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月初一,大吉,宜祭祀。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
韓家族老聚集宗祠,開祠堂,添丁進口,禱告祖先。
定國公認回女兒,而女兒又是之前風頭大盛的昭平縣主,又添了玄智大師弟子的名頭,這些消息瞬間席捲京城。
定國公嫡長女,一時成了人人掛在口頭的話題。
大周官員逢五沐休,韓鈞便將宴會設在了初五,廣發請柬。
韓攸寧忙碌著發女眷請柬,準備宴會酒水吃食,里外灑掃,花廳布置,很多事情要提前安排。
下帖子也是有講究,常來往的人家一個不能落下,各府要給誰下帖子,哪些府邸不能只下一張貼,都不能錯。
韓老夫人萬事不管,其中關竅一概不說,又將平日裡管著人情往來的鄭媽媽給藉故支走了,只等著看韓攸寧出醜。
而韓清婉則在自己院子裡抱病不出。
韓清蓮絞盡腦汁將自己知道的寫了下來,可她終歸是接觸得少了,灰心喪氣放下筆,「旁的我實在想不出來了!」
韓攸寧不緊不慢寫著請帖,淡淡道,「無妨。記得多少便算多少。」
韓清蓮奇怪道,「少發了帖子,你就不怕得罪了人?」
韓攸寧笑了笑,「這有什麼怕的,得罪人的又不是我。」
韓清蓮似懂非懂,皺眉看著她,「你這個人,看著是個乖巧的,心眼兒卻是那麼多。我還沒見祖母和二姐在誰手上吃癟過,偏遇到你就不行了。」
韓攸寧寫好一張請帖,放到一旁,又拿了一張空的繼續寫。
「所以你若要想著害我,便先掂量掂量自己的能耐。我給了你一回機會,可沒有第二回。」
韓清蓮瞪著她喊道,「哪裡有你這麼說話的!再說了,你什麼時候給我機會了?」
韓攸寧笑,「我說給了就是給了。總之,你若幫著旁人害我,便看永平侯府的下場。」
「你真是囂張!」
韓清蓮臉色漲紅,不過也是有些心虛。
她和姨娘在夾縫裡過活,誰給她們好處多就幫著誰。今日幫著韓攸寧,明日若是韓清婉地位高給的好處多,她們可以毫不猶豫轉頭去幫韓清婉。
不過……
韓攸寧這麼一說,她還真有點怕了。
韓攸寧能將永平侯府送進大獄,自己不過一個小丫頭,她只需動動小指頭就能捏死啊!
想到這裡,韓清蓮又弱弱添了一句,「我才不是那種牆頭草……」
韓攸寧抬頭瞥了韓清蓮一眼,「你能想明白就好。跟著韓清婉,你永遠只能是庶女,可沒有長久的好處。」
韓清蓮怔了怔,面露喜色,「你是說,你能幫我成為嫡女?」
「那就看你們娘倆的了。」
韓攸寧繼續寫帖子。
韓清蓮頓時熱情高漲起來,又是研墨,又是整理帖子,笑臉殷殷。
初五一早,韓攸寧先去廚房和花廳各處巡視了一圈,見都妥當了,方回錦和堂用早膳,梳妝打扮。
鈴兒挑了套湖藍色五彩花草紋雲錦襖裙,用的料子正是封縣主時皇上賞的。
她在韓攸寧身上比量著,「小姐,這套衣裳可真好看,皇上親賞的,可要把人給羨慕壞了!」
韓攸寧將衣裳推開,「太艷麗了,換套素淨的。」
鈴兒勸道,「小姐,外祖家緦麻孝,如今已經滿了三個月,您也該除服了。今日是您的好日子,您穿得喜慶一些,襄平府的老夫人夫人們老爺少爺們肯定也喜歡。」
韓攸寧打開衣櫥,從裡面挑了套淺青色纏枝水草紋雲錦襖裙,「就這套吧。」
鈴兒勸不下,只能按小姐的想法來。
頭面也都是素淨的,只一支孔雀開屏金步搖算是添了些顏色。這支步搖正是被韓清婉霸占去的陳蔓的那支。
現在時候尚早,來府上的都是同族的,也是有幫忙的意思,到時賓客來了,她們也能幫著照應。
早來的族人也不去花廳,都先去了春暉堂的會客廳說話。
西府老太太六十歲出頭,人長得富態,慈眉善目,身上一件絳紫色繡蝠紋的緞子襖,已經是半舊不新。
她與韓老夫人分列兩邊坐在上座,其他族人則是在下首坐著,陪著笑臉說話。
韓清婉和韓清蓮作為主人,各照應一方。
西府老太太手裡也是常年拿著一串佛珠,她捻著佛珠說道,「聽說鈞兒新認回的女兒是個有福氣的,得宮裡皇上娘娘們看重不說,還是玄智大師的弟子,比清德大師輩分還要高。」
韓老夫人無奈笑笑,「我的二嬸啊,他們還不都是看著老大的面子?宮裡的貴人是感念老大的軍功。至於玄智大師,說句不恭敬的話,那泓泰寺地處西南,受著西南軍護佑,可不得想方設法和定國公府扯上些干係?」
老太太不太贊同,「玄智大師跟修仙成佛就差臨門一腳了,凡塵這些名利,他可看不在眼裡。」
韓老夫人見她如此說,笑呵呵附和,「二嬸說得是,到底是我修行不夠啊。」
老太太呵呵笑,「你得了這麼個好孫女,以後必是能時常得見清德大師的,時常得他點撥,你還怕修行沒有進益?」
廳里其他人都紛紛附和,言語間皆是羨慕,奉承話不斷。
他們族裡出了這麼一個厲害的人物,說出去都是夠旁人艷羨崇拜的!他們若能跟著沾一點福澤,那就是天大的福氣了!
韓老夫人嘆氣搖頭,「我哪裡能有那麼好的造化,大師制的平安符她手裡好幾個,我這裡是連影兒都沒見著一個。婉兒心疼我身子不好,想去跟她討要一個,空著手哭著回來的……」
她拿帕子沾了沾眼角,「終究是半路的祖母啊。」
西府老太太捻著佛珠,「小輩兒年紀小不懂事,多教教她就是。做長輩的就得想開了些,還能跟小輩的去計較不成?」
「二嬸說的對。我就是這麼開解自己,她叫不叫我祖母,請不請安都不重要,做長輩的總得想開一些。」她指了指韓清婉和韓清蓮,「她們兩個是好的,知道早早地來迎接長輩,寧兒她……二嬸您就多擔待些吧。」
老太太道,「自家人都好說,早些時候晚些時候見都無妨。不過,若是怠慢了貴人,怕是不妥當。你回頭還是得教教她,別失了禮數。」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