讓他覺得無法接受這樣的感受,讓他覺得有一些無奈,但是還是那句話。

  只能堅持下去。

  其實他這樣的狀態已經上不了課了,孩子們也無數次體諒自己的老師,因為他們很清楚,相比於父母而言,只有老師對他們好,那些整天打罵他們,讓他們出去討生活的人,根本就不配成為他們的父母,可是呢李老師卻堅持上課,因為他知道自己撐不了多長時間了,因為他知道如果他倒下去的一瞬間,自己可能就爬不起來了,所以他不想休息不敢休息,他又繼續把自己的課上好,即便他已經知道這可能是最後一堂課了,沒辦法,內心深處的疼痛和心中的衝擊感讓他明明白白的知道自己可能撐不下去了,但只要看到孩子們的那一瞬間,他就知道即便是撐不下去了,他要要堅持他一定要堅持住,不管別的事情,他一定讓孩子們明白,繼續堅持下去,才有可能,去追求更高的地方,他有可能在發展的過程當中有更好的生活和節奏。

  所以他無數次的給學生們講,一定要好好學習,一定要天天向上,他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他甚至想在這個時候把自己內心深處的很多想法全部灌注在孩子們身上,他不能撐下去他撐不下去了,可是孩子們所能給他的知識很少很少,孩子們所能夠受到的知識還是特別特別少,所以在微小的模式和層次的理念當中,感受上的一些問題也很難做出情緒當中的一些條件。

  可是當李老師給孩子們講這些東西的時候,他能夠明顯的發現孩子們的目光深處其實是迷茫的,或許孩子們只是把它當做了更好的一個父親,他們所謂的學習知識,他們所謂的在知識的海洋當中遨遊,可能說白了只是一句空的不能再空的話語,所以有些時候在模式的展現和條件的蘊藏當中,心心念念的一些態度和想法當中的問題會劃破歷史長空。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林老師,就在孩子們背誦詩詞的時候離開了這個人,是他的離開是如此的沉默。

  因為村子裡,沒有一個成年人願意過來給他遷墳,幫助他下葬,沒辦法,為了能夠讓孩子們上學,李老師已經把村子裡的人都得罪遍了,沒有人會過來葬他,所以那些孩子們為了給他造一座墳,費盡心思,甚至上山砍柴鋸木頭,都只是想給李老師弄一口棺材出來,讓老師不至於在九泉之下被凍著,被餓著孩子們上山打獵,他們冒著特別大的危險去獵殺兔子。

  即便是在這個時候他們碰到了更多可怕的野獸,即便是他們一直在刀尖遊走,但他們也知道自己應該這樣做,最終李老師的陪葬品,除了一些他平時都不捨得吃的肉之外,還有兩盒粉餅,基本破破舊舊的書記和一些翻爛了的課本和教材。

  李老師的穆聖智聯一塊碑都沒有孩子們費盡心思最終從石頭,孩子們費盡心思,最終從石頭地里磨了一塊破碑。

  事實上,這個碑都不太完整,甚至看起來不圓,孩子們用。不知道從哪裡挖來的炭,在上面歪歪扭扭的寫一下了5個大字兒。

  「李老師之墓!」

  當鄉村教師這個想法被上面開始抬起來的時候,一篇文章,不知道什麼時候被刊登在了企鵝空間上面。

  後面有人評論說。

  「這篇文章寫的真好,是一部謳歌鄉村教師的讚歌,李老師的人生當得上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句名句,他幾乎奉獻了自己的一生,犧牲了所有的幸福去完成自己的夢想,希望村裡的孩子們能夠擺脫千百年的愚昧和無知,走向現代化的社會環境,能夠讓他們的生活過得更好一點,能夠讓孩子們真正擺脫那一些圍繞在他們內心深處的無奈。」

  也有人在後面說:「貧窮是一種現實的,那是可以改變的,然而事實上扶貧又是一件孤僻困難的事情,因為教育不改,貧困永遠不會消失,在我們享受社會現代化福利的同時,這個國家的某些地方,這個世界的某些地方,還有很多人過著幾百幾千年的落後生活,我們如果想要改變這一切的話,就不能夠在某些事情上面只給錢或者說是只給一些別的東西,我們應該在教育上真正發力,想要改變鄉村行業的發展,必須在鄉村教育當中下苦功,而且必須在鄉村教育發展的同時,以正兒八經的觀念去理解這些東西。」

  「事實上,鄉村教師的苦,是整個文明的苦,是人類社會的頑疾……為了改變這一切,我們必須努力。」

  「其實也不一定是貧困的苦,說實話,我覺得決定人類未來的未必是位於金字塔頂端的那些人,反而是有可能處於最底端的一些人,怎麼說呢,這個世界上窮人很多,富人很少,或許富人能夠掌控很多東西,但我們未嘗不可能將自己的人生價值才顯露出來。」

  「不過我說各位有沒有看到,其實有些東西不一定是貧困所影響的,更本質的問題是對於知識的了解怎麼說呢,孩子們如果能夠學習知識,是不是就能夠擺脫這些愚昧了?就像是牧童理論一樣解決短板,才是人類文明應該進一步的標準。」

  這篇文章在企業空間活起來的時候,周正這種衝浪少年當然也上去看了一眼,這個文章上一世的時候他看過,不過當時了解的時候已經是自己的古都那邊有了很重要的身份了,從事學生行業的一些環境的過程當中,他一頭心思學習,根本沒有看過類似的一些東西,那個時候內心深處的回味和這個時候的回憶,其實從某些看見上來說,有很多特殊的一些轉變和情緒上的一些認知。

  事實上他都很清楚,這個文章後面會和所謂的外星人聯合在一起,但很顯然那個聰明的人並沒有把後面拿出來說事兒,反倒是把這些東西輕描淡寫的改了一下,然後在後面還標註是在改編的,緊跟著還貼了原作者的一個標籤。

  所以說,這種改變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