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0章 來條鐵路

  第2510章 來條鐵路

  縣長此時也終於回過神來,如果嘉盛的投資,能新增超過20萬個工作崗位,那還管他投在在五里坳還是縣城呢,「要求呢,高嗎?」

  因為如果嘉盛提供超的,是過20萬個編程工程師的職位,那就沒有任何意義。

  馮一平當然不可能開這樣的空頭支票,「通俗的講,大部分都是普工,40歲以上的人,經過培訓以後,都能適應,」

  剛剛才把嘴巴合起來的領導們,此時又高興得合不攏嘴,普工,40歲以上的人?

  這怎麼說呢,這簡直就意味著是量身定製。

  除開五里坳,縣裡其它的地方,恰好不缺這個年齡段的人。

  書記和縣長,至少都是見過世面的,此時一致性的有些說都不會話了。

  如果真是這樣,那麼,現在留在村裡的這些人中的絕大部分,都能從土地上解放出來,從農民成為工人。

  而如果縣裡的農民都變成工人,至少一個家庭里除掉上面老的,下面小的之外,都變成工人,這意味著什麼?

  這就意味著,他們這個農業縣,就變成了工業縣,農業縣變成工業縣,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脫貧致富摘掉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輕而易舉啊同志們。

  他們的難處確實也大,這麼說吧,讓一些人,或者一些家庭,增加一些收入,不難,但要是想通過農業,給全縣老百姓平均增收100塊,就是一個家庭平均增收5、6百塊錢,那都是非常非常難的一件事。

  坦白說,包產到戶之後這麼些年,這些種了一輩子田的人,在現有的條件和成本下,早就把田地的潛力挖掘到了最大。

  經濟作物,比如蔬菜,自然比種糧食要來錢,但一方面,蔬菜比水稻麥子要嬌貴,什麼病蟲害、霜凍發大水之類的,都會影響最終的收成。

  就是順風順水的,或者投資蓋個大棚,又會面臨更大的一個問題,那就是銷路。

  縣城附近的不少農民,就吃過這樣的虧,原本想著種點菜多賺點錢,結果反倒不如種水稻。

  水稻雖然價賤,但好歹有地方收。

  但是,如果能讓家裡的一個人,從農民變成每個月都能領工資的工人,哪怕每個月工資1500,一年下來,工資收入就能有18000,不論是三口之家,還是四口之家,或者是上頭父母健在,下面兒女雙全的六口之家,那都等於是人均增收幾千塊。

  如果每個家庭都這樣,而且每個家庭都能有至少兩個人從種田,到領工資,就是成為所謂的雙職工家庭,那縣裡一年人均增收個幾千塊就不是夢了。

  而且這還是能在把田地種好的情況下的增收。

  而如果接下來一年一年的都能這樣保持下去,所謂的小康,還會是問題嗎?

  而有了這樣的成績,他們這些人的前途,還有問題嗎?

  「馮總,我想具體問一下,究竟會是哪個公司,會新增這麼多工作崗位?」蘇明峰問道。

  「主要是光學園區,」馮一平說,「大家都知道,和蘋果iPhone類似,帶有大觸控螢幕的智慧型手機,會是接下來手機市場的主流,」

  「而我們生產的手機觸控螢幕,可以說是目前市場上最好,也最成熟的產品,」

  縣長馬上兩眼放光的說,「蘋果手機的觸控螢幕,就是嘉盛供應的,」

  馮一平點點頭,「在我們推出安卓以後,國際上其它的手機公司,也正在研發類似的競品,從明年開始,大觸控螢幕的智慧型手機,會競相推出,對相關屏幕的需求,會呈井噴的態勢,」

  但即便如此,你也不能保證這些訂單,都被嘉盛拿下來啊?

  馮一平恰好補充了一句,「這麼說吧,因為我們產品的優異性能,以及我們所持有的專利,短期內,在這一領域,性能比我們還好的產品不會出現,」

  而在五里坳的另一大優勢,就是無論是土地,還是人工成本,都低於沿海。

  還可以肯定的說,在同等工資的條件下,縣內的這些中年男女,無論是責任心還是積極性,都會比沿海工廠招收的小年輕要高。

  反應到生產上,就是效率一定會高。

  也就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如果有競爭對手想和嘉盛拼價格,那也是拼不過的。

  而此時,縣裡的領導們,顯然還想到了另一個問題,馮一平在美國的公司,還研發出了那款被命名為安卓的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免費提供給手機生產商使用。

  有這一層關係在,他公司的產品接下這樣配套的單子,顯然會更容易。

  而想到這一點,不少人看著馮一平的眼神,又有些變了。

  因為聯合起來,怎麼想怎麼看,馮一平這一系列行動,顯然都是相輔相成的。

  也就是,他早有布局?

  也就是,他早就預料到了智慧型手機會出現這樣變局?

  不,這不是預料,是他早就確定智慧型手機會出現這樣的變局,從而在關鍵的幾個點上布局。

  這,可能嗎?

  但結果是,他做成了。

  之前,他們也一直人云亦云的跟著說馮一平的眼光如何如何精準,知道此時,才對馮一平的眼光有真正的認識。

  這不是精準,這完全就是類似演義中的那些算無遺策的人。

  不過,馮一平,這是真人,他做的事,也是真事。

  大概想明白了這些問題,包括蘇明峰這樣自認為是國際精英人才的人,看著對面的馮一平,也不由頓生高山仰止之感。

  這樣的感覺,之前面對馮一平的時候,也有,但那主要是因為他的財富。

  而哪怕是馮一平這樣的富豪,大多數人對他們的財富,雖然自嘆不如,但並不心悅誠服,誰知道你們的錢是怎麼積累起來的?

  但這一次,他們是實打實的折服於馮一平的本事。

  「馮總,謝謝,謝謝啊!」書記和縣長繞過桌子,爭著握住馮一平的手,一迭連聲的說著謝謝。

  平日那些張口就能來的套話,這會好像也都想不起來,只會反覆的、翻來覆去的說著謝謝。

  馮一平也站了起來,他分辨得出來,此時的這一聲聲謝謝,那是真誠的。

  「大家請坐,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領導們此時也回過神來,頓時又是一套一套的,「我們代縣裡的父老鄉親,感謝馮總的精心準備,」

  這樣的套話,多半就不是真誠的。

  所謂代縣裡的父老鄉親表示感謝,其實是代他們的光明前程表示感謝。

  「各位領導請坐,」梅義良笑著說,「一平都說了,回到這,就是回了家,既然是一家人,自然用不著說這些見外的話,」

  「呵呵,抱歉,是我們太激動了,」

  「不過,遇到這樣的事,我們不可能不激動,」縣長一口氣喝掉半瓶水,想了想,問了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說,這些工作機會,還會是在五里坳?」

  「至少前期會是這樣,光學園區正在緊張的擴建中,」馮一平說。

  縣長的臉色又有些變,「那麼,馮總的意思是,讓大家也都在五里坳安家?」

  如果是那樣,那五里坳倒會是越來越好,但縣裡其它的地方,那真是連人都沒有了啊。

  「不,我還是希望,大家能住在現在農村的家裡,」馮一平說。

  「那麼,交通會是大問題,」縣長說,「就是縣裡財政補貼開通公交,來回一趟,至少得兩個多小時,」

  所以說,這些領導,問題都還是能看到的,就是想不想解決,有沒有能力解決而已。

  「這方面,我們也在考慮,不但是通勤,目前五里坳大宗貨物的運輸,成本相對也比較高,」馮一平說,「所以,我們認為,一個可行的解決辦法是,從市里,修一條到我們縣的鐵路專線,並延伸到五里坳,」

  「啊!」那邊又齊刷刷的長大了嘴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