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開荒種地

  「噗——」

  鋒利的鋤頭鋒刃挖進地里,用力一撬,一尺左右深的紅色土壤。

  便被翻轉過來。

  「彭——」

  再用鋤頭頂部,輕輕一敲。

  泥土四散開去,無數差不多有快子粗細的蚯引,蠕動不休

  無數雞鴨咯咯咯、嘎嘎嘎的飛撲而上,雞啄鴨吞,吃的個不亦樂乎。

  「挖這麼深啊?還不得把人累死?」

  娜沐看見羅旋用長把鋤頭挖地,滿是不解,「刨個坑,把菜種子種下去就行了,幹嘛要挖那麼深?」

  寨子裡的人,基本上不怎麼種菜吃。

  他們即便是偶爾種點南瓜、長豆角之類的蔬菜,確實也不需要種植的太深。

  但羅旋在這塊菜地裡面,準備種植的蔬菜,品種很多。

  像什麼茄子,芹菜、四季豆、糯玉米這些東西,是需要育苗、分栽的。

  把土壤翻的深一些,這樣它的透氣性和地力,會更好一些。

  等到蔬菜長起來了,

  再施點兒農家肥,這樣菜葉子才不會因為缺乏肥力而發枯、發黃。

  聽見娜沐問自己。

  羅旋只顧埋頭幹活,也不和娜沐解釋太費力了。

  剛才自己降服娜麗,都已經有點累人了,若是要再睡服娜沐

  還是算了吧,還有那麼多人呢!

  哪顧得上一一說服她們?

  「咦,娜麗你怎麼,也用那麼長的鋤頭挖地?」

  娜沐很是訝異,「咱們這邊,挖地的時候,不是都用很短的鋤頭嗎?」

  一旁的苗美莎,眼中露出一股玩味的笑意,「她已經受到了慘痛的教訓,才學來現在這一身本事」

  娜麗一邊挖地。

  一邊噘嘴道,「慘倒是不慘,痛一點點啦!不過,我覺得羅旋說的對,地弄深一點,效果更好。」

  娜麗先前的聲音,實在是有點尖。

  所以距離不遠處,正忙著蓋房子的函珠、老閔,包括苗美莎都聽的清清楚楚。

  羅旋問苗美莎,「你不去幫著蓋房子,跑到這邊來看什麼熱鬧?」

  苗美莎回道,「房子那邊,有我姐姐和閔哥,也差不多了。住的地方解決了,可我們以後吃的問題,還很嚴重。

  所以我覺得,現在來跟你學學怎麼種地,這個更比蓋房子,更重要一些。☜💥 ➅9ѕⒽ𝐮𝓧.𝒸oM 🍓🐧」

  羅旋聞言,

  不由扭頭看了苗美莎一眼。

  陽光明媚,照在她的身上,纖毫畢顯。

  長長的眼睫毛、濃濃的耳發倒是挺好看的。

  更難得的是:這是一位與寨子裡的那些人,有著全然不同的觀念的姑娘。

  像娜沐、娜麗她們,今天吃飽了,就不管明天的事。

  難能可貴的是苗美莎,卻能考慮長遠。還在蓋房子呢,心裡就能想到以後的糧食問題這就不容易了。

  精耕細作法,

  在這個時期,還沒有得到廣泛應用。

  羅旋很願意教苗美莎,這樣有頭腦、會計劃安排的人:「地一定要挖的深一些。

  儘量把裡面的草根,都給翻出來曬乾。這樣遇到下雨的時候,野草生長的速度,就不會那麼快,也不會那麼密集。」

  羅旋仔細講解給苗美莎聽,「而且將這些野草、連同草根一起燒掉之後,那個草木灰,是非常好的磷肥、鉀肥。」

  「還有呢?」

  苗美莎主動拿起一把鋤頭,

  一邊幫著挖地,一邊問,「在我們那邊,以前也去過一位內地的人。

  他獨自在深山老林裡面居住。

  苗美莎道,「可人家種的地,長的莊稼都多多的、收的糧食也多多的。

  而我們寨子裡的人,種的地莊稼都長的不好,糧食收的少少。這是為什麼呢?」

  「深挖地、多施肥、勤除草。」

  羅旋解釋道,「還有就是防治病蟲害、驅趕野獸,免得它們來禍害莊稼。

  只要能做到這幾點,糧食就一定能豐收。」

  這一帶地區,水量充沛。

  只有旱季、雨季之分的寮撾縣境內,很少會有自然災害。

  所以,

  只要做到了羅旋說的那幾個要點,糧食畝產量,肯定能有一個極大的提升。

  接著,

  苗美莎又不停的、問了一些問題,羅旋都不厭其煩給她一一解答。

  對於這苗美莎這種好學的人,羅旋還是非常願意教她的。

  而對于娜沐、娜麗她們,

  羅旋則準備用實際行動,慢慢去引導、去慢慢扭轉她們的觀念。☢🐠 6❾Ŝ𝓗ⓤˣ.ⓒσⓜ 🎉🏆

  欲速則不達。

  慢慢來吧,反正最終能夠改變多少是多少,自己也沒必要去強求。

  這兩畝地,有一半羅旋用來種植大豆。

  這主要是因為這塊地,現在還有點貧瘠,而種植的大豆則可以固氮、改善土壤結構。

  今年這一半地,都用來種大豆,改善一下土壤。

  那麼明年再掉過頭來:剩下的那一半的地,再用來繼續種植大豆。

  而這邊這塊地,則用來種植蔬菜。

  一半種大豆,

  剩下的地,其中四季豆、芹菜、芫荽、牛皮菜,什麼茄子辣椒、韭菜糯玉米,都種上一些。

  原本有很多品種,

  其實在內地的話,這個季節就已經不適合種植了。

  但這裡的氣候,確實與眾不同,幾乎一年四季都可以播種。

  再加上這些種子,都在空間裡面經過了變異、進化的。

  其種子抗病力、適應力,都有極大的提升。

  所以羅旋打算試試。

  至於到時候,能收多少算多少,羅旋暫時還沒有去考慮那麼多。

  反正只要保證、其中一大部分的蔬菜,能夠正常生長。

  就算成功了。

  帶著張曉麗、苗美莎,羅旋用溪水裡面的淤泥,摻雜著地里的土壤。

  搓成一個個像窩窩頭形狀的東西,一一擺放好。

  娜沐好奇,「這是要準備做什麼?」

  「育苗,培育玉米苗。」

  羅旋一邊搓泥團,

  一邊回道,「每一個窩窩頭裡面,摁進去一粒玉米種子。然後等到有一乍高的時候,再把這些玉米苗,移植到地裡面去。」

  「你們種地,真的好奇怪哦!」

  娜沐很是不解,「我們寨子裡種玉米,都是刨一個坑,然後丟進去幾粒玉米。

  伸腳踢點土,把它蓋住就好了哪有你這樣麻煩?」

  「而且,你這樣種玉米。」

  娜沐噘嘴道,「要是種植半個山頭的話,還不得把人給累死?」

  羅旋問她,「那你們種植半個山頭,收穫的玉米多嗎?」

  娜沐搖搖頭,「很少,有些時候甚至連種下去的,那一袋玉米種子都收不回來。」

  「這不就完了麼。」

  羅旋道,「廣種薄收,靠天吃飯。漫山播種,結果根本就沒什麼效益。累了半天,你說你們家裡那樣種地,圖個啥?」

  娜沐好奇的問,「難道像你這樣種玉米,難道就能收糧食多多?」

  「那是肯定的。」

  羅旋點點頭,「讓我們看看最後的產量吧!反正現在,也和你解釋不清楚的。」

  現在自己既然要想,去改變這裡的人文環境。

  那就只能跟她們鼓勵,而不能泄氣。

  所以自己,得說的非常的肯定才行。

  而要想正確引導娜沐、娜麗她們,儘快去掌握先進的農耕方法、和耕種技術。

  就只能用最終結果,去吸引她們、去震驚她們。

  得用事實說話才行。

  但至於為什麼,要這樣種地?

  羅旋實在是沒法,對幾乎屬於文盲的娜麗、娜沐她們解釋清楚。

  這種精耕細作的種植方式,不要說娜沐、苗美莎沒見過。

  甚至就連從小,也是在內地農村長大的張曉麗。

  她也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只不過張曉麗知道,羅旋身上總有一些出人意表的舉動。

  人家混了這麼多年,不也混的很成功嗎?

  所以張曉麗很多時候,她根本就不會去質疑,羅旋的行為只管按照羅旋所說的,去照做就行了。

  至於最後是成功,還是失敗。

  張曉麗根本就不會放在心上:糧食多了,那就多吃點細糧。

  要是糧食不夠吃?

  大不了就學著本地姑娘,娜沐、娜麗她們那樣:提著彎刀往山上鑽,去問大山討要食物就是了

  並且用小溪里的淤泥,與土壤混合做出來的基坯,裡面富含各種肥料。

  這樣可以保證在育芽期,每一顆玉米種子,都能夠獲得足夠的肥力。

  並且等到玉米苗,長得有半尺長、需要移栽的時候。

  到了那時,

  就可以提前預判出,哪一顆苗長勢不好,需要被提前淘汰。

  這樣一來的話,

  就能夠保證每一棵,移栽到地里的玉米苗,都是根系發達、長勢良好的健康植株。

  這就是「農業精耕細作」的精髓所在了:儘量提高植株的良品率、提升它的成活率。

  從而達到「用最少的土地面積,獲取最大的產量」的目的。

  這一次開墾出來的地,估計大致有2畝左右。

  其中一半是大豆。

  另外3分地,種植的是糯玉米,其中還套種了一些胡蘿蔔和紅薯。

  這種玉米口感軟糯,可以當主糧吃。

  再種上1分地的茄子、芹菜。1分地的香蔥、韭菜、生薑、胡蘿蔔、白蘿蔔這些,很容易種植的高產品種。

  寮撾縣境內的天氣,一旦到了雨季之後,就會很寒濕。

  為了驅寒,所以辣椒得多種植一些。

  新鮮的辣椒吃不完的話,還可以把它曬乾。那樣就可以長時間的保存了。

  這邊的人,都非常的喜歡吃辣椒。

  他們從山上,不管是採回來的野芒果,木瓜、酸角,山民們都喜歡把它切成絲。

  然後就那麼蘸著辣椒麵、鹽巴生吃。

  所以地里的辣椒,羅旋得多種植一點,一共種了2分地。

  剩下的最後2分地,羅旋統統把它種成「牛皮菜」。

  這個品種既可以當蔬菜,也能用來餵豬。

  至於土地的邊緣,羅旋則種了一些南瓜、絲瓜,紅豆、扁豆之類的、喜歡攀爬的種類。

  等到大塊的地種完。

  到時候,還得去砍很多竹子回來,將這塊地全部圍起來。

  要不然的話,有些時候山上的牛,會成群結隊的、熘下山來禍害莊稼。

  這一次種地,

  足足忙活了整整3天,才好不容易把所有的地,都種植完畢。

  望著齊齊展展的田間地頭,排水溝、引水渠一應俱全。

  羅旋和張曉麗的心中,還是頗有成就感的。

  只是

  天天10幾號人,天天連吃帶喝的。

  家裡的糧食,可就有點扛不住了。

  空間裡面的糧食,自然還有一大把。

  可這一陣子,自己天天都在地裡面忙活。所以空間裡面的糧食,哪怕再多。

  羅旋也實在是不太方便,把它拿出來使用。

  看來,

  是得想個法子,解決一下眼前的糧食危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